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课程品牌活动建设实践研究

2020-04-19毕小瑞

神州·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德育心理家长

毕小瑞

立德树人,将学生的德性成长作为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打造学校“真我德育”品牌建设,德育课程主题活动形成特色。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发现、认识、发展自我。

一、依据校情找方向

契合学校“童真教育”理念,贯彻“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德育理念,重视人的“自然生长力”,自然唤醒、和谐共生。

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贯彻落实德育课程建设,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文明礼仪教育和心理疏导为突破,以主题教育为重点、自我管理实践活动为载体。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生活与体验,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开展活动树品牌

德育工作重在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给学生提供种种实践、体验的机会,经历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构建自我的过程,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从而过有道德的生活,成为有道德的人。

(一)重视学生心理成长。

为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学前成长经历,我们给今年新入校的每位一年级学生建立了一份心理成长档案。开学一个月左右,班主任和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班主任叙述发现的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表现,心理老师结合这些学生的心理成长档案有关信息,初步分析推测可能的原因,并给班主任提出科学专业的意见,确定进一步个案辅导计划。学校现有6名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学校配备了资源教室、团体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组织开展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进校园,学生心理运动会、教师心理团建活动、学生心理社团等成为常态。

(二)利用节庆日,开展特色德育活动。

1.德育活动丰富多彩。每下午的社团活动,五大领域28多个项目为学生提供“营养自助餐”。另外,德育活动形成系列。入学、入队、毕业三大仪式课程,五大校园文化节:4月“童悦”读书节、5月“芳墨云章”书画节、6月“童美”艺术节、10月“童健”体育节、11月“童创”科技节,提升发展内涵。喻事明理习惯养成系列课程,社会实践等共同组成了我校的德育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利用重大纪念活动和重要传统节庆日,积极开展爱国、感恩教育。学校课程设置中的节日课程,每次传统节日课都分年级组织分层的活动,各个年级有特色。春节:背春联、贴春联、写春联、春联大联欢。清明节:开展网上签名祭祀英烈的活动。端午节:组织看赛龙舟比赛,进行包粽子、做香包、讲故事比赛。中秋节:开展画月亮、做月饼、月饼品主题班队会。重阳节:我给家里亲人洗洗脚、给老人展示才艺、关爱孤寡留守老人善行义举活动。冬至:开展妈妈教我包饺子、分享饺子等活动。六一节:广播操、队列比赛,才艺展示,跳蚤市场活动。国庆节:挂国旗、开展组织“向国旗敬礼”主题班队会、手抄报、合唱等系列活动。

(三)拓展少先队活动阵地,争当“真我好少年”。

专题报告会、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征文等都是文明创建的少先队活动阵地。学校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实行严格而规范的升降国旗制度,进行安全、保健卫生、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感恩社会等国旗下讲话,增强全校生的道德建设。将学雷锋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賣报纸、大河文化宣传员、植绿护绿我先行等都是同学们喜欢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创文小卫士活动,在康平路商鼎路文明交通岗和老师、家长一起维持交通,一起把共享单车推到规定的位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探秘禹州钧瓷,体验手工拉胚,游览神垕古镇。红色基因代代传,走进新郑市西泰山村千稼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感受不同的年代不一样的成长历程。精准扶贫爱心者联盟活动,走进卢氏文峪中心小学,康宁小学35名学生、党员教师、送课支教老师一同参加此次爱心之旅。我们以“学雷锋活动月”为契机,开展了“雷锋精神代代传”社区服务活动,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雷锋精神。“我的中国梦”、“好习惯”班队会观摩,组建“师生志愿者服务队”到敬老院、孤儿院,参加敬老爱幼服务活动。

开展“六员进校园”活动,进行法制、心理、消防、卫生等专题讲座。比如文明交通岗体验活动,认真组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远离网吧、文明上网”、“安全平台”、“禁毒基地参观”等专项教育活动。

(四)安全教育常态化。

开展“1530”活动。“1”即“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每晌最后一节课下课前,当堂任课教师结合实际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防劫防骗、防各种伤害事故等安全事项。“5”即每周五下午放学前,班主任要根据本班情况,对学生进行五分钟的周末安全提醒。“30”即每逢大的假期或寒暑假,主管安全的副校长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不少于三十分钟的安全教育。

(五)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坚持每月一期真爱家长大讲堂活动,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答疑解惑。家长进课堂就是家长利用自己职业或专长经过认真备课走进课堂,给孩子们传授书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成立田丽家庭教育工作室,构建我校“真爱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每周五下午家长社团线上线下活动。“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实施,做好学校三级家委会常规工作。家长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家长积极参与设计职业课程,给学生以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各行各业家长积极把自己职业知识,传递出来。家长志愿者在日常工作和大型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每学期表彰的一大批优秀家长和最美志愿者,会与自己的孩子手牵手一起领奖接受全体师生的祝贺。

把德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渗透于教育教学,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使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得到发展,兴趣得到培育,良好的习惯形成自然,从而积淀为素质。培育身心健康的儿童,博闻强识的学子,人格健全的公民。做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德育心理家长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