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电磁频谱战内涵变化及现状浅析
2020-04-18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杨尧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杨尧
一、引言
电磁频谱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其战略价值近年来愈发被世界各国所认知。美国战略司令部于2009 年首次提出在电子战(EW)基础上增加电磁频谱管理、电磁频谱控制、电磁战斗控制等任务内容,成为了“电磁频谱战”(EMSW)的早期概念雏形[1]。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装备技术研发和作战能力评估等,加快了电磁频谱域内的作战准备。近几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对于电磁频谱的广泛应用,已经充分体现出电磁频谱战的作战效能。因而,充分发挥电磁频谱的作用,率先夺取电磁频谱优势,对于掌握信息化战争主动权至关重要。
二、美军电磁频谱战概念的内涵变化
“电磁频谱战”概念正式提出后,美国国防部、战略司令部以及部分军种围绕电磁频谱领域开展理论研究、条令制定和装备技术研发等,推动电子战和电磁频谱作战能力的提升。从美军对电磁频谱战定义的内涵变化过程而言,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2009 年至2014 年:围绕“电磁频谱战”提出的多种新概念并行发展
美国国防部、参联会和战略司令部等,一方面以增强电子战作战能力为出发点,强调提升电磁频谱在作战进程中的支援保障作用,于2009年第43 届条令会议上提出“联合电磁频谱作战”概念,于2012 年发布《联合电磁频谱管理行动》条令等;另一方面,将电磁频谱作为全新作战领域开展独立研究,2010 年发布的《电磁频谱战结构视图》报告中将“电磁频谱”作为新的“作战域”,提出电磁频谱战是使用电磁辐射能控制电磁作战环境,以保护己方人员、设施、装备或攻击敌人在电磁频谱域有效完成任务的军事行动[2]。各军种结合自身任务出台电磁频谱相关作战概念,制定侧重于实战运用的法规条令,美陆军于2010年发布了《陆军电磁频谱作战》手册,2014 年发布了《网络电磁行动》对电磁频谱作战与网络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美海军于2012 年提出“电磁机动战”概念等。在此基础上,2014 年国防部发布《电磁频谱战略》,提出量化频谱需求、发展电磁环境所需装备和技术,增强实时频谱操作和电磁频谱系统实时识别、预测及干扰消除等能力。
这一时期,电磁频谱战基本界定为“电子战+电磁频谱管理”,其内涵仍突出提升电子战行动能力。
(二)2015 至2017 年:电磁频谱“作战域”地位得到确立,着力研究新型作战样式
美国防部在2015 年底提出电磁频谱将被视为继陆、海、空、天、网络空间之后的第六作战域。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连续发布多份报告涉及电磁频谱战概念及其新型作战形式和特点,并向美军提出发展建议。2015年《电波制胜:重拾美国在电磁频谱领域的主宰地位》,将电磁频谱战定义为电磁领域发生的军用通信、传感和电子战等军事行动,并提出了“低- 零功率”新型作战理念和作战系统特点[3]。2017 年《决胜灰色地带:运用电磁战重获局势掌控优势》,将电磁频谱战进一步简称为“电磁战”,由电磁频谱中的通信、感知、干扰、欺骗等军事行动构成,并提出了运用小型无人机“蜂群”等新概念和技术能力实施电子攻击和精确打击,对抗中俄“灰色地带”冲突和混合战争的策略[4]。同年,国防部发布首部《电子战战略》中正式确立电磁频谱成为独立作战域,并对如何实施作战进行了阐述。
这一时期,美军对电磁频谱作为“作战域”的认识逐渐清晰,将电磁频谱战的内涵锁定在电磁频谱利用、攻击、防护、管理的系统认知。
(三)2018 年至今:助力大国对抗成为美国未来电磁频谱作战发展的目标
2018 年美国发布新版《国防战略》和《2019国防授权法案》,明确将美军的战略重点从打击恐怖主义转移到针对中国和俄罗斯这样实力相当的战略对手身上。在此战略背景下,美国围绕电磁频谱领域开展的理论研究、装备技术研发和能力评估等一系列作战准备也更加具有针对性。2019 年11 月,CSBA 发布《决胜无形战争:在电磁频谱领域获得美国的持久优势》报告,尖锐地指出“国防部此前对电子战理论和能力提升的很多努力均没有重点,是在为错误的解决方案支付国防经费,而且很可能无法实现电磁频谱优势,因此需要一种更具有战略高度的方法来指导电子战和电磁频谱作战”[5]。2020 年5 月,国防部提出将电子战战略与电磁频谱战略融合为全新的“电磁频谱优势战略”,支持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为电磁频谱信息共享建立新的框架,并运用建模、仿真、实验等手段评估电磁作战能力。
这一时期,美军将电磁频谱战标定在与大国竞争的战略手段上,追求电子战战略与电磁频谱战略融合进而形成持久优势,反映美军未来电磁频谱领域的基本发展趋势。
当前,美军电磁频谱战或电磁频谱作战的概念和内涵仍在不断发展变化。综合国内外有关认识,可将电磁频谱战界定为:综合运用电子战、电磁频谱管控以及相关手段,统筹协调、整体联动,干扰、破坏敌方电子信息设备、系统、网络及电磁环境,保护己方电子信息设备、系统、网络和电磁环境,夺取电磁频谱优势的作战行动。
三、美军积极备战电磁频谱域的相关举措
从美军电磁频谱战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其核心目的就是获得持久的电磁频谱优势,为此积极开展的组织机构建设、装备技术研发等工作,十分重视依托政府跨领域多部门之间协调合作、依靠雄厚的科研实力发挥技术优势加速创新开发、瞄准竞争对手开展能力评估等。目前,支撑美军实施电磁频谱战的组织机构、指挥体系和装备技术已经从顶层设计逐步渗透到作战部队,建立了电磁频谱领域的领先优势。
(一)重视政府跨领域多部门协作
美国战略司令部在提出“联合电磁频谱作战”概念后,于2012 年建立了联合电磁频谱控制中心(JEMSCC),尝试促成电子战和电磁频谱管理的全面集成,各部队分别创建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和分队,国防部信息系统局下属的联合频谱中心负责提供应用系统和技术支持。美国国会在2019 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决定成立电磁频谱作战跨职能小组(CFT),主要是作为一个临时治理机构,有权对国防部电磁频谱作战原则、计划和项目提出变更建议。CFT 行动迅速,已于同年底协调中央、欧洲、非洲和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筹备组建联合电磁频谱作战分队(JEM-SOCs),主要任务是从事电磁频谱作战规划,帮助作战指挥官更好地领会其在电磁频谱作战中的地位[6]。
