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疗效的作用探讨
2020-04-20张雄华刘志刚李金贵
张雄华,刘志刚,李金贵
(1.汉川市仙女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汉川市仙女山医院)心理科,湖北 汉川;2.汉川市精神病院 精神科,湖北 汉川;3.河源中正康复医院 精神心理科,广东 河源)
0 引言
躯体形式障碍指的是一类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无法证实有器质性病变或是明确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但是有明确的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等相关的精神障碍类疾病[1-2],本病主要为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缓则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负性情绪与躯体障碍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3]。该病通常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但是不少患者疗效不满意。近年来药物与心理治疗联合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4],基于此,本院对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探索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精神科2018 年2 月至2019 年3 月诊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中选出146 例,纳入标准:(1)符合《CCMD-3》中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2)HAMD-17 得分≥18 分,HAMA 得分≥14 分。(3)年龄18~59 岁,性别不限。(4)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能独立完成相关量表调查评测。(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2)有酒精依赖史、药物滥用史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将经筛选后的146 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3 例,男20 例,女53 例,年龄21-54岁,平均(30.2±5.4)岁;病程1.5~15 年,平均(5.47±1.48)年。观察组73 例,男23 例,女50 例,年龄19-56 岁,平均(30.6±5.6)岁;病程1~17 年,平均(5.54±1.55)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抗抑郁剂治疗,分别选择度洛西汀(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61261)或米氮平(N.V.Organon;国药准字号:J20150132)治疗:口服度洛西汀40mg/次,qd;口服米氮平30mg/次,q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心理治疗,主要措施包括:(1)医护人员在床旁与患者进行朋友式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生在关爱、理解、同情的基础上倾听,接纳、理解、认同患者,并且引导患者倾诉,帮助患者树立治疗自信心,教会患者治疗期间应如何与医生配合等。(2)认知重建。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等分析发病的原因、机制等,并且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防御机制,认识到患者自己在面对各种矛盾、刺激时所产生的消极负性情绪,通过投射、幻想、退缩、隔离等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得负性情绪得不到宣泄,从而导致负性情绪的躯体化,出现一系列躯体症状。医生大力鼓励患者着眼于分析自身各种临床症状背后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知学习。然后结合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例如:医生与患者共同反复呈现躯体化症状与负性情绪的发展变化过程,挖掘出患者潜在的心理欲求,指导患者学会在情绪波动时记录下当时的想法,识别自动想法,并告诉自己这些想法可能对、也可能错,并尝试换用另一种思维方式,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带来不同的行为和情绪,促使患者能逐渐理性面对心理疾病,提高自我接纳意识,树立治疗自信心。(3)放松训练。医生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教导多种心理放松训练方法,引导患者能在情绪波动时主动采取放松方法宣泄情绪,保持平和乐观心态。例如: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平卧在床上,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从手部开始,依次进行自上肢、肩部、头、颈、胸腹、臀、下肢、双足的放松训练,最后达到全身放松,每次20~25min。又如: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冥想训练等,使患者放松身心,宣泄负性情绪。(4)生活行为干预。为患者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安排适量的运动锻炼,并指导患者在睡前以记日记的方式记录当日发生的事情,记录自己当日的情绪波动等,便于临床医师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5)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发挥社会与家庭的心理支持能量,要求家属参加一些团体心理治疗活动,让家属能深入了解患者,改善家庭关系;同时对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等,提高家属对疾病的健康认知水平,能理解患者,并掌握一些与患者情感交流表达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照护患者时能更好照顾患者的情绪,使患者获得情感支持和行为示范,帮助患者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 个月。
1.3 疗效评估
于治疗2 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以HAMD 减分率进行疗效评测,痊愈:HAMD 减分率在75%以上。显著进步:HAMD 减分率在50%~75%。有效:HAMD 减分率在25%~50%。无效:HAMD 减分率不足25%或是HAMD 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增加。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前、治疗2 个月后分别采用HAMD、HAMA 量表进行抑郁、焦虑程度的评测;(2)治疗前、治疗2 个月后分别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评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共有90 个条目,分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得分越高则表明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分析
计数/计量资料输入SPSS 23.0 软件中行χ2/t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效果
见表1,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8,P=0.014<0.05。
2.2 两组的HAMA、HAMD 评分
治疗2 个月后的HAMA、HAMD 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01。
2.3 两组的SCL-90 评分
治疗2 个月后的SCL-90 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3 讨论
许多文献报道指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往往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认知方式的差异是导致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对此,本院结合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和认知行为理论,对患者开展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防御机制、思维模式等,从而开展针对性的认知重建干预,以帮助患者识别自己不正确的思维模式,并且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建立正确的认知和思维模式,能理性面对疾病,提高治疗自信心,在遇到刺激时能用正确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避免不合逻辑的思考方式,避免负性情绪的产生[5-6]。同时结合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患者开展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能时刻保持乐观的情绪[7]。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2 个月后的HAMD、HAM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另外,负性情绪会影响认知过程,干扰患者寻求健康疾病知识的能力,造成患者某些行为能力的退化,使得患者选择性注重躯体感觉,并且以躯体疾病置换内心感受,从而形成恶性循环[8]。而本院开展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则注重对患者负性情绪的管理,通过多种方式给患者心理支持,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缓解,纠正不良行为,改善认知功能。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2 个月后的SCL-90 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凸显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的突出优势。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
表2 两组的SCL-90 评分
表3 两组的HAMA、HAMD 评分
综上,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促进患者负性情绪和临床症状缓解,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