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觉与传承: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播探究

2020-04-20刘秀梅周春光

文化产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类节目受众文化

◎刘秀梅 周春光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上海 201100)

文化传播是社会发展前行的动力,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大众自觉、主动的“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区域传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1]。电视综艺节目在创设之初,就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秉承传承文化的宗旨。但是,随着综艺节目的市场化发展,一方面大众的娱乐需求亟需满足,另一方面媒介市场化环境竞争激烈,各大媒体一度出现综艺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缺乏值得传承的文化审美内涵,对受众的娱乐审美与文化认知的标准明显降低。

一、文化传播的前提:把控环境,挖掘市场

文化自觉的前提,需要传媒人具有对自身文化的理解能力和相关文化的积淀;只有在掌握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增强自信,自觉进行对文化的传承。与此同时,传媒人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控当下多媒体传播环境。要在多元、互动的传媒平台中,挖掘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播优势,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多样化的形式传播开来,奏响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最强音,推动人们对中华文化的深层认识与思考。正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及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入人心;《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让国家宝藏活了起来,展现了当代传媒人的文化素养。

(一)政策导向:扶持节目创新

中国电视节目自1958年伊始,一直以新闻类、服务类、教育类节目为主。直到1981年元旦,受香港电视“注重娱乐性和服务性”等特点的影响,广东电视台才开办了一个杂志型娱乐节目《万紫千红》,其中设计了几档小栏目,如《小幽默》《轶事趣谈》《朝见口晚见面》(反映市井生活的系列小品)、《乐叔与虾仔》等[2],深受大众欢迎。1990年,中央电视台创办《正大综艺》电视娱乐节目,采用明星或名人猜谜、现场观众参与等形式,收视率非常高。之后,中央电视台相继开办了《综艺大观》《曲苑杂坛》等栏目,其他省市电视台也开始模仿,但娱乐节目仍属于正常发展状态。

21世纪以来,电视娱乐节目一度呈现泛娱乐化现象,近些年来大量的真人秀节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爸爸去哪儿》(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引进韩国SBS电视台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极限挑战》(由东方卫视于2015年6月推出的大型推理竞技户外综艺节目)等相继播出,引领收视浪潮。2015年,全国各大卫视制作的综艺真人秀节目就超过200档,竞争相当激烈。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一些节目创作主体为了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制作了一些浅薄空洞,甚至低俗化的节目内容,以满足受众的快感需求。例如大型推理竞技户外综艺节目《极限挑战》节目,就曾因为出现有损社会风气,传播负能量价值观的内容而被要求停播整改。2015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电视节目应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创新创优[3]。

表1 2019年各大一线电视台已播文化类综艺节目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节目创新提供了动力,为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2017年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具有导向性的作用,也为电视节目制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指南[4]。2017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鼓励电视台要坚持导向,增加有创新性的文化、公益等节目类型[5]。对媒体而言,这意味着通过各种传媒渠道,让高雅文化走入百姓人家;意味着结合当代实践探寻文化基因,立足现实生活挖掘文化元素,把传统的表达放在当下的语境,才能在文化传播中站稳脚跟[6]。媒体环境经过把控之后,节目制作过度娱乐化现象有所好转,开始将文化内涵贯穿到节目内容中来,寻求文化与娱乐的平衡点。

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2017年各大电视台与网络平台制作的文化类节目超过50档,其中中央电视台就制作超过10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等一线卫视也开始打造自己的文化类节目,二、三线卫视平台紧随其后创新文化类节目形式,网络综艺亦同时投资、制作。

新媒体发展环境下,传播媒介更加多样,多方制作平台为文化类节目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综艺节目市场步入了良性竞争的局面。

(二)媒体自觉:提质文化节目

真人秀、音乐类等综艺节目内容同质化、娱乐化严重,受众面对纷繁的节目内容产生了审美疲劳,“娱乐至死”的快节奏综艺热潮逐渐褪去。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的审美需求也得到了提升,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不仅追求放松娱乐满足,更加期待涌现出一批具有文化价值的节目,来满足其提升文化水平的精神需要。目前,文化类节目具有良好的受众市场。

