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实践
2020-04-18彭芝兰
彭芝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其中较为常见,也是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即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构建出相应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以加强对知识的了解。同时,运用该方法后,还能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促进学生参与进来,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帮助。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时,教师应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58
一、融入当地地理资源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大部分知识点都是抽象的。教师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直接讲解时,不仅会增加學生的理解难度,即便学生通过学习后掌握了这一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遗忘大部分知识点,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应用。所以,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时,应加强对这一情况的重视程度,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当地地理资源,构建出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该情境对学生加以引导,以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确保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完成实践活动。
二、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对学生学习来说,它与很多因素有关,兴趣是其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其才会主动参与进来,并通过相应的学习手段更好地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必须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确保学生对该教学活动产生兴趣。想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并将其有效地融入教学活动,通过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城市,通过对整个城市的观察,了解其所在城市的基本形态,掌握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如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以及这些土地所具备的功能等,确保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了解各类土地的应用,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赋予情境更强的探究性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按照其自身的理解,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课程较为枯燥,加之所传授的内容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学生掌握情况并不是很理想,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形成。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必须转变这种情况,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导者。
以“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应设置下述问题:“最近几年,我国交通运输布局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发展带来哪些影响?”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管理等能力,以4~6人为一组,划分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包括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由其作为组长,一名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为小组内的帮扶对象。之后,各小组以上述问题为主题,结合自身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开展讨论活动。学生讨论时,并不是说教师完全脱离学习活动,而是在旁边观察学生的讨论,若发现小组出现重大错误,应及时予以指正,以免影响学习的进度。最后,各小组得到结论后,由组长选择一名学生,将本小组得到的观点向全班学生展示。一方面,可以为其他小组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借鉴;另一方面,其他小组的学生还可以对其进行指正,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地理问题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四、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更新与换代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其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为各领域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其中也包含教育领域。大量实践研究表明,教育领域运用信息技术后,一方面可以扩充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易于学生理解。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地理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还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按照水循环的原理,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水循环的动态视频。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一边向学生播放视频,一边进行简单讲解,将以往抽象的理论概念直观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了解程度,知道地球各种水体类型及各种水体逐渐转化的规律,掌握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五、做好角色扮演
开展地理情境教学活动,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剧本,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而完成教学活动。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赋予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活动更多的趣味性,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确保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六、开展地理实验活动
在地理情境教学活动中,还可开展地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准确了解相关知识点。以“山岳的形成”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实验活动:选择两块海绵,将其平行地放置到一起,然后在海绵的左右两侧,轻轻对其进行挤压,发现在两边挤压的作用下,两块海绵相接触的区域开始逐渐向上凸起,且随着挤压的不断进行,凸起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最后,根据这一实验,师生得出以下结论:地块运行时,两个地块接触之后,形成相互的挤压,然后受到挤压力的影响,逐渐形成山岳。通过实验的方式阐述了山岳形成的原理,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当前效果较好的教学模式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逐渐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融入当地地理资源,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赋予情境更强的探究性,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合理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游戏并开展地理实验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娟.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乡土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8(14):24.
[2]宋令勇,宋连环.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研究[J].地理教学,2018,14(10):96.
[3]唐文明.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J].学园,2017,10(29):30.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一中学4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