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公募清盘隐患浮现 存量迷你产品渐成基金公司“鸡肋”
2020-04-19张桔
张桔
4月9日,华宝基金连发两则有关公司产品有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其中一则是有关权益类产品华宝消费升级的。公告显示,截至到4月3日,华宝消费升级基金已经连续55个工作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有可能触发清盘条款而自动清盘。《红周刊》记者查询到,这只基金发行成立于2019年的5月,按照通常三个月封闭打开估算,打开封闭后实际正式运作尚不到一年时间。虽然从迄今产品没有发布正式清盘公告来推断,华宝消费升级有可能暂时躲过一劫,但如果业绩仍没有实质性的飞跃,大概率仍将在清盘的边缘游走。
《红周刊》记者结合Wind的统计,发现今年迄今大约有20只基金清盘,其中约三分之一为权益类产品,再结合2019年的整体清盘数量来看,实则也给痴迷新品角逐的公募敲响了警钟。在互相竞赛比发新品的同时,公募行业不能走向一个“管生不管养”的误区之中。
华宝基金产品清盘警报拉响
来自华宝基金网站的消息显示,4月17日开始,公司旗下的又一只权益类新品华宝成长策略混合开始发售,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为光磊和汤慧。需要注意的是,同样由他们两人搭档执掌的华宝消费升级基金却一度行走在清盘的边缘。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成立于2019年6月19日的华宝消费升级基金,募集成立时的份额约为2.34亿。在去年三季报披露时,尽管当期约实现利润1194.5万元,可基金份额却出现大幅缩水至9326万元;四季度末,基金净值增长率突破了10%,但基金规模又进一步缩水,仅大约有5900万元。
从该基金重仓股配置看,基金经理还基本恪守在能力圈范围内选股,在下半年大盘上涨2.4%、白酒板块整体上涨15%的情况下,所配置的白酒股地位得到了强化和突显。以其四季度重仓股来看,白酒股由此前一季度的三只增至四只,其中在四季度涨幅达18%的古井贡酒更是首次进入到产品的十大重仓序列,仅这一只个股对基金组合的净值贡献就达4%左右。显然,从基金重仓股配置看,并未踏空。那么,真正导致基金规模一降再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该基金的“双经理”搭配安排的不合理。来自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显示,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之一光磊的累计任职年限已经达到了5年,目前还担任公司的国内投资部副总经理,属于华宝力捧的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产品数量达到了7只;汤慧累计任职时间尚不到1年,甚至网站照片一栏都显示为空缺。从两人资历来看,应属于典型的“明星+素人”的搭配模式。
从基金经理往年业绩表现看,光磊的强项是在医药生物类方面,然而从其现在管理的七只产品类型看,却包括了偏科技主题类和大消费主题类产品。对于这种产品配置,长量基金分析师王骅指出,光磊管理诸多产品的配置品种似乎更多地着力于蹭当前热点,原本个人鲜明持仓特点也似乎从主攻医药向全市场转变,这种转变让基民对其掌管产品的辨识度明显下降,长期跟踪的意愿弱化。
相比暂时躲过一劫的华宝消费升级,中银消费活力基金却在2月25日宣告正式清盘。中银消费活力是成立于2019年6月14日的一只次新基金产品。从该基金成立以来发布的两份季报来看,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在重仓股的选择上是存在着一定失误的,其曾公开表示,将甄选低估值高盈利能力的价值蓝筹股作为基础配置资产,同时精选消费板块中的成长个股,力争获取超额收益。但事实上,该基金季报展示,该基金经理进行重仓股配置时,并没有将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等消费龙头配置其中,与自己曾经的表述观点背离,或正是这个背离,也使得该基金遭到了很多投资者的用脚投票,最终导致清盘。
对于中银消费活力基金的清盘,王骅分析称:“一方面存量消费主题基金太多,包括带有消费字眼的主动和跟踪中证白酒指数、中证食品饮料指数、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的基金数量接近100只,它们大都投向白酒、家電等传统消费板块,缺乏特色也导致投资者较难挑选;另一方面2016年以来开启了一波价值股行情,其中易方达中小盘、易方达消费行业、汇添富消费行业等基金不管是绝对还是相对收益都较有优势,赚钱效应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这使得后来成立的新基金产品很难会分到一杯羹。”
“我们推测该基金清盘是因为基金经理已经管理了中银消费主题基金,该基金在投资者方向上和消费活力基金多有重复,为了降低基金经理的管理难度,也为了增加投资者对消费主题基金的辨识度,选择清盘基金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的消费活力基金。”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对该基金的清盘分析与王骅不谋而合。
国投瑞银旗下产品清盘脚步持续
国投瑞银是前两年基金清盘的大户。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旗下产品基金全年清盘的数量达到了10只;2019年,进行清盘的基金数量同样达到了10只。在公募今年迄今清盘的约20只基金产品中,国投瑞银旗下的国投瑞银岁增利和国投瑞银行业先锋就已经上榜在列。若考虑到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不排除其旗下产品清盘的数量还会有所增长。
以国投瑞银行业先锋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6月20日,从成立到消亡,产品存续不到两年的时间。究其原因,规模的因素是其中最为显而易见的一点。从基金的历史季报来看,仅在成立后的首个季度,基金的规模就从最初的2.78亿降至1.52亿,缩水幅度将近45%。此后,该基金的规模基本延续了一路下行的走势。规模的第二次骤降大约是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产品从大约1.41亿骤降至4104万。去年四季度末,产品最后一次披露的规模定格在2015万份。
