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之后的心理伤痛何时愈合

2020-04-19唐利荣陈昊旻

心理与健康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议您医务人员情绪

唐利荣 陈昊旻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或受到死亡威胁,或严重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持续存在或延迟出现的精神障碍。

PTSD主要表现为三类症状

重新体验:表现为头脑里不自主地闪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回避和麻木:主要表现为长期回避与创伤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回避创伤的地点或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警觉性增高: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容易被惊吓,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PTSD一般在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天至6个月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个别甚至达数十年之久。若在创伤事件发生后能通过一些心理评定工具来初步评定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助于筛选出PTSD高危人群,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

患者与家属如何应对创伤应激

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性绝不仅局限于身体上,在身体的疾病治愈后,心理上的创伤往往能遗留更长时间。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家属,他们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可能会有抑郁情绪、耻辱感、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因此,在积极治疗感染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状态同样需要关注。在急诊、重症医学等专家医疗队到位后,国家同样派出了心理救援人员,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

作为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者家属,您可以评估自己是否出现了以下情况来判断自身状态,比如:一段时间内常出现无法控制的想起治疗和照顾病人的压抑回忆,与冠状病毒经历有关的噩梦,大的情绪变化或无故的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包括易怒、易冲动、有攻击性、敏感、难以集中精力、睡眠质量下降等),这些都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症状。更具体一些的表现可能有对于“口罩”一词极为敏感焦虑,听到他人咳嗽感到过度惊吓心慌,对于没购买到市面声称有效的防御药品感到愤怒等。

在症状没有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之前,提前的防御疏导能帮助我们有效避免患上PTSD。如下建议供您参考。

1科学认识创伤及其影响

了解创伤的影响和人自身的防御机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接纳创伤带来的影响。面对创伤,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反应是错误的。也许有的人对亲近之人感染表现出过度的紧张焦虑,也有的人出现异于寻常的冷漠、反应迟钝。这都是面对强烈的应激事件后可能出现的一种正常反应。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心理防御功能,当亲近之人出现生命威胁的时候,人的潜意识里会想要阻隔可能的失去带来的痛苦,因此他们会本能地拒绝接受家人生病的现实。这个时候万不可对于这种表面的“冷漠”或“心不在焉”批评指责,因为他们有可能是出现了一定的应激反应,单纯批评不利于问题解决。通常经过一些沟通和一点时间后大部分人可以正常面对疫情的影响,部分人则需要更多的心理干预。

2增加与人沟通,获取可及资源

当您面临自己或者家人感染的巨大压力时,开诚布公地和亲近之人聊聊你内心正在经历的焦虑痛苦是很好的缓解方法。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浅显的方法根本不能解决本质问题,然而,研究发现仅仅是把压抑的心情说出来对平复情绪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有人可以一起面对,往往会使我们对病毒的恐惧、自责悲伤的情绪得到缓解,您会发现原来您不是孤单的,有人能够理解您,有人能够帮助您,您可以适时获得他人的建议和帮助。即使不必面谈,电话或视频同样可以架起沟通的桥梁。

若是身边这样的资源有限,如正在医院隔离接受治疗的患者,我们也可以用日记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并列出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负面的笔记建议您撕掉,而积极正面的想法和心情建议您保留下来可以回头翻翻看看。

3调整认知,改善情绪

人的情绪与认知方式有关,一个看似简单却也有效的方法是将自己从一个新型冠状病毒受害者的角度转化为幸存者。“幸存者”表达的是我们主动积极、坚强地面对疫情的一面。“受害者”这个词往往会令人从埋怨惧怕病毒发展到怨恨其他病人。在疫情面前,努力调整为积极的认知角度十分有利于心理状态的平衡,也是一种心理保护。

4升华精神,积极应对

如果我们把处理危机当成一次磨砺意志和增加体验的经历,而不是单纯看作自己倒霉,那么您不仅会有超常的水平发挥,还会获得在舒适生活中无法获得的人生洗礼和感悟。如此,必定能够帮助您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念,远离流言蜚语。

5规律作息,均衡饮食

保持充足睡眠,适度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压力。

如果您在尝试了一系列自我疏导后还是不能解决心理上的症状,建议您及时就医。精神科和心理科的醫生会有更系统的治疗方案帮助您缓解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新型冠状病毒在不远的未来必定会被我们战胜,对我们的影响只会是暂时的。及时调节情绪,通过科学方法面对自己的情绪问题,十分有助于您减缓创伤带来的压力,抚平疫情带来的心理伤痛。

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调适

一线医务人员临危受命,在高负荷的工作强度之外,同样需要面对各种心理压力,比如自身面对病毒的恐惧紧张、患者的情绪反应、经验不足不被理解的压力,经历着与亲人分离和担忧亲人等痛苦。因此,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着更高的风险面临情绪方面的困扰和心理方面的危机。身在第一线,见惯生死的他们或许具有更加坚强的内心,但每天在高压力高负荷的情况下,面对感染者的离去,他们同样需要警惕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更好地帮助他人和应对疫情的前提,一个心理恐慌崩溃的医务人员很难有效率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帮助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积极进行心理自助和疏导非常重要和必要,这是打赢这场战争的重要保证。感谢您的无畏逆行,但也请做好自己的心理保健,争取早日凯旋。建议您可采用以下应对措施积极调试心态避免陷入创伤后应激障碍。

◎ 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感恩自己

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食用健康食品、多吃水果蔬菜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感恩自己的付出,每天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给自己的心理电池充好电。

◎ 接納自身的不良情绪

了解人在极度的焦虑恐慌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情绪反应甚至过激行为,没有人是天生坚强无畏的,医务人员应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苛责自己,允许自己出现心理状态的波澜。

◎ 及时调试自身心态

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过度苛责自己因没有经验及非故意所致的不完美,及时休息放松,多与同事交流,对复杂医疗及可能的不安全因素应准备应对预案。

◎ 加强职业自信

作为专业人员,应随时更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医疗知识及诊疗现状,加强自身对疾病知识的更新,与同事沟通成功的治疗经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能力有利于提升职业自信。

◎ 接纳患者不良情绪

医务人员需做好心理准备接纳患者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现出理解和包容。研究表明医务人员自身的稳定性能够促进患者情绪的稳定。如实告知患者已知治疗进展,并给予正面支持和积极安慰,建立其对治疗的信心和减少过度恐慌有利于获得患者对治疗的配合而减小治疗中的压力。

◎ 科学应对患者情绪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于带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患者耐心倾听和安抚,以取得其对治疗的配合,尽可能不被对方的不理智行为影响而失去医务人员的立场,避免发生争执或过度卷入。当患者情绪明显超出可沟通范围时,可及时获得上级部门和团队支持,寻求精神科专科医师会诊,给予药物和心理治疗建议,积极解决问题。

◎ 参加专业心理疏导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已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一线医务人员可参加相应团队心理疏导,拨打心理危机热线电话,必要时接受一对一的心理危机干预指导,预防PTSD的发生。

猜你喜欢

建议您医务人员情绪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不同年龄,癌症筛查不一样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怎样预防小儿便秘?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