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看我的书,谢绝采访
2020-04-19
做人与处世 2020年5期
知彼胜于知己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实习记者小小接到了采访获奖作品《应物兄》作者李洱的任务。机会难得,小小就直接去了他家。
敲门后,李洱开了门。小小赶紧自报家门,李洱微微颔首,问:“你看书了没有?”
“哦,没有,我来时匆忙,一接到采访任务马上就与您联系……”
门悄然合上。
吃了闭门羹,小小郁闷极了,至于这样吗?
次日,小小抱着《应物兄》再次来到李洱家,门开了,小小向着李洱大声读出书皮的一行小字:“虚几应物,恕而后行——李老师,您的书我买了,我翻了翻,有些看不懂,你看我们是否……”
“你连我书里写的内容都不能理解,你怎么采访我啊?你还是先把书看完看透再来采访吧。”
“不是,李老师,采访任务紧迫……”小小再次吃了闭门羹。
回到报社,小小向前辈诉苦。前辈说:“李洱是《莽原》杂志副主编,我一个朋友在那儿工作,我帮你打听一下。”
朋友办事果然高效,回微信说:“李主编不是不接受采访,只是希望你先把书看完。”
小小忍不住回复:“这明显是炒作!”
朋友立刻发来一个不愉快的表情包,说:“李主编只是希望有个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采访,你也希望采访效果最佳吧?你不读完他的书,你都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斷章取义,又有什么意义?”
无奈,小小苦熬仨通宵,带着硕大的黑眼圈再次求见李洱。当采访接近尾声时,小小说:“李老师,先前是我错了!您用整整13年写就一部《应物兄》,如果我们都不愿意拿出一点时间把它读完,那是对您工作的极大不尊重,而且也没有办法进行深入透彻的采访。现在,我对您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由衷敬佩,工作就是得严格要求,来不得丝毫含糊。”
(编辑/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