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猫头鹰的叫声”写作指导及习作展示

2020-04-19王金娣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题旨斑鸠猫头鹰

王金娣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上述文字引發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深思熟虑

1.分析这则材料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寓意是什么。

2.从材料中可以悟出什么道理?试着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甚至可以从反面立意。

3.将自己归纳的主题与同学分享交流,取长补短。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作时要认真分析材料背后隐藏的深意,从中找到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抓住关键词语。上述材料虽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但抓住材料中“讨厌”“改变”两词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否定“逃避”“固执”“拒绝成长”的做法,而赞同“勇于改变自我”“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面对自己的缺点或身处困境,一味地逃避,不做出任何改变,就会像猫头鹰一样,即使到了东方也会惹人讨厌;如果能够如斑鸠所言“改变自己的叫声”,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能够改变窘境。

二、把握材料寓意。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审题时首先要捕捉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上述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要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寓言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意,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

接着对材料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为同学们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广空间。寓言故事的主旨体现在最后斑鸠的话中:“你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根据这个关键句,可以从中提取出“逃避无济于事”“努力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唯有改变才能拥有美好未来”等写作话题。

三、巧妙引用材料。作文时,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离材料,可以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一下材料。

四、开阔写作思路。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是建立在精巧的构思之上,否则就会落入俗套,缺乏感染读者的力量,这就要求作者的思路要开阔。很多人在构思时往往会局限于写自己,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出的话题,可以有多个突破口:一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感受,这样的选材有利于写出真情实感;二是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就拓宽了选材的范围;三是将人之外的事物作为写作对象,比如动物、植物、物品等。如此一来,思路便开阔多了。

猜你喜欢

题旨斑鸠猫头鹰
一对斑鸠飞过来
猫头鹰
猫头鹰
想落天外,情深于衷——浅谈罗周剧作的题旨与实现
戏曲创作:题旨的确立与实现
猫头鹰
斑鸠
斑鸠飞落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