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嘉莉妹妹的人性蜕变过程及其成因

2020-04-19张娜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德莱塞嘉莉妹妹西奥多

内容摘要:美国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展现了女主角嘉莉妹妹人性的蜕变过程。关于嘉莉妹妹人性的蜕变,人们从道德的角度给出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拟从物竞天择、消费观念、欲望动力、美国梦等角度分析嘉莉妹妹复杂的人性蜕变过程及其成因,力图证明嘉莉妹妹是一位徘徊在道德的十字路口的形象,这也就难免招致人们的众说纷纭。

关键词:《嘉莉妹妹》 西奥多·德莱塞 嘉莉 人性蜕变 道德

一.引言

鲁迅先生曾言,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路。世界本所谓“有”,也本所谓“无”。真亦假,假亦真。熟是,熟非?熟善,熟恶?何谓道,何谓不道?当人们深思究其源时,也许会举棋不定、不知所措。据说,武则天女皇临终时曾留下遗嘱:碑上不要有任何记载,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论。就像这位颇有争议的女皇一样,美国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自从问世以来,嘉莉便在道德的天秤上忽高忽低:一时被唾弃为不知羞耻、伤风败俗、大逆不道;一时又被称颂为敢于尝试生活、性格坚强、追求个性解放。本文从物竞天择、消费意识、欲望动力论、美国梦等角度分析了嘉莉妹妹复杂的人性蜕变过程及其成因,力图证明嘉莉妹妹是一位徘徊在道德的十字路口的形象,这也就难免招致人们的众说纷纭。

二.嘉莉妹妹的人性蜕变过程及其复杂原因

嘉莉是美国中西部哥伦比亚州一个磨坊工人的女儿,代表着当时在美国农村想要削尖头进入美国上层社会的下层群体。[1]116由于不堪在家里过贫困潦倒的生活,她心怀青春的幻想,渴望品尝人生乐趣和物质享受,只身来到芝加哥,但等待她的却是失业、贫困和疾病。在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先后沦为富有的推销员德鲁埃、大酒店经理赫斯特渥德的情妇,但却得不到正式婚姻。后来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登上了纽约舞台的明星宝座,红极一时,过上了名副其实的上流社会生活,昔日梦寐以求的愿望都一一得到实现。

《嘉莉妹妹》中,德莱塞开门见山点出了小说的道德取向:要么有好人相助而好了起来;要么很快染上大都市的恶习而堕落下去。[2]1嘉莉所要面临的将会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呢?当时,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理论盛行,尤其是以追求物质为目的消费意识形态正在削弱乃至摧毁了勤俭节约等传统道德标准。在新型标准下,物质已经成为地位和尊严的代名词。有钱,建豪宅,开豪华车,举办奢靡聚会,占有最美的女人是最理想、最有脸面的。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人欲横流、充满诱惑、“人吃人”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嘉莉期望得到贵人好人相助的愿望好比是海市蜃楼,遥不可及,注定成为“一个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受害者和失败者”。[3]141汉森夫妇可谓好人,勤劳朴实、安守本分,从不愿在享乐或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物上花钱。他们一点一点地攒钱,只是为了实现购买财产的长远计划。看到落难的嘉莉,他们虽心有余,然无奈囊中羞涩。对嘉莉而言,他们虽然不坏,但对自己欲望的满足却是一无用处。

既然不能通过好人相助过上好日子,嘉莉只能选择后一种生活:不得不去染上大都市的恶习。芝加哥华灯闪烁,人们的衣着争奇斗艳。对一个涉世未深、从未见过大世面而又对生活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女孩而言,大城市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独特。一切的享乐近在咫尺,却又因贫困而遥不可及,就连游玩那些儿时的童话世界、听听歌剧的愿望也被她的姐姐扼杀了,即便嘉莉自己付钱。然而童话毕竟是童话,生活的残酷粉碎了无数少女的梦:沉重的工作负荷,肮脏的工作环境,粗俗猥亵的工作伙伴,一切的一切都使她感到厌倦得透不过气来,最终产生逃跑的念头。然而祸不单行,期间,她病倒失去工作,这无疑于雪上加霜。姐姐家不再是她的容身之地。若再无贵人出现,她只有从何来到何去。回到家乡又会怎样?不仅生活依旧贫困潦倒,还会遭到世人的白眼与嘲讽。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知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是喜欢捉弄人?在嘉莉身陷困境之时,“温文尔雅”的德鲁埃向其伸出援救之手。他像伊甸园里的蛇一样引诱嘉莉,他的绵绵絮语让她对物质萌生了向往和占有的念头。德鲁埃把芝加哥描绘成一个金碧辉煌、琳琅满目的大商场。他自身的着装和举手投足时的那副派头就是一个宣传城市浮华生活的活生生的广告。所有这一切在嘉莉眼里朦胧般地构筑起一个富有而“美好”的世界。他恰似物质欲望的特使,来诱惑嘉莉入伍。是否接受他的恩惠?嘉莉内心在进行激烈地斗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拿他的钱是不应该的,可是不拿,自己又会沦为一片随风漂流、无人关注的落叶。在道德的十字街头,嘉莉徘徊不定。此时本能和理性,欲望和觉悟,在争夺主宰权,最终欲望占据上风。她遵循欲望指引的道路——接受德鲁埃的钱,但因此付出了代价——沦为其情妇。嘉莉天真地认为这位“好人”完美无缺,但星转斗移,后来发现他并非如她想像的那般理想。在他心中,她只不过是个玩偶,结婚也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就在此時,赫斯特渥德闯入她的世界,他身上表现出的成熟魅力和优雅风度是年轻的德鲁埃无法相比的,他不仅能取悦为他工作的男人,更有办法让年轻的女人为其倾倒。在嘉莉面前,他态度恭敬热情,眼中总是流露出和蔼善良、天真无邪的神色。因此,嘉莉很快就被他吸引而不能自拔,进而频频幽会。不久,赫斯特渥德便向嘉莉表示爱情,她欣然接受,因为她自以为找到了真爱。当发现赫斯特渥德是有妻室之人,嘉莉痛苦不堪,心中点燃的希望又再次破灭。到达纽约后,赫斯特渥德因找不着工作而一蹶不振,最后一贫如洗,自杀而终。而嘉莉则毅然去找工作,没有再投入他人之怀,因为她明白男人总是会变化的,会失败的!

