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文化可行性研究

2020-04-19张蕾

神州·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职业院校

张蕾

摘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文化教育中,通过整合两方面教育内容,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职业院校教育事业的革新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各职业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文化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方式单一、师资队伍短缺,以及课程设置盲目等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院校及其教育给予不断完善。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文化

前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院校要准确把握各种契机,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各职业院校应突破各种局限,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措施方法来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工作在具体落实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文化具有的激发创造、打破局限等方面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一、完善课程体系构建

各院校应将创新创业与通识文化教育合力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专业知识讲解中,一定要重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恰当融入,完善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专业、创新教育的系统化、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1]。

对此,各院校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管理人员、成功人士,到院校担任创新创业导师,组成课程建设队伍,以此来进行完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群建设,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以及创业思维与能力等同时类创新创业课程,且该课程学分要占据人才培养总学分的百分之十。同时,还要围绕公共必修课程、社会发展,以及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需求来进行同时类公共选修课程的开发。且所有的课程群内容,都要定期更新,确保其先进性、创新性能够得到有效保持,以此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二、优化教学模式方法

首先,基于模块化课程结构的考虑,要充分尊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导向、案例分析,以及任务驱动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来引导学生加强创新探索、亲身体验,以及创业的科学规划等。其教师也要结合具体情况,由以往传授知识点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渐向解决学生问题为方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转变。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思维激活与能力发展,也能够在实际授课中,为学生设计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一定启发与指导,进而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养成果[2]。

其次,为了科学有效的开展创新创业与通识文化教育工作,其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科学选用教学方法,始终坚持因材施教。在具体教学活动组织中,其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巧妙设计密切联系的体验式教学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在不断体验中积累更丰富的知识方法,获得更深刻的感悟体会。或者是基于启发式、讨论式,以及实践式等教学模式来引导加强自主学习探究。同时,有机整合小组讨论、角色体验,以及案例分析,来进一步完善知识讲解、思维激发,以及实践体验的协调统一,从不同层面来调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新、创造性。且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够为学生针对性的解决疑难问题。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路演,或者是项目大赛与考核等一系列活动,以此来为课堂知识、创业实践的有机整合创造良好条件,从不同角度来激发、拓展学生发现、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教学实践平台

首先,要重视“专业化”创客空间的合理建设。对于校内外的实训基地、试验场地,以及科研平台应给予充分利用,政府、院校、企业也要加大合作力度,通过国家,以及省级众创空间的示范引领来给学校,以及其他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带来积极促进作用。另外,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将“专业化”创客空间注册为公司,为企业提供研发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这样既有助于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文化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能够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市场转化、应用研究、实践操作提供理想平台[3]。

其次,不断优化“公共性”众创空间。针对学生组建的创新、创业俱乐部,以及创业咖啡等一系列公共众创空间,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进一步的提档升级,进而确保各个专业有一定创业意向的学生可以获得更理想的实践平台。同时,针对那些创新创业意愿较为强烈的学生,应重视、优化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互联网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与专业的有机整合,以此来为更多新产品、新模式,以及新服务的培育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教师的自主提升与转型。针对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应用活动等方面提供的指导与支持,应视为其之后教学工作考评,或者是职务聘任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来突破传统教育培养模式的种种局限,以及创新创业人才流动的壁垒,从整体上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

其次,通過专业、系统化培训活动的有效组织来进一步拓展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不仅要针对专业教师来进行创新创业讲师课程培训活动的定期组织,还要鼓励其多参加一些有助于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专项培训活动。同时,学校还要为教师、学生参与各个科研、创业项目提供有力条件,从而确保其教师可以充分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

最后,加强实践,使得教师的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要基于对教师企业实践、自主创业成果的综合分析,以及取得的创新创业成果来完善教师考评,尤其是一些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成能够给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贡献的教师,要为其提供更理想的晋升机会,鼓励其突破传统机制存在的种种束缚,将自身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在哪一阶段,对于哪一事业来讲,只有经过不断的创新探索才能够获得更理想的发展前景。对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对此,为了给社会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各职业院校应充分重视、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文化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学生创业思维、能力的形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而为其今后的就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哲.院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体系初探——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4 (06):41-44.

[2]严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J].通识教育研究,2018 (00):70-76.

[3]郝刚,陈淑花.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J].现代商贸工业,2017 (01):144-145.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