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曹操四言诗的艺术特色

2020-04-19白俊怡

神州·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曹操

摘要:曹操四言诗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现实主义的传统,作者借用四言诗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将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营造出雄浑壮阔的诗歌境界。

关键词:曹操;四言诗;艺术特色

四言诗是我国古代产生的最早的一种诗体。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运用了二至八言不等的句式,但其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句式整齐的四言诗,《诗经》是四言诗的创作高峰。春秋以后,四言诗逐渐衰落。西汉时期的文士创作有些是以四言为主,然而这时已开始出现了孕育于民间歌谣的五言体,东汉之后,五言诗很快取代了四言诗的地位。直到曹操《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四言诗出现,才使四言诗重放光辉。刘大杰曾评价说:“三百篇之后,曹操的四言诗,最为杰出。”[1]254

一、曹操四言诗对《诗经》艺术的运用

曹操所创作的四言诗并非每一首都严格继承《诗经》四言体式,但是从他的三首脍炙人口的四言诗《短歌行》《龟虽寿》和《观沧海》中也足以看出曹操四言诗是继承了《诗经》体式的。

(一)借用和化用《诗经》中的字句

在《短歌行》中,曹操借用《诗经》中诗句,化用其原本的含义,巧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曹操借用《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几句,所要表达的情感已经不是囿于男女私情的狭小范围,“青青子衿”象征有才能的、能同自己共治天下的贤才,而自己对贤才的渴求就如同恋人之间的倾心思慕。其次,曹操又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二句,原诗中以鹿鸣起兴,用笙瑟渲染一种氛围,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宴请宾客的场景。这种美好的场景正是曹操所向往的图景。总之,从表达思慕贤才到与贤才欢愉相聚场景的对照,更进一步表现出诗人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二)借鉴了《诗经》艺术的比兴手法

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表现手法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曹操的四言诗继承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他在《短歌行》中用比兴手法写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将因战乱而漂泊不定的人才比作无处栖息的乌鹊,发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感慨,表达诗人对无所依托的客子的深切关怀。此外,曹操在《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之中,分别以三种不同的动物起兴,末一句才引出中心:自己虽然年将迟暮,但仍有老当益壮的雄心。

二、慷慨悲凉的感情基调

(一)人生短暂的哀叹

曹操生逢乱世,在建安前后的几十年间,战乱十分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建安文人也都饱受乱离之苦,社会极度动荡不安。曹操诗中呈现出一种沉雄质朴的语言风格,这与其直抒胸臆语,不加奇词丽语以藻饰有着密切的关系。《短歌行》首二句即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人直抒内心真实感受,朴实无华,不重藻饰。但他在这里所要传达的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而是敢于直面苦难多艰的人生,慨叹人生短暂。当诗人回首往事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已步入老年,感慨人生韶华就如同清晨的露水一样转瞬即逝,一去不返。诗人所发出的感慨绝不是无病之呻吟,而是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带给人们的一种普遍和真实的心理感受。

(二)高扬理想和建功立业的雄心

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而在他的诗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则是他身上的一股雄杰之气。《短歌行》最后两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笔下的山和海是自己博大胸襟的写照,这样的比兴精妙恰当,蕴含深广,作者将政治理想的宣扬升华到一种雄伟壮阔的境界。《龟虽寿》一首更是情调高昂,该诗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喻,烘托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曹操创作此诗时已经五十三岁,但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心仍然充满着旺盛的斗志。“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意思是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仅由天决定,人从主观上培养乐观精神,同样可以延年益寿。表明诗人努力突破天命限制,这就把老年还有所作为的豪情壮志更加突出了。

三、强烈的个性色彩

清代诗人赵翼曾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题遗山诗》)时代的苦难成就了“建安风骨”这一名垂青史的诗歌美学典范。建安时期,文学开始走向自觉,诗人的创作个性也极度高扬。作为建安文坛领袖的曹操,他的四言诗歌创作的个人特色别具一格。

首先,曹操善于借景抒情,用一种独特的独白式的抒情方式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一种雄浑壮阔的诗歌境界。[2]《观沧海》一诗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九月,是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余势力回军途中登临碣石所作,此时诗人的内心自然是满怀豪情。诗人登临碣石,放眼远眺海上的壮阔美景,忆起秦皇、汉武两位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同时想到自己此次也是行走在统一天下的征途上,难免感慨万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诗一开篇就从大处落笔,有力地渲染了大海浩瀚苍茫的气势,最后,作者进一步将读者引入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作者笔下,大海就如同在天地間张开的偌大怀抱,包孕着日月星辰,以此借指自己的博大襟怀,由于诗人将“景”与“情”统一在一个艺术形象中,从而使该诗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曹操也借四言诗形式表达理想信念。在《短歌行》中,诗人选用微吟的调子来发端,抒发自己的隐忧:“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句实为婉曲地表情达意,清人陈沆曾对曹操创作此首诗的背景作过准确分析:“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遑未定。若非折节,何以来之?”[3]36曹操意欲向处于乱离中“栖遑未定”的士人传达“贤臣择主而事”的观念,暗示彷徨未定的士人应像良禽一样尽早择良木而栖,正如刘勰评曹诗:“志深而笔长,慷慨而多气。”[4]该诗最后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巧用周公典故,作者以周公自比,勉励自己要以诚恳的态度去招揽贤才,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武胜文.曹操四言诗歌特色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 (06).

[3]陈沆.诗比兴笺[M].北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

[4]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2.

作者简介:白俊怡,郑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曹操
心动杀人
山鸡舞镜
三国演义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曹操雅量惜才
曹操梦中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