表2 2019年各大视频网站已播文化类综艺节目

我们从表1和表2的统计中可以看到:截止到2019年6月初,中国各大一线电视台、各大视频网站已播出文化类综艺节目达25档,而其中“文化+娱乐”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有11档,大部分节目为访谈、真人秀形式,内容集中于诗词、读书、文物,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挖掘、开创的内容,节目的形式也有待进行创新性开拓。

图1柱状图呈现各大一线电视台已播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比例:央视偏高,东方卫视居第二位,其他台少些。

图2柱状图呈现各大视频网站已播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比例:基本持平[7]。

现代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论述了“把关人”的概念,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8]。大众传媒对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来自主动的选择,经过把关过程后形成的综艺节目形式与内容是各大媒介平台立场的表现。现阶段各大平台也主动、自觉地从追求节目数量向质量的层次进行挖掘、创新,提升文化节目的质量,以满足受众对于节目内容的需求,以有趣、有料、有品位来展现文化传播的魅力。

图1 各大一线电视台已播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比例

图2 各大视频网站已播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比例

在播出方式上,综艺节目较以往有些改变。近几年普遍采取季播的方式,潜心打磨优质的节目内容。文化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以季播的方式呈现,不仅能够集中全年之力积极探索节目,创新内容,提升节目品质,又能够避免受众的审美疲劳,让受众对节目保持“约会意识”,充满期待感。《经典咏流传》《声临其境》《上新了·故宫》等多档代表性的优质节目都得到了市场与受众的认可,在各大综艺排行榜中均名列前茅。2019年文化类节目的发展趋势虽有所减缓,但是不少节目都经过了市场考验,形成了节目品牌。媒体依据社会文化与大众的需求对节目进行提质是其“把关”的标准,更是对文化传播的自觉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9]。文化类节目制作应更加注重品牌打造与内容拓展,让节目质量更加契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特点,创新发展、创造活力。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延续品牌系列,挖掘节目深度来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凭借精彩的节目内容、精良的制作水准获得了收视、口碑双丰收,得到了大众的喜爱与追捧。这些文化类节目对市场进行准确的把握,创新节目形式,丰富节目内容,使节目更加富有感染力,实现了文化传播价值。《经典咏流传》节目(第一季于2018年2月16日起,第二季于2019年1月28日起每晚八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经典的诗词谱曲进行演绎传播,让经典文化再次走入大众视野。该节目不仅重视诗词底蕴,更加注重对背后故事的挖掘,让阳春白雪化下里巴人,弘扬社会正能量。《经典咏流传》系列节目焕发经典活力,传递人文情怀,开展大众传播,助力文化自信。

(三)受者本位:文化传播缓解精神焦虑

新媒体环境下综艺节目制作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换,牢牢抓住受众的心理诉求生产出优质的节目。1974年,传播学家E·卡茨首次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其研究的视野中,受众成员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传媒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10]。娱乐真人秀节目经过短暂狂欢式的发展后难以给予受众新的刺激,文化类节目从传统文化出发,坚持“受者”本位,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增长需求。在内容取材上围绕国民认可度高的文化类型,如诗歌、汉字、语言等,易与受众产生共鸣。受众在新媒体时代可以接触的媒介类型越来越多,节目在制作的时候更加注重运用网络化传播手段,无论是主持人用语还是碎片化传播的片段都极力以受众的需求为基准,激活受众心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渴求。特别是文化类综艺节目以文化层面的知识满足,缓解了受众在精神层面的焦虑状态。

站在“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对湖南卫视播出的爆款节目《声临其境》进行创新设计分析,可以感受到节目中蕴含的受众本位理念。近些年来配音演员及声音文化相关软件的红火,让不少人想要探究配音的奥秘,对配音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者在大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的多媒体交融环境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了业内、受众对媒体的一种共同期待,受众也希望透过这样的节目了解演员、明星的专业水准。基于这样的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有声语言节目垂直细分到配音领域的《声临其境》就应运而生。在节目中通过经典之声、魔力之声、声音大秀等环节设置让嘉宾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专业的配音实力。受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不仅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又能够了解到许多经典影视文化作品的魅力,实现了受众的媒介期待,又产生了良好的媒介印象。对于媒体而言拥有了广泛的受众群体,更有利于创作更多优质文化节目实现文化传播。

