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思政课程出现的普遍问题和解决对策

2020-04-19杨霞

神州·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中职院校

杨霞

摘要:国内中职学校里面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差,他们对专业课程没有学习动力,而且面临文化课程,尤其是思政课程,学生更加感觉枯燥。有的因为家庭原因,缺少良好的家教基本道德素质和较好的学习环境,这些普遍的问题都存在着阻碍学生们的健康发展,导致老师教育学生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和形式的严峻。本文将结合本人思政教育的工作经历,简单的从中职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等进行简单分析面对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职院校;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

我国普遍的中职学生的生源素质极差,多数是因为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好,导致部分老师对学生的“放弃”,没有做到公平教育,使学生挫伤了自尊心,学生本来成绩就不好,部分老师的“孤立”和当着同班同学面前进行拿着差生和好学生比来比去,导致他们对学习的厌恶和对老师的敌意越来越深。他们既没有很好的知识基础也没有较好学习能行为。或是因为家庭原因离异、单亲等原因,缺少家教和来自父母的关爱,导致自卑外加叛逆,更何况正处于青春期。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因为成绩不好没考上高中甚至没上完初中,甚至是有的被家长强行送来,所谓的家长管不了,送学校来让老师管理。他们不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而且沉迷于网络,电脑游戏、智能手机成了他们每天的必需品,盲目的追星和互相攀比,甚至是各种各样的不良喜好,无心学习等等问题,成为了学生前进的绊脚石。

在中职院校中几乎独生子女比较多,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如温室般的花朵,生活中父母和爷爷奶奶一辈人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缺乏自身的独立能力,有的甚至自己衣服袜子都没洗过,生活适应能力差,遇到困难往往是退缩、放弃,缺少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有的因为依靠家长,导致约束了自己本身的行为与思想,也有的遇到烦心的问题会使用暴力解决,打架斗殴,甚至是对老师、父母大打出手。

二、存在于思政课程出现的问题

普遍中职学校忽视思政课程建设,思政老师师资不稳定,部分思政老师没有接受正确系统的学习,依靠班主任或是随便其他主课老师附加担任思政老师,导致思政教学专业化较低,教学行为不规范,部分老师对社会关注度不够,不看新闻,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生活情况,没有将社会上新理念融合到教学中,教学中没有新鲜案例,学生对上课没有兴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老师没有专业知识,没有正确解决问题,导致学生盲目跟风,误人子弟,不能准确的判断是非。

部分学校对于思政课不够重视,缺少实践教育平台。很多思政课程单元是需要学生去实践去发现去探索,然而只当成一项普通副课进行完成教学内容。而且安排的课程较少,更别提进行课内实践。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底子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而且自己的控制能力与约束能力极差,本来在初中课堂比较放肆,一进入中职学校后,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宽松和自由,有的同学一到思政课连最基本的课本都不拿出来。甚至有的学校思政课程会被其他主课老师占课甚至是自习,因为学校给思政老师薪资较低原因,导致思政老师转行等其他情况,严重降低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学校开展思政课,大多数中职院校还是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是主体地位,一直按照课本文字、单一的PPT教案,网络多媒体教学占的比例少之又少。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单调呆板,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缺少师生间的互动性,教学远离实际生活。导致在上课期间学生学习氛围沉闷、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无法对思政课程产生兴趣,导致学生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其他文化课程上产生厌学、翘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甚至老师管理时和老师顶撞,这是中职院校思政课程现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三、解决思政课程面临的问题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思政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众多,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逐一解决,各个攻破,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慢慢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思政课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不仅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还指出来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首先进行对思政老师的培训工作,定期进行思政老师的培训学习,优化整体教师队伍,培养出一批师德较为高尚的优秀师资队伍。加强思政老师授课能力和自身素质,加强知识水平,与时俱进,提高各方面能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活跃性。要让思政有亲和力,将思政课实践融入到素质教育过程,将实践过程纳入思政课评价,激励学生提升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应多进行一些课外活动以及网络教学,可结合一些重大的节日,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歌咏比赛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和健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成为班级动作的参与者、建设者,充分做到相信学生和尊重学生。

改革教学方法,思政课才能活起来。在教学目的上,课内课外相结合把让学生学变为学生“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和合作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变为合作者。教学中适当利用多媒体激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播放视频与图片等教学手段,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起到锻炼的作用。让教学中的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在富有新鲜多样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喜欢上思政课;让每一堂课都有趣,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举出的教学例子应以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情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触动学生的心灵感受,使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便提高自身的道德观念。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德育教育资源,鼓励引导校企共建德育实践基地。加强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德育工作,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贯穿学生实训实习的全过程,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共同评价。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参考文献:

[1]孙思.中职学校政治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 (03)

[2]朱梅.如何设计思想品德导学案[J].才智.2012

[3]廖恒深.中職学校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中职院校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