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嵩县银洞沟钼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2020-04-20郑福星郑观超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期
关键词:钼矿本区品位

郑福星,王 倩,郑观超

(1.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地理信息院,河南 郑州 450006)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东秦岭钼矿带,大地构造上隶属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地体,马超营断裂北侧。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区内褶皱构造不明显,断裂构造较发育,马超营断裂带从区域南部穿,不同方位、不同级别的次级断裂构造均有产出,从区域看,北西西向(NWW)的断裂构造控制了本区所有矿床(点)的产出与分布位置,为本区重要的控矿、导矿构造。区内岩浆岩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分属晋宁期和海西中期及燕山期,燕山期合峪岩体与区内多金属矿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地层出露主要为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新生界新近系和第四系(见图1)。

长 城 系 熊 耳 群 鸡 蛋 坪 组(Pt12xj3):层 厚 约390m~800m,该地层在矿区内分布最广,岩性单一,其岩性为灰、灰绿色流纹斑岩及流纹英安岩;新生界新近系(N):层厚约15m~24m,该地层在矿区内零星分布,其岩性为灰白色砂砾岩,局部夹有泥质粗砂岩和砂质粘土岩。新生界第四系(Q):主该地层一般厚3m~10m,主要分布于大王沟两侧。由砂、砾石、黏土、黄土组成。

图1 矿区地质简图

2.2 构造

该区位于马超营断裂北侧,受其影响,矿区内次级北东东向裂隙型小构造较发育,以陡角度正断层为主,规模普遍较小,矿区内出露长20m~135m不等,宽0.15m~2.10m,普遍错断石英脉型钼矿体,构造整体走向55°~75°,近直立,为矿区内主要破矿构造。

2.3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仅有一处海西中期正长斑岩,是以小岩体形式侵入的,围岩均为鸡蛋坪组流纹斑岩和流纹英安岩,出露于矿区的中部。

图2 银洞沟矿区101勘探线剖面图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通过勘查工作,在矿区内共圈出3条钼矿体。矿体均沿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地层层面缓倾斜产出,多被硅质成分充填,各矿体地质特征详述如下:

K1-Ⅰ矿体:出露于毛子沟与银洞沟之间,由于受地形切割的影响,矿体东西两侧出露(见图2)。矿体中辉钼矿化、黄铁矿化较明显,多呈团块状、星点状、细脉状分布。矿体形态呈层状,矿体局部被F1、F7裂隙型构造错开,但是矿脉整体较连续。矿石品位0.026%~1.081%,平均品位0.156%,品位变化系数72%,品位变化属均匀。矿体倾向315°~65°,倾角14°~39°,矿体长268m,宽260m,矿体真厚度0.93m~12.84m,平均真厚度2.79m,厚度变化系数94%,厚度变化属较稳定。

K1-Ⅱ矿体:出露于银洞沟与大王沟之间,由于受地形切割的影响,矿体东西两侧出露(见图2)。矿体中辉钼矿化、黄铁矿化较明显,多呈团块状、星点状、细脉状分布。矿体形态呈层状,矿体局部F2、F3、F4、F5、F6和F8被裂隙型构造错开,但是矿脉整体较连续。矿石品位0.024%~0.947%,平均0.168%,品位变化系数57%,品位变化属均匀。矿体倾向323°~81°,倾角8°~50°,矿体长505m,宽305m,矿体真厚度1.31m~5.54m,平均真厚度2.16m,厚度变化系数49%,厚度变化属稳定。

K2矿体:出露于大王沟北山坡至毛草沟一带,由于受地形切割的影响,矿体露头在地表呈“V”字形出露。矿体中辉钼矿化、黄铁矿化较明显,多呈团块状、星点状、细脉状分布。矿体西侧被F7断层错开,错动距离1.2m。矿石品位0.021%~0.521%,平均0.117%,品位变化系数53%,品位变化属均匀。矿体倾向8°~14°,倾角21°~29°,矿体长590m,矿体真厚度0.30m~7.31m,平均真厚度2.12m,厚度变化系数86%,矿体厚度属较稳定。

3.2 矿石质量

3.2.1 结构构造

根据矿石中各种金属矿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结晶程度等划分的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型-他型粒状结构、交代-交代残余结构、交代假象结构、碎裂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星点(浸染)状构造、复脉状构造、细脉状构造等。氧化矿石为蜂窝状构造。

3.2.2 矿石有用组分及伴生有益组分含量

矿石有用组分为钼,分析结果表明,钼品位均在0.030%~1.081%之间,多集中在0.050%~0.300%之间,主要矿物为辉钼矿。辉钼矿以鳞片状、不规则状或片状集合体形式不均匀分散于矿石中,部分以片状集合体沿矿石裂隙成层产出。

根据矿区组合分析结果,矿石伴生有益组分主要为硫和银均达到伴生指标,硫含量在1.12%~4.32%间,平均品位1.96%;银含量在1.26g/t~5.89g/t间,平均品位2.52g/t;硫和银可供综合利用。

3.3 矿石类型

根据矿石原岩性质、结构构造、矿物共(伴)生组合特征,矿石自然类型分为含黄铁矿—辉钼矿石英脉型矿石和含黄铁矿—辉钼矿蚀变岩型矿石两种。

3.4 围岩蚀变

本区矿体围岩蚀变,主要为沿矿体两侧形成较强的线形钾化、硅化蚀变,蚀变围岩颜色呈浅肉红色~肉红色,随着远离矿体,蚀变明显减弱至无,蚀变同样以沿层间裂隙蚀变为主。围岩蚀变的强度与矿脉距离远近有关,近矿围岩蚀变较强,向两边逐渐减弱;围岩蚀变的强度与所在矿体厚度亦有关,矿体厚度大,其围岩蚀变相对就强。

4 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鸡蛋坪组流纹斑岩地层既是赋矿地层由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矿物质;区域内岩浆岩分布较广,燕山期花岗岩的形成为成矿带来了大量矿物质,不仅为该区钼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物理化学环境,促使地层中部分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更主要的是为钼矿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矿物质来源,直接参与成矿活动。通过对矿床矿物共生组合和化探异常元素组合的分析,以及对矿体围岩蚀变规律的研究,初步认为本区钼成矿具长期性和多阶段性,属多阶段形成的浅成中温热液层控矿床。

4.2 找矿标志

石英脉及其下盘产出的蚀变岩带是本区最重要的构造找矿标志;钾化、硅化是本区最重要的矿岩蚀变找矿标志;老硐与采坑是本区重要的直接找矿标志;化探原生晕钼异常出现Mo>100PPm是本区内较好的间接找矿标志。

猜你喜欢

钼矿本区品位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山东日照马家庄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效果及找矿方向
内蒙古赤峰车户沟铜钼矿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提升阅读品位 培养阅读素养 阅读使人充实 坚持成就梦想
浅谈钼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转型升级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
求职第一关:把品位穿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