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0-04-20王英
王 英
(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 资阳 641400)
心肌梗死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临床致死的高发性疾病[1]。心肌梗死康复期治疗的周期性很长,病情复杂多变[2],且康复期患者大多遵医嘱的行为较差,这一系列情况导致患者康复治疗不理想,甚至再次复发[3],因此需要一定的临床医学应对方式,例如加强随访期的护理健康指导等,提高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对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加强干预,考察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肌梗死康复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4±3.2)岁,平均病程(2.8±0.8)年;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5.4±2.2)岁,平均病程(2.3±0.5)年.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入选标准:(1)确诊为心肌梗死并处于康复期患者;(2)接受随机分组,对康复指导方案知情、理解、同意;(3)能根据研究流程按时完成随访。
排除标准:(1)存在与心梗无关的严重活动受限者;(2)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精神疾病等患者;(3)存在心肌梗死严重并发症患者;(4)不能按计划完成随访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即院内实施健康和知识宣传教育,出院前发放AMI相关的问卷,经过问卷调查合格后同意出院,出院后嘱咐患者按照AMI教育手册进行日常康复训练,并定在术后1、3、6个月给予康复指导及随访一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会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强护理强度,即在术后0.5、1.5、2、2.5、3、4、5、6个月各增加康复指导一次。
1.3 评价指标
按照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评估内容主要涵盖生理、心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每个指标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其生活质量越高,二者呈正相关;除此之外观察两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矫正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进行x²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入院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理、心里、社会、环境评分对比显示,各指标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加强随访及康复指导6个月后两组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入院时的评分,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时间 组别 生理评分 心里评分 社会评分 环境评分入院时 对照组(n=40) 46.4±8.1 52.3±10.2 48.7±7.2 50.5±7.2观察组(n=40) 45.8±7.7 53.4±9.5 47.9±8.2 49.8±8.3 t 0.187 0.245 0.191 0.181 P>0.05 >0.05 <0.05 <0.05随访6个月后 对照组(n=40) 56.6±8.4 60.3±8.2 57.8±7.1 61.3±9.2观察组(n=40) 65.4±7.9 70.4±7.4 67.2±9.1 73.1±8.9 t 7.454 6.332 6.894 7.134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矫正情况对比
入院时两组患者在吸烟、饮酒、缺乏运动、不按时吃药方面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随访6个月后的康复指导后,观察组在吸烟、饮酒、缺乏运动、不按时吃药方面的行为明显改善,较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矫正情况对比(n,%)
3 讨 论
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临床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5]。影响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治疗的因素包括患者不按时服药、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除此之外病人的自我护理意识不强,而以往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期治疗,加之针对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的护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护理效果不明显。
为了使护理效果发挥最大的作用,应结合患者的合并疾病、生活方式、文化程度、依从性等方面做初步的评估。再从患者的生活习惯方面入手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详细记录每次电话随访的结果与最新信息,定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本研究发现通过这些加强指导后,明显改进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了对患者的医学信息的传递及自我护理意识,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康复期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