人们的“使用”在得到满足之后,不仅改变了对接收媒介的印象,同时受媒介所传递内容的影响进而转换成行为现象[11]。例如《朗读者》节目取得高收视、高口碑之后,带动“朗读”这一形式成为社会流行现象,节目线下设置的朗读亭更是唤醒了人们对于朗读的热情,提升了节目的参与度。受众主动选择接触媒介,接受文化传播的价值,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将弘扬优秀文化的倡导转化为喜闻乐见的社会现实。

二、文化传播的基础:定位准确,内容为王

如今《信·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的成功,都告诉我们只有把握文化节目定位,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只有精准的节目选题类型,才能够打动受众挑剔的眼光,实现节目文化传播效果的优势。

(一)叙事策略,多元立体

一档节目的成功不能仅以收视率来评定,更要对节目内容、节目价值、形式创新等多种元素综合考量,判断是否能够实现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导向作用。从叙事学的角度讲,情节是叙事策略的组成部分,是叙事主体为了表达某种叙事意图,围绕某一或某几个叙事主题,试图达到某个叙事目的而建构的话语[12]。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更加注重叙事策略,通过情节的建构与叙述展开文化传播。不少节目将内容进行大胆创新,瞄准市场空白,以文化知识为节目框架进行制作,在深度娱乐下寻找平衡点与结合点来展开叙事,创造文化传播价值,唤醒观众的思考能力,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类节目不易产生具有矛盾冲突的情节刺激受众的感官,因此在叙事策略上要下功夫寻找关键点,创造新亮点,体现自身特色。《国家宝藏》节目中叙事过程循序渐进,叙事主体角色分工明确,叙事方式多元结合,使得节目的叙事效果为广大受众认可。例如在《国家宝藏》第二季第六期节目中讲述国宝“绢衣彩绘木俑”时,叙事方式上以“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相结合,叙事主体由多人构成。一方面“前世传奇”让演员佟丽娅进行舞台剧演绎来表现“绢衣彩绘木俑”所经历的历史年代故事,另一方面在节目现场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进行讲述、传达,甚至还有古代服饰艺术再现的服装秀,节目对于国宝的叙事展现十分完整。叙事主体各司其职,讲解员张国立、守护人佟丽娅、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楚艳等人一步步揭开国宝的秘密,多重角色配合让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文化类节目叙事主体之间相辅相成,节目中一般都会设置专家、学者对其中的具体文化涵养进行解析,通俗易懂;情节层层铺陈,介绍的环节大大缩减,被朗诵、歌曲、表演等艺术演绎方式所替代;内容创新制作,舞台效果与内容情景更加具有统一性,且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垂直细分领域。叙事策略的设置,使得受众在观看节目时身临其境,被情节带入具体的环境中享受过程。节目一改传统的单一形式,采用更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易于传播的手段,让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

(二)精准定位,内容多样

文化类节目通过新颖的制作方式迎合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拓宽节目的覆盖面,增强传播范围。现如今文化类节目从选材到内容表现都与大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期覆盖更多受众实现文化传播的全民化。多种类型的节目内容,满足了受众广泛的需求,使得受众在观看节目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经典的魅力。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节目纷纷以汉字、诗词、经典文学这些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节目核心进行创作,不仅与观众分享传统文化,更是实现了文化传播,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腾讯视频播出的《一本好书》用舞台剧的形式还原了11本中外经典作品的情节故事。节目利用书本经典情节与现场表演结合的传播形式,将故事片段进行舞台化演绎,再现故事场景,拉近了受众与书本故事的距离,营造出良好的传播氛围,让受众能够感受到文字所传达的精神力量,迎合了全民阅读的时代号召。当受众面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报道、故事描绘或是在现实中存在又不存在的内容时,节目可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了人们幻想的需要,接受过程表现为信息的自我享受[13]。在第八期节目中节目组就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推理作品《无人生还》搬上了舞台,将整个演播厅变成了故事中的孤岛,观众可以像看话剧一样在台下沉浸式地观看。整档节目的制作比关正文导演的另一档《见字如面》节目,更加注重对场景的演绎和对节目内容的选择把握。受众面对经典作品舞台化的演绎时沉浸其中,并将其感受作用于心理。

