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2000)

2020-04-19王法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王法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有效教学的思想已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这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手法得以丰富和创新,还使学生的学习深度和个体发展得到激发的提升。小学时期是学生打牢基础的关键阶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或多或少的存在“主体认识不清”“手法使用不当”等现象,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产生困难。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有效性研究

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基础学科,数学知识的良好教授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技能提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部分地区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听不懂”“学不进去”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在基础阶段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环节设置存在问题。因此,本文从信息化手段、问题化活动、主体化效果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正处于儿童阶段的小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常常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并对其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趣。俗话说:环境是学生学习的“第二个老师”。运用信息化等手段,营造和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将有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学生心理变化,积极构设教学情境,借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出适合学生知识学习、激发探究的场景,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考虑到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学生年龄尚小,想象能力不足,如果采用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很难对学生的思维建设产生能动作用。因此,我运用信息化手段,如,多媒体、电子课件等,向学生直观展示不同位置的观看效果,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空间思维的能力。我将学生日常看到的物品,如,文具盒、毛绒玩具、小汽车等,通过多媒体投影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并运用电子软件以360度的视角展示给学生。学生在直观视觉的刺激下,都保持聚精会神的专注力进行学习,期间还积极举手回答课堂小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理解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二、开展问题化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课堂问题的设置往往能有效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作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纠正学生的不足和问题,从而保证学生课堂活动的连贯性。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灵活开展问题活动,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在巩固学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难度,避免超纲的现象发生,从而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周长”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我为了检验学生对周长概念、公式等知识的理解程度,结合学生的基础表现,设置以下课堂问题:

1.一个五边形公园,其边长分别为30米、40米、80米、60米、120米,请问,这个公园的周长是多少?

2.有一个正方形的菜地,其周长是16米,那么,这个正方形菜地的邊长是多少?

3.在社区的活动广场中,有一个长12米、宽6米的橡胶场地,请问,这个橡胶场地的周长是多少?

通过课堂问题的灵活设置,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还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想象,提升学习质量。

三、注重主体化效果,保证学生基础发展

因家庭环境、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怎么理解”“不会解”等现象,阻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转化和吸收。同时,此类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和引导,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抵触等情绪。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把握学生个体不足的现象,灵活设置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形式,在兼顾学生个体的基础同时,还应保证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乘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认知不足和差异化表现,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采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形式,以此来弥补学生个体不同而出现的问题。同时,我还提供不同程度的探究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效能:

1.计算

23×4=      45×9=       123×4=

2.判断

36×2=62    44×6=264    130×4=52

3.应用题

小明去文具店购买文具,铅笔的单价是1元一支,中性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2倍,小明一共要买4支铅笔、2支中性笔,请问需要多少钱?

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既能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整体的能力发展。

综上所述,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展开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强探究、合作的意识,提升课堂知识的理解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根基的良性发展。此外,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实时关注,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形式,完善教学开展环节,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主观意识,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打牢根基。

参考文献:

[1]张奎.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探究[J].新课程(下),2017(6).

[2]蔡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9(12).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