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自然保护区社区现状与资源威胁调查
2020-04-20单国玉王军岗
单国玉,王军岗,张 波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汉台区 723000)
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建立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手段和措施之一[1]。建立保护区,国家把具有保护价值的森林等自然资源列为保护对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 当地居民的生活来源就可能被切断,从而导致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愈演愈烈[2]。陕西省内保护区众多,一般保护区周边社区村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相对落后,对自然资源依附性较大,时有非法入区现象发生,对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数量及栖息地保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区与保护区的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对社区对保护区资源威胁与空间关系的文章不多见[3-7]。因此,我们对长青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了专项调查,以确定保护区人类干扰威胁的来源,为促进社区与保护区之间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1 调查区域及方法
1.1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陕西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4年,199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动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97.64%,竹林面积21 358 hm2,是秦岭大熊猫的“天然庇护所”。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已知有高等植物2 1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5种。野生脊椎动物29目79科217属443种,其中兽类63种,两栖爬行类35种,鸟类327种,鱼类18种[8]。区内无居民,周边与华阳、茅坪2镇9村相邻。
1.2 调查方法
采用PRA调查方法,对保护区周边社区人为干扰因素等进行调查。实地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状况、年龄结构、经济状况、流动情况、重点监控人群、火险致胁因子等。
1.3 资源威胁等级与森林防火防控等级划分
1.3.1 核密度估计值 利用社区重点监控人群的分布、社区防火威胁因子等调查数据和ArcMap10.0软件计算,计算时栅格大小设置为0.0001,搜索半径设置为0.05,区域核密度估计值变异系数采取加权处理。
1.3.2 森林资源威胁等级与防火防控等级划分 利用核密度估计值的变异系数划分保护区社区森林资源威胁等级与防火防控等级,不同等级及其对应的核密度估计值变异系数为:一般(监管)区域、0.00~0.10,次要(管护)区域、0.11~0.50,重点(管护)区域、0.51~1.00[9-10]。
资源威胁等级划分方法与森林防火防控等级划分方法相同,只是利用的指标不同。资源威胁等级主要利用重点监控人群分布位点、社区人口情况等指标,森林防火防控等级主要利用祭祀、烧地边、残障人员、居民点分布等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口分布与年龄结构
据调查,长青保护区周边社区分布1个镇(茅坪镇)3个村,925户、3 313人,林地17.8×103hm2(表1)。其中年龄19 a及以下962人、占总人数29%,20~45 a 1 060人、占总人数32%,46~60 a 993人、占总人数30%,60 a以上298人、占9%。19 a以下人员主要以在茅坪镇上学为主,20~45 a人员以外出打工为主,45 a以上人员主要以本地务农为主。
表1 长青保护区茅坪社区基本情况
2.2 人员流动情况
茅坪社区人员流动主要为本地务农、外出打工、移民搬迁等三类。在当地务农1 190人,占总人数36%,主要原因是年龄偏大,思想意识守旧等。外出打工1 987人,占总人数60%,此类人员保守思维逐渐转变,经济利益驱使,资源保护意识加强等,此类人员一般在国庆节、春节等长假期间返乡。移民搬迁136人,占总人数4%,主要受国家扶持和政策支持影响。
2.3 经济收入
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山区资源发展生产。以开发林地、发展农业和多种经营,获得经济和生活来源。林业产值占总产值35%,副业产值占33%,大田作物产值占32%。当地社区林业收入占比较大,且长期依赖森林资源,农作物种植收入在总产值中占的比重较低[8]。
2.4 重点监控人群与区域
2.4.1 重点监控人群 由于当地社区与外界信息交流不变,近亲结婚致使山区的人口素质下降。这类人群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极有可能造成森林火灾、非法偷盗猎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情况。保护区周边社区共有残障人员7户,13人(表2)。掌握这类人群的信息,对保护区强化管护效能起着关键作用。
表2 长青保护区茅坪社区残障人员
2.4.2 重点监控区域与等级
图1 长青保护区及周边社区资源不同等级保护区域图
不同资源威胁等级对应不同保护等级,资源威胁等级越高的区域,保护等级也越高,即资源一般威胁、次要威胁和重点威胁区域依次对应一般、次要和重点保护区域。
(1)不同资源威胁等级区域划分
重点管护区域涉及保护区九池管护辖区,面积约为478 hm2,占保护社区面积的18%。
次要管护区域涉及保护区东坪管护辖区,面积约为1 30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49%。
一般管护区域涉及保护区九池、东坪、石关管护辖区,面积约为99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37%(图1)。
(2)不同防火防控等级区域划分
茅坪社区村民冬季有房屋前后囤积薪柴的习惯,加之绝大部分村民都有上坟烧纸、烧地边的习惯,致使茅坪社区普遍存在防火隐患。相比较资源保护工作压力,森林防火更为突出。根据堆积薪柴居民位点、社区村民祭祀区域、残障人员分布等信息,得到长青保护区茅坪辖区森林防火防控区域范围等级图(图2)。
图2 长青保护区茅坪辖区森林防火防控区域范围等级图
重点护区域涉及保护区石关管护辖区,面积约为368 hm2,占防火等级区域的14%。
次要管护区域涉及保护区东坪、九池管护辖区,面积约为1 134 hm2,占防火等级区域的42%。
一般管护区域涉九池、东坪、石关管护辖区,面积约为1 457 hm2,占防火等级区域的54%。
保护区可以结合实际特点,重点在上述重点管护区域开展森林火险隐患安全排查、打击非法入区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专项管护工作,有效保护区内资源安全,提升整体管护效能。
3 讨论与结论
(1)长青自然保护区受威胁重点、次要、一般等管护区域面积及其占比依次为478 hm2和18%、1 307 hm2和49%、997 hm2和 37%;防火防控重点、次要、一般等区域面积及其占比依次为368 hm2和14% 、1 134 hm2和42%、1 457 hm2和54%。
(2)通过自然资源、威胁因子等调查、分析,确定重点区域、重点监控人员,利于尽可能避免常规巡护的盲目性和管理资源浪费。一般情况下森林资源破坏与森林火险增强同时发生,需要结合社区人员动向及其经济收入、气候、交通等诸多因素,灵活、准确、及时掌控,并防范和化解威胁或灾害,如强化防火期宣传工作外,还要结合烧地边、祭祀祖先、低智人群等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和管理;冬季盗猎盗伐高发期,除加大巡护、巡查力度外,还要发动社区群众,及时了解社情反馈,尤其留守与返乡期20~50 a人员动向,变被动调查为主动掌握。探索和实施社区共管项目,提高社区群众收入和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积极性,是消除保护区威胁来源的最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