(三)多屏联动,深度融合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讯息,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尺度引起的[14]。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也为媒体市场创造了许多发展契机。在新媒体时代的环境下,如果电视节目只能够在电视上进行传播,则依然不能够实现文化传播的价值。文化的传播形态始终为适应媒介的属性和特点而不断变化和更新[15]。新媒体环境下可以利用短视频进行碎片化营销传播,在社交媒体中形成刷屏效应,多屏联动,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的媒体矩阵。此外,还可以打通各种软件开设专栏专区与受众进行紧密联结,为节目宣传造势,提升受众的关注度。《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创作的经典歌曲还可以在QQ音乐等平台进行下载播放,更加符合节目创作的“咏”流传,成为推动文化创造性发展的新路径。《声临其境》节目与音频类软件合作,提高受众的参与度,第一季可以在配音秀软件挑战配音片段赢取节目门票,第二季则与喜马拉雅FM合作,用户可以进行配音挑战,实现了平台之间的互利互赢,在宣传节目的同时也是对受众忠诚度的一种提升,双向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节目自身的文化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

三、文化传播的动力:形式创新,多样融合

不少文化类节目都希望传递更多的文化知识,实现自己媒体角色的担当,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节目的说教色彩太过浓厚,节目形式过于老套,文化传播的效果也适得其反。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及各种娱乐方式的迅速普及,文化消费群体也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年轻受众的崛起对于信息的娱乐性要求越来越高。相对而言,主流文化偏严肃的主题、偏“沉闷”的形式难以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16]。因此依据新媒体环境下的背景进行形式创新,是一条捷径之路。

(一)场景设置丰富,紧贴文化内容

形式与内容进行结合,与潮流接轨,创意设计打造出符合受众需求的节目样态。相较之前文化类节目在演播厅内进行录制,场景比较单调、直白,如今文化类节目在场景构建上开始多样设计,将节目空间从单一变多样。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中设置“门”的形式,将空间一分为二,内部进行嘉宾访谈,外部进行朗读,将空间利用得淋漓尽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中,“百人团”梯形设计将舞台更加立体化,主持人、点评嘉宾、选手各在不同区域,空间感十足。

形式与内容的搭配要做到相得益彰,违和感的设置将会减弱文化传播的传播效果。歌曲《生僻字》火爆全网,人们对于汉字有了新的认识与兴趣。2019年湖南卫视全新节目《神奇的汉字》聚焦打造全民汉字挑战综艺,以明星参与汉字游戏的形式来讲述汉字文化,未播就引发热议。节目播出前已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创优选题之中,紧跟时代的内容与竞技比拼的形式自然吸睛,竞技的元素又能够加强受众参与感与互动感。此外,大部分文化节目都依托于演播厅进行室内制作,《上新了·故宫》节目走出演播厅,以真人秀的形式拍摄制作,嘉宾来到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故宫内进行探秘,给观众焕然一新的视听享受,也让故宫的故事为更多人所了解。《国家宝藏》将“小剧场”与演播室相结合,用剧场演绎来讲述“文物”故事,创新文化传播策略,多维立体化的传播模式,突破了文化类节目以往的表现形式。这样“新鲜”又“接地气”的节目传播样态受到观众的喜爱,为综艺节目市场增添了活力。近些年综艺市场一直饱受抄袭、借鉴国外节目的批评,但是文化类节目的发展使中国的综艺节目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打破传统的模式,积极创新发展,增强受众黏性,并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对节目形式进行升级改造,被越来越多的受众喜爱。

(二)不拘形式,自觉传承文化

一些节目为了提升整体格局,往往会借助多种文化艺术形式融入节目的创作,寓教于乐进行文化传播。例如:真人秀《奔跑吧》节目,就是走进红色基地,进行红色歌曲《保卫黄河》大合唱;《极限挑战》节目走进佛山学习中国功夫,走进香港加深两岸联系,介绍香港回归后的发展与变化等,这些都把文化与娱乐进行结合。《叮咯咙咚呛》《我们来了》《咱们穿越吧》等节目也以真人秀的方式形象化地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笑傲江湖》以原创喜剧的方式发扬草根文化,满足普通受众的审美诉求,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大众传播的双向融合。