规模为何日益缩减?而这或与其配置错位业绩表现不佳有关,从而也引发了基民抛弃。《红周刊》记者注意到,该产品的股票仓位在去年前三个季度时,仓位还维持在65%一线,但到了第四季度,其仓位骤降至39.13%。时任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表示:“本基金在四季度兑现了盈利,因此仓位有所降低,并且我们做了比较大的结构性调整。”同时基金经理还指出,对过去两年大幅表现的核心资产持中性态度,科技会出现分化,更加关注低估蓝筹和中游制造业中的低估行业龙头。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该基金所选择持有的重仓股并未达到提升基金净值效果。《红周刊》记者注意到,中国神华一直位列在其十大重仓股之列,并且中国神华在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还排在了十大重仓的首位,但该股2019年全年的涨幅仅为1.61%,若按照四季报时基金持有中国神华5.21%的比例、基金股票仓位39.13%来测算,中国神华对基金净值组合的贡献度仅约为2.04%。与此同时,四季报重仓股中的亚世光电、永辉超市等若从2019年四季度或全年的市场的表现看,它们对基金全年净值贡献也乏善可陈的。
既然有很多产品出现清盘,那为何不尝试找些帮忙资金来挽救这些产品呢?在接受《红周刊》记者书面采访时,上海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指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清盘可能是比拯救成本更低的选择。从经济账算,清盘的直接成本其实很少,主要是召开持有人大会和与监管部门沟通的一些人员成本;其他清盘费用基本都可以从基金资产里出。虽然目前也有垫资或者主动承担的例子,但这个一般不会很多,通常几十万而已。”
“相反,如果找帮忙资金去拯救一只产品是没有底的,难以估算需要多少资金。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清盘的主要负面影响其实就是品牌和声誉上的,清掉已经不可能规模回升的产品相当于及时止损。”他进一步向记者强调。
ETF走俏,清盘随之而来“合并”项或成迷你基金第三条路
除去主动权益类产品清盘外,即便是近两年大热的被动型ETF产品也并不“保险”。《红周刊》记者结合Wind的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经有两只ETF产品正式谢幕,它们分别是1月中旬清盘的诺安新兴ETF和4月初清盘的银华上证等权重50ETF。
进一步从新发产品来看,以目前市场上用中证新能源车指数为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来说,两家头部公募分别在2月和4月募集了两只ETF,规模达107亿和24亿元。然而庄正却指出,这两只同质化产品若想成功,其实还很难。
首先从跟踪指数来说,中证新能源车指数基金历史上的表现很差。该指数基金的基准日是2011年12月31日,但自基准日以来该指数基金的涨幅是106.98%,而同期沪深300却上涨了278.73%,该指数基金大幅落后于沪深300指数。
其次从发行时机来看,该指数基金当前估值是65倍,但2015年1月1日以来的平均市盈率是41.88倍,目前市盈率倍数长期平均市盈率在一个标准差(56.8倍)以上。市净率来看,该指数基金当前值是4.56倍,自2015年以来的平均值是3.83倍,向上一个标准差以上是4.7倍,当前也处于历史高位。在前期市场比较火热的时候发行跟踪该指数的ETF,风险很大。再次从成分股来看,该指数基金目前第一大权重行业是稀有金属,第一大重仓是天齐锂业,属于传统上业绩波动巨大的行业和企业。
其实对于濒临清盘的迷你基金来说,基金公司的选择无非是救与不救两种。但是,近期或许有第三条路可以实施——基金合并。
4月8日,中信建投基金公告称中信建投货币已经触發了基金合并情形,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将推进该基金与旗下管理的其他同类别基金的合并事宜,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根据上述公告显示,相关合并方案仍待监管审批。由此,公募基金业内也在讨论是否此举能在权益类产品内部推广,毕竟某些公司批量清盘产品所带来的口碑和市场反馈都不好。
对此,王骅向《红周刊》记者直言:“我觉得策略不同、基金经理不同都可以在基金公司内部解决,合并影响最大的还是托管层面;如果是不同银行托管的产品,则相关的费用如何处理就需要基金公司去跟渠道具体沟通了。”
济安金信基金经理程颖补充说:“中信建投在2014年7月发布的该基金合同中,已经针对该基金可能出现迷你基金时做出基金合并的规定。如果其他基金没有做出相关规定的话,同转型一样,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等。”
短期希望濒死权益产品都能合并重生不太现实。基金投资中风险切实存在,对于从去年延续至今的权益基金发行热潮中,普通投资者需要对投资行为保持一份谨慎;因为如果一旦买到后来清盘产品的话,从时间的维度和经济的角度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对此,前述上海基金业内人士解释,清盘一方面是净值方面的损失。通常基金清盘会产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会从基金资产里扣除,基民会遭受相应损失。另一方面是时间和流动性方面的损失。清盘通常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基民无法赎回基金。第三是会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基金开始清盘后,抛售资产需要一定时间,这段时间内市场涨跌不确定。
“对于投资者而言,挑选成立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基金比较合适。此外,也要避免投资机构持有人占比过大的基金,一旦机构持有人大额赎回,基金规模有可能大幅减少,触发清盘线。”程颖补充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