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迎来黄金期 创新药未来估值主要看产品线
2020-04-19万民远
万民远
近几年,A股投资者对创新药这一名词不再陌生:从2016年首个纯创新药企登陆开始,到2018年创新药概念火热,再到科创板的创新药企业上市,创新药投资热情一直高涨,现象的背后是投资人对潜在高投资回报率的追求。
创新药具有“科技+消费”复合属性
从美股近40年规律看,创新药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超额收益。80年代开始,重磅创新药品种诞生了辉瑞、默沙东等一批BioPharma企业。2000年开始,初创型BioTech公司又诞生了一大批牛股,比如聚焦于抗病毒药物的吉利德、眼科用药的再生元,均是通过一个或数个重磅创新药品种,蜕变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公司。
近年来,从政策环境到产业配套,从资本投入到人才支撑,国内的创新药研发持续加速,创新药企借助政策东风和国内用药结构优化的契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同时已有不少创新药及其产业链的公司在资本市场走了出来。从一个较长周期来看,国内创新药及其产业链刚刚崛起,这一赛道的景气周期将持续很长时间。
从创新药本身来看,具有明显的“科技+消费”复合属性。对医药而言,新技术应用典型代表就是新靶点、新适应症、新功能的持续发现和开发,以前归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在药物支持下可以长期生存;在肿瘤领域,每一次在关键靶点、治疗指标上的突破,都对应更多的患者获益,也带来新的市场空间增量:比如从2014年问世以来,免疫治疗药物PD-1到2019年全球销售额已经接近190亿美元。同时,创新药的消费属性体现为需求端规模和意愿在变强,而支撑行业发展的本身是人们对健康的刚性消费需求。
创新药三期估值最高
从整个创新药细分行业来看,内部分化很严重。不同标的之间的估值中枢也呈现持续分化态势。从年报和已披露一季报业绩情况看,龙头创新药公司表现出稳健增长、创新药服务公司表现出行业红利背景下较大的弹性,而且由于自身的刚性需求属性,它们逆市取得了非常亮眼的业绩。
以某龙头公司为例,2017-2019年连续三年利润增速均在30%以上,虽然其估值不低,但业绩的高速增长可以消化其估值。再以临床前CRO产业某公司为例,疫情期间由于针对新冠肺炎研究的增长,业绩反倒是逆势大增,公司估值水平也进一步提升至历史高位。(记者查阅相关公告,两家公司分别为长春高新、招衍新药。)
不过,由于研发周期较长、前期投入较高,或者刚上市的创新药销量较低,有些创新药公司业绩长期亏损。对于这些产品或公司的估值,不能再采用原有的估值办法简单地看PE或PEG,这种估值方法关注的是短期一到两年的业绩增速,忽略了研發投入对公司长期成长的影响。
以我曾经重仓的某创新药企为例(记者对比季报,该股应为贝达药业)。两年前,这家公司在售的仅一个品种,当时表观业绩也不算亮眼,它的收入体量在10亿元左右,表观估值很贵,超过60倍。但公司的布局非常有前瞻性,持续每年研发投入近4亿元。而且公司非常专注,在肺癌这一领域产品线深度布局,现在也不断扩充丰富其他在研产品线。目前来看,预计公司每年都会有1-2个创新药获批生产。从二级市场来看,投资者也愿意给予这样的公司高估值,这家公司过去两年时间股价涨3倍。
所以,估值不能刻舟求剑,未来创新药的估值将主要看产品线。不过产品线估值是弹性的,每个产品销售情况、每个投资者的预估都不太一样,会有一个大概的中枢。每个产品处于不同阶段,估值也不一样。比如一期临床的新药可能会给2亿的估值,到了三期市场会20亿的估值,因为一期产品获批的概率只有10%左右,到了三期获批的概率就很高了,所以即使是同一个品种,一期跟三期估值差很远。从公司整体而言,需要把在研的品种拉出来,到了三期的品种可以预估销售额,然后根据销售额给出3倍或5倍的PS(市销率)。另外,也要考虑整个公司的研发投入、团队专业能力。
综上,创新药投资高度专业化,风险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创新药项目往往与学术研究最前沿紧密挂钩,投资者不仅需要有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知识背景,还需要随时对学术前沿进行较紧密的跟踪、随时更新相关研究进度;另一方面,创新药投资本身具有高风险属性,从一期临床开始最终能成功上市的概率不到10%,不确定性远远超过一般股票投资。
表 中美药品市场结构对比
资料来源:CMS,长江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