(二)发挥技术优势加速创新研发
美军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 发展具有网络化、灵活性、多功能、小型化和自适应等特征的应用系统和武器平台,对应战略、战役、战术级别均有相应部署,已经投入使用和仍处于研发阶段的项目数量仍在提升。其中,电磁频谱管理系统,如全球电磁频谱信息系统(GEMSIS)项目,目前处于研发进程第4 阶段,将于2020年实现共享频谱态势感知能力和一体化的自适应频谱管理;军种作战装备,如雷声公司为美陆军开发的电子战规划和管理工具(EWPMT),项目接近尾声,已实现与其他军事部门共享,在多域作战中执行网络行动,允许部队自由添加算法和新功能,最终实现对日益复杂的电磁频谱进行管理;支撑“低-零功率”作战的应用技术,如美海军集成火控防空系统(NIFC-CA),预期通过多舰组网实现对战场时空频多重覆盖, 雷达之间相互引导实现快速截获目标,大幅提升舰群远程交战与视距外拦截能力[7-9]。
(三)瞄准竞争对手开展能力评估
CSBA 在2019 年底发布《决胜无形战争》报告,使用由国家安全委员和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负责人Marshall 首创的净评估框架,重点通过对比理论学说、能力趋势和“非对称”三组特点,对美、中、俄三国电子战和电磁频谱作战能力进行了净评估,特别是详细分析了三国在十个方面存在的“非对称”,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建议。该评估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在一些方面存在优势,但美国仍可从中发现机会。例如,中俄军队基于“反干预”战略,在本土部署了大量远程传感器网络和武器网,其电子战和电磁频谱作战系统的数量和种类更多。但美军依靠技术优势,其作战系统往往具有多功能特性,能够独立应对更多威胁,其电子战和电磁频谱作战部队已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集成到机载电子战系统中,并将网络化电子战能力部署到舰载和陆基电子战和电磁频谱作战系统中。又如,中国鼓励作战部队与民用企业深度合作,民用领域的技术发展能为军事研发企业所用,也能得到军事研发企业的支持,但美国认为政府对私营企业研发活动的干预可能会扼杀民用领域的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5]。
四、启示
当前,美军将电磁频谱定义为新的作战域,并刻意渲染其在该领域某些方面已落后于中国、俄罗斯等国,正在积极寻求战略突破,谋求保持电磁频谱领域优势,确保电磁频谱主导地位。对此,应当提高警惕,持续关注,积极应对。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优化电磁频谱战略顶层设计
借鉴美军重视政府跨领域多部门协作做法,针对我军电磁频谱领域职能相对分散的实际,加强电磁频谱领域组织机构建设,优化电磁频谱作战能力体系建设与运用。应整合电子战和电磁频谱管控职能,进一步建立完善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专职机构,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的电磁频谱发展战略和作战原则,推进相关计划和项目,提升面向未来战争需求的电磁频谱战略的定制和实现能力;同时,为国内电子战、信息对抗、电磁频谱管理等领域方向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工作者提供意见交流整合的机制与平台。
(二)加强军地协同合作,推进电磁频谱领域应用技术研发
借鉴美军注重电磁频谱战技术创新做法,立足我国情军情,特别是主要方向作战需求,充分发挥我国军地协同合作相关政策的威力,大力推进电磁频谱领域应用技术研发。应继续推进相关武器装备平台建设部署和探测技术创新研发,发展培养电磁频谱领域军民两用技术和人才,提高科研攻关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备战电磁频谱域。王沙飞院士呼吁重视“认知电子战”,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始终贯穿电磁频谱战和电磁空间作战”[10]。与人工智能技术相似,5G、无人机、可穿戴终端等运用电磁频谱的新技术已在民用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未来也将在电磁频谱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注重精细化管理,强化电磁频谱域作战准备
借鉴美军开展电磁频谱战能力评估的做法,结合我军实际,遵循科学管理出效益规律,确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大力加强电磁频谱作战准备的精细化管理,夯实电磁频谱作战基础。应加快建立电磁频谱作战数据搜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分发的精细化管理机制,为电磁频谱作战与指挥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电子情报等数据资源;加快电磁态势感知、电磁攻击、电磁防御、电磁管理等多种行动融合运用方案计划研拟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方案计划库动态保鲜,可靠可用;加快电磁频谱作战力量训练的精细化管理,全面准确地掌握作战能力底数;加快和平时期电子战运用、电磁频谱管控等的精细化管理,锤炼和提升电磁频谱作战能力。
五、结束语
正如《决胜无形战争》报告中对“非对称”分析的结论所言,“某些‘非对称’可能起初是挑战,但可以转化为潜在的机会或优势”。我军应当客观认识电子战和电磁频谱作战能力水平,持续关注电磁频谱领域发展趋势,把握和拓展非对称优势,探索适合我国的电磁频谱战发展之路,积极争夺在电磁频谱域内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