不同类型的节目都能够将文化成功嫁接。音乐节目《中国民歌大会》通过创新性的编排和竞技元素,使民歌艺术得以推广;戏曲节目《梨园春》不断发展,宣扬传统豫剧;方言电视节目有利于传统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创新节目形式进行文化传播,实现共赢。各大平台制作节目时都贯彻文化传播的理念,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坚持各类优秀文化百花齐放,让文化传播创造活力、展现魅力。

(三)文化符号,传播价值

要想实现节目的效果,体现节目价值,吸引大批受众,除了节目内容取胜、设置多元化的节目单元之外,还离不开精良的制作。各大节目中文化元素符号的使用,往往也能够为节目增色不少。“符号”是事物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透过符号能够表达特定的意义。文化类综艺节目制作中以符号为介质来进行节目信息的补充与表达,在传播过程中与受众进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诗书中华》中采用现代科技展现古代“流觞曲水”的舞台,增强了节目的诗意效果,契合诗词歌赋的文化氛围。《朗读者》节目中实景搭建的剧场与图书馆的视觉效果,书籍这一主要符号,现场环境的设置与后期嘉宾在朗读时“图书”字幕的效果,都符合节目本身的文化调性。文化类节目中多样化文化符号的呈现,使节目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文化价值展现得更加充实。

四、文化传播的效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优秀的电视节目制作与呈现缓解了电视节目的文化焦虑,原创文化类节目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加,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现象得到抑制。文化类节目不断创新,表达具有正确导向的节目内容,追求最大化的文化传播。

(一)经典文化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表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类节目的出现,让社会大众对于优秀文化产生了浓厚的自豪感与满足感,也让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弘扬与传播,有助于文化的繁荣昌盛。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腾讯视频的《一本好书》等节目让阅读、朗读成为一种潮流;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北京卫视的《上新了·故宫》节目让人们更全面了解到文物的历史故事。文化类节目对于多样文化的展现,是对文化自信的践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类节目在今后发展中更要降低文化普及门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提升文化传播内涵,促使综艺节目在社会价值与宣传教育意义上进行落实,寓教于乐之中实现全面文化传播,将中华灿烂文化传播给更多的受众。

(二)文化自信,勇于创新

文化类节目的切入点更加多元与丰富,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共鸣感。江西卫视《跨越时空的回信》、优酷制作的《了不起的匠人》、深圳卫视的《诗意中国》等节目以创新的节目模式、多样化的节目内容成功吸引到大批受众,融合思想性、艺术性,兼具娱乐性、个性化,满足了受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了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跨越时空的回信》用红色家书的故事揭开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了不起的匠人》以匠人的手艺为切入点用微记录的方式展现东方文化;《诗意中国》以推理的形式让嘉宾竞猜古人生活场景中的文化……这些节目都具有文化引导性,让受众了解到更多中华文化,实现文化传承的节目效力。

(三)原创模式,迈向世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不仅要在国内被受众所喜爱和认可,更要面向全世界推广宣传,将五千多年文明滋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国内媒体应利用自身传播效力,加快原创节目研发,推动文化类节目模式的发展。2018年4月7日集结《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天籁之战》《声临其境》《跨界歌王》《明日之子》《功夫少年》《好久不见》九大中国原创节目模式亮相的中国原创节目模式推介会于登陆法国戛纳电视节[17]。中国原创节目模式开始闪耀于世界舞台,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迈向世界无疑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活力与辉煌。

针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美国学者C.R.赖特在H·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功能。对于媒体而言,不仅要娱乐大众,还要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要主动承担传承社会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文化类节目制作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是一张“安全牌”,制作方对市场进行充分的挖掘,既实现了文化传播价值,也能实现市场价值。大量的文化类节目陆续走进大众视野,整合文化资源为节目所用,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媒体市场呈现一片良好风气。

五、结语

各档文化类节目通过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与内容收获了大众好评。在政策调控下、在内容的引领下、在形式的拓展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呈现创新趋势,传播中华文化、实现文化自觉成为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文化类节目应该保持初心,将更多的知识进行传播,对形式与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推动优秀文化实现创造性的发展。综艺节目坚持以文化为节目内涵,以创新为节目动力,以形式为节目路径,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创作出优质的节目内容。

猜你喜欢

类节目受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谁远谁近?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