德莱赛把人比喻为风中的一束草。人像是风中的一棵稻草,被激情的风吹动着,一会儿按意志行事,一会儿依本能行事,因为依意志行事而犯错,靠本能来纠正,或因本能而犯错,再靠意志来纠正,人就是这样一种不断变化的生物。“欲望”是嘉莉性格形成和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但是,这个字眼的意思在影片中具有一种不确定性。“欲望”之于嘉莉先是指世俗的虚荣心驱动下对物质的向往,而后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又变成了对美的追求,这种追求具有社会学层面上的意义。而“欲望”之于赫斯特渥德、德鲁埃则意味着“本能”,体现的是生物学上的意义。可以看出,两者意义有很大不同。后者是自然主义的标签,自然主义作品反映的正是肉欲、恐惧等动物性的人类本能对人自身的毁灭,赫斯特渥德的堕落正是不可遏止的本能造就的结果。而嘉莉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我能力的彰显,体现了美国梦的精髓。在美国梦的熏陶诱惑下,多少人为摆脱贫困不惜诉诸一切手段,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像嘉莉这样的单身、单纯、单薄的女子,为了达到目的,也就只能用贞操去换取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也许嘉莉的选择,除了求生本能之外,更主要是被当时残酷的社会生活现实所迫,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灯红酒绿的糜烂生活,拜金主义的风气才是逼良为娼的元凶。

有人认为嘉莉是不道之人,踩着两个情人的肩膀拼命往上爬,从社会的底层爬到上层,她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半点忏悔之意。若德鲁埃与赫斯特渥德是君子,嘉莉也许会成为贤妻良母,从一而终。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者均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是玩弄妇女情感的流氓。即使嘉莉想坚守对爱情的忠贞,可结果又会如何?坚守德鲁埃,嘉莉始终逃脱不了被抛弃的厄运。在占有嘉莉的同时,德鲁埃已在外面与其她女人耳鬓丝磨,更何况等他玩腻嘉莉之时呢?守护赫斯特渥德,是与其一起凄惨死去,还是等其东山再起之时,重被抛弃?当初,赫斯特渥德选择与嘉莉在一起,是因为他觉得可以过一种既可以包养情妇又不会影响其社会地位与家庭的生活。女人为爱情而殉情,美其名曰“贞烈女子”;男人为爱情而殉情,则被斥为“儿女情长,胸无大志!”嘉莉与这两位男人之间并无真爱可言,更何来坚守殉情之说?

三.结语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纵然是环境所迫,欲望所驱,纵然不甘堕落,但在世人的眼中,嘉莉仍是不道德的,因为她未婚就与别人同居,就此一点,无论用何理由为其开脱都是徒劳的。道德的天秤并非总是公允,有时会出现偏差。虽然人们会对嘉莉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在骨子里却又违背初衷,谴责她。武则天女皇曾感慨道:历史上只有一位女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与此相似,文学史上也只有一位嘉莉妹妹,并且她是出自一位男性作家之笔。在影片结尾,嘉莉坐在摇椅上,再度陷入迷茫。人到底何时受本能所控做出不道之事,何时受意志所控做出有道之事,这是很难决定的,而这就是生活之迷,无怪乎“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发出“难得糊涂”之感慨。用道德标准来审视嘉莉妹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难以定论,唯有用一句话来结束,“无可奈何花落去,残香依旧在人间!”

参考文献

[1]陈静学.解读《嘉莉妹妹》女主人公的命运成因[J].电影文学,2014(16):116-117.

[2]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M].潘庆舲,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柳杨.从电影《嘉莉妹妹》探析女主人公的失败[J].电影文学,2014(19):140-141.

(作者介绍:张娜,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文学)

猜你喜欢

德莱塞嘉莉妹妹西奥多
省时间的办法
省时间的办法
省时间的办法
抵达终点前, 谁都可以争冠军
A Naturalistic Reading of Sister Carrie
以《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为例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