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书价
2020-04-19李开周
李开周
公元1183年,浙江象山县学,当时象山县唯一的官办学校,在朝廷准许之下,批量印刷一部《汉隽》,向社会公开发售。
《汉隽》是什么书呢?其实就是对《汉书》的摘要和注解,相当于宋朝学生的教辅。象山县学印《汉隽》,两本一套,售价是600文。
对于600文这个数字,现代读者概念模糊,不知道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有人在网上信口开河,说古代1两银子等于多少多少钱,1文铜钱又等于多少多少钱,其实都是胡扯。因为古代很长,变数很大,物价在不断变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造币质量、不同的换算标准,得出来的结论都不一样,上下差出几十倍都不稀罕。
1183年,那是南宋前期,宋金和议已经达成,江南战火已经平息,正常年月的物价是这样的:鸭蛋每个10文左右,猪肉每斤30文左右,活猪每只2700文左右,耕牛每頭2万文左右,战马每匹3万文到50万文之间,大米每石1400文上下。
“石”既是重量单位,又是容量单位。秦汉以前,石是重量,读sh!,指120斤;秦汉以后,石是容量,读d3n,宋朝一石的标准容量是60公升多一点,装满大米,大约重50公斤(注意,不是120斤,大家千万不要看见1石就以为是120斤)。
综合购买力折算,1183年1文相当于现在人民币3毛,600文也就是180元。
一套教辅卖180元,那在宋朝算不算贵呢?咱们慢慢分析。
南宋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短篇小说集,叫作《夷坚志》,作者是洪迈,一个著名的诗人、学者、官员、小说家,交游广泛,跟陆游、朱熹、辛弃疾和杨万里都是好朋友。
洪迈在《夷坚志》里多次写到南宋平民的收入:卖鸡的小贩、开饭馆的店主、织布厂的女工、给人抄写家谱的底层书生,这些人每月收入通常在3000文到5000文之间,勉强糊口而已。
咱们前面说到,1183年浙江象山县学出售两本一套的《汉隽》,售价高达600文。而当时工薪阶层月薪才几千文,不吃不喝攒一个月工资,买几本书就花完了。
公元1176年,舒州(今安徽潜山)官员曾穜印卖学术书籍《大易稡言》,二十本一套,卖得更贵,每套8000文。假如让工薪阶层去买,要花掉他们一两个月的收入。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雕版印刷空前成熟,文化教育空前发达,堪称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但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朝代,很多老百姓还是买不起书,更没有能力让孩子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一些志向远大的平民子弟为了改换门庭,只能在别人资助下完成学业,或者去有钱且有文化的地方士绅家里借书和抄书。
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不就是这样吗?他本来是官二代,可惜幼年丧父,失去经济来源,买不起笔,也买不起书,只能借书抄诵,用芦苇秆当笔,在母亲教导下完成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