PDT、IPL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差异分析
2020-04-20河南省洛阳东方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河南洛阳471003
河南省洛阳东方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河南 洛阳 471003)
邓 涛 代 涛 裴会乐
鲜红斑痣又名“葡萄酒样痣”,由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畸形所致,属血管畸形类疾病,一旦出现鲜红斑痣很难自行消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颜色加深、皮损增厚,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的片状红斑,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1]。现激光、光子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PDT较其他激光治疗法,不同类型的皮损均可得到有效治疗,IPL则则具有穿透深度、多脉冲等优点,同样广泛运用于临床[2]。本研究通过比较PDT和IPL的治疗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鲜红斑痣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采取PDT治疗,分为PDT组,40例采取IPL治疗,分为IPL组。两组患者年龄≥18岁,皮损面积以面颈部为主,既往无治疗史,排除患病皮肤处合并其他明显皮肤疾病者。PDT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年龄18~53岁,平均(36.5±9.7)岁,主要皮损部位:面部31例,颈部9例,依据皮损颜色和增生情况将病变类型分为:粉红型20例,紫红型13例、增生型7例。
IPL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18~62岁,平均(32.3±10.4)岁,主要皮损部位:面部28例,颈部12例,病变类型:粉红型21例,紫红型15例,增生型4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PDT组患者治疗程序如下:选用IDAS型激光器(德国WaveLight公司生产),波长532nm,连续激光;光敏剂为血卟啉单甲醚(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有效公司生产),于暗室中配置,按照5mg/kg的剂量,以恒定速度20min内肘正中静脉输注完毕,给药10min后开始激光照射,功率密度为80~100mW /cm2,光斑直径为7cm,照光20min。照射时注意扩束头与照射平面垂直,皮损周围正常皮肤用双层红黑布遮盖,治疗结束后两周内避免阳光直射。若行第2次治疗,需间隔2个月,其中11例接受1次治疗,29例接受2次治疗。于末次治疗的3个月进行随访。IPL组患者治疗程序如下:仪器Lumenis One-IPL(美国Lumenis公司生产),根据病患皮损的严重程度及类型,可选用560 nm、590nm、640nm滤光片,单脉冲时脉宽6~14ms,能量密度为16~29J/cm2;双脉冲脉宽3.5~4.0ms,能量密度17~20J/cm2;三脉冲脉宽3.0~4.0ms,能量密度18~22J/cm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疗效, 并统计不同性别、不同类型的皮损患者之间的恢复情况。
1.4 疗效评价[3]初次就诊及末次随访治疗时的图片进行对比,根据皮损消褪情况评估治疗疗效。治愈:皮损区至少消褪90%,皮肤基本呈正常肤色,或残留少量浅色,增厚部分平整,与正常皮肤无显著差异。显效:皮损区至少消退60%,红色明显消褪,增厚部分明显变薄。有效:皮损区至少消退25%,红色稍褪,增厚部分略薄。无效:皮损区消褪<25%,皮肤颜色及增厚部分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总有效率、不同类型的皮损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采用χ2检验,对1≤T≤5之间的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均为0.05。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PDT组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IPL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类型皮损的治疗情况 性别因素比较,PDT组中的女性有效治疗率88.89%,显著高于IPL组56.0%(P<0.05);皮损类型中的粉红型治疗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IPL组52.38%(P<0.05)。其他类型的皮损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产生疼痛,疼痛率100.0%,但停止治疗后均得到显著缓解。PDT组患者出现轻微的色素沉着,但随访后期自行消退,发生率为7.5%(3/40),与IPL组5.0%(2/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n(%)]
表2 不同类型皮损的治疗情况[n(%)]
PDT是治疗鲜红斑痣的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光、光敏剂、氧三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治疗方式。静脉注射光敏剂后在血液里形成浓度高峰,本研究所用的光敏剂为血卟啉单甲醚,达血液峰浓度时间为10min,随后通过被动扩散形式并被血管内皮细胞吸收,而表皮细胞吸收甚少,形成浓度差[4],随后激光的照射下,光敏剂会产生单态氧类活性基团,破坏病变血管内皮组织,因而病变血管因光毒性反应而被破坏,从而达到治疗效果[5]。IPL的光源不同激光,属闪光灯发出的一种强复合光,在治疗时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选择不同的滤光片过滤连续波里的波长较短的光,但工作原理与激光类似,遵循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6]。本研究结果显示PDT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IPL,主要表现在女性的鲜红斑痣及粉红型鲜红斑痣上的治疗差异。粉红型通常为早期皮损,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加深转为紫红型,此后可进一步发展出现增厚,形成结节成为增厚型。因粉红型的病变畸形血管较其他两种类型少,经PDT治疗2次后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后两种类型的皮损处畸形血管直径大,数量多、重叠分布,故治疗疗效不如粉红型。而IPL以选择性光热作用为基础的激光治疗对血管直径具有一定选择性,与PDT比较,即使针对小直径的病变血管,其治疗效果还可能受到激光能量不足、脉宽不合适、皮损厚度、深度、患者自身肤色等主客观原因影响,其治疗效果并不如PDT理想。另外,本研究显示两组女性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女性皮肤中胶原含量、密度低于男性,故其皮肤厚度较薄引起的治疗上差异,但数量较少,尚不能充分肯定PDT在性别上的优势。
综上所述,鲜红斑痣的治疗方式较多,PDT、IPL均可达到有效治疗,但PDT针对粉红型皮损的治疗效果更佳,其女性患者也首选此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水平。但两种治疗过程中均会产生疼痛感,出现少量色素沉着,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有关不良反应的问题可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