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推进典型高校(医院)“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升级思路研究

2020-12-2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研处吴文烈

网信军民融合 2020年8期
关键词:党务工作典型党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研处 吴文烈

党中央明确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党内管理、发展党内民主、拓宽党群联系渠道,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医院)应坚持党的方针路线,加大党建工作力度,提高党建工作质量[1-4]。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为高校(医院)党建工作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党建工作由传统的“线下”党建模式发展为“线上”的党建工作信息化模式。

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多元化的党建体系,实现党务管理、党建宣传、党员教育与服务等“线上”功能,并加强“线上”功能与“线下”业务的深度融合,对于提高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形势下推进典型高校(医院)“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升级的必要性

中央办公厅指出推行网络服务,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加快全国党员信息库建设,充分运用共产党员网、党员干部手机信息系统等开展服务。目前,传统高校(医院)党建工作形式单一,党务工作主要以集中开会学习精神或文件,缺乏与实际工作的关联;党建内容不丰富、缺乏针对性,资料零散不集中;党员间缺乏沟通交流和学习分享。传统高校(医院)党建工作缺乏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即使有考评,也往往流于一般化、表面化,缺乏应有约束和管理方式。

二、新形势下推进典型高校(医院)“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升级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校(医院)自身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鼓励专家学者、基层党务工作者共同参与到党建工作创新升级研究中来,以增强研究针对性为前提,以实践运用为导向,扎实推进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高校治理效能,着力服务于“双一流”建设和“地高建”。

三、新形势下推进典型高校(医院)“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升级的主攻方向

未来应按照“规划化、层级化、痕迹化、动态化”的管理原则,围绕“基础信息管理、党务工作管理、工作目标管理、学习知识管理”四大模块建设,兼顾不同适用群体,逐步实现“线下”党建工作在“线上”的有效映射。

(一)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数据主要来源于党委工作部门,主要进行支部架构、支部基本情况、支部党员情况、组织发展等基础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和管理。

(二)党务工作管理模块

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级党组织,主要进行党组织会议、学习、各项活动、监管工作、信息报送、流程审批、调查投票等工作情况的记录、统计和管理,应具备一定分析功能。

(三)工作目标管理模块

数据主要来源于党委工作部门及年度计划下达部门,主要对党群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目标计划下达、任务分解、工作考评、成果报告等情况进行记录、跟踪和统计。

(四)学习知识管理模块

数据主要来源于党委工作部门,主要对党章文件、党建知识、制度文件、工具文件、互动文件等进行采集、发布和管理,同时可通过该模块在授权范围内连接互联网即时获取相关信息。

四、新形势下推进典型高校(医院)“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升级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的

典型高校(医院)在职党员规模庞大、数量众多,在加快推进“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升级过程中,应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多元化党建体系。本文通过对“智慧党建云平台”建设思路的研究,探寻符合高校(医院)特色的党建工作“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方式,以期有效提高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助力推动典型高校(医院)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

(二)研究视角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党建工作由传统的“线下”党建模式发展为“线上”的党建工作信息化模式。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多元化的党建体系,实现党务管理、党建宣传、党员教育与服务等“线上”功能,并加强“线上”功能与“线下”业务的深度融合,对于提高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理念

“智慧党建党务云平台”基于数据型组织核心理念,结合我校及附属医院自身业务特点,实现党建标准化和绩效管理有机融合,建立“三个一”党建管理标准:一个体系(党建管理体系)、 一个中心(大数据管理中心)、一个系统(智慧党建系统),做到“四个评价”:评价党员、评价干部、 评价人才、评价基层组织,为党建工作实现全面有效的精准管理提供可能。

图1 典型功能演示

(四)研究途径

从顶层设计和最基层现状入手,精准分析党建业务需求,立足于碎片时间用移动端随时随地查看与上传党建工作信息、PC 端快速批量处理的操作功能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多维统计与信息导入导出功能着力解决党务工作者的重复性与事务性的工作。通过先进管理方法与高效信息管理工具的结合使用,实现“互联网+党建”,真正做到了把党建工作“抓在了平时、抓到了实处、抓出了成效”。典型功能演示见图1。

(五)研究目标

明确一种符合典型高校(医院)特色,集“宣传展示、办公管理、学习教育、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互联互通式“智慧党建云平台”建设思路,填补目前没有集中、统一、规范的党建互联网平台空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典型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而实现“阳光党建、活力党建、高效党建、智慧党建”。

五、新形势下推进典型高校(医院)“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升级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聚焦当前高校(医院)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实践与探索等内容,实地走访校内相关院系所及典型附属医院,汇总梳理并明确来自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个层面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多元化党建体系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案例分析

强化问题导向,分析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例如传统“线下”党建工作形式单一,主要以集中开会学习精神或文件,缺乏与实际工作的关联;党建内容不丰富、资料零散不集中;党员间缺乏有效沟通交流和学习分享等。

(三)实践总结

以“规范化管理、层级化管理、痕迹化管理、动态化管理”为设计原则,以“阳光党建、活力党建、高效党建、智慧党建”为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基础信息管理、党务工作管理、工作目标管理、学习知识管理”四大模块。

(四)理论思考

作为落实党建工作创新升级思路的重要抓手,“智慧党建云平台”的打造及工作模式能有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能助力现有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校(医院)治理效能、达到“晒态势、促提升”效果。

六、新形势下推进典型高校(医院)“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升级的创新之处

(一)“智慧党建云平台”将突破以“线下”资讯为主导的传统模式

围绕“基础信息管理、党务工作管理、工作目标管理、学习知识管理”四大模块建设,实现组织管理、党员管理、党员发展、新闻管理、学习教育等功能的一体化、平台化,有力提升党建管理水平;随时可以通过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现党组织分布、党员分布、流动党员分布等,从而为党建管理和组织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来源依据,不断提升党建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二)“智慧党建云平台”将以实践运用为导向、着力聚焦实际问题

将有效解决党务工作主要以集中开会学习精神或文件,缺乏与实际工作的关联;党建内容不丰富、缺乏针对性,资料零散不集中;党员间缺乏沟通交流和学习分享。传统的党建工作缺乏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即使有考评,也往往流于一般化、表面化,缺乏应有约束和管理方式。

(三)“智慧党建云平台”将强化现有党组织的职能工作分工

有效支撑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按照组织职能分工维护所管辖的组织信息、组织生活、党员信息、党员发展、党费等。在固化党员组织关系内转、转出、转入流程基础上,有效实现从党员申请到正式党员的全生命周期式管理,既能通过图形报表、党员历史轨迹等形式实现对党员相关信息的“一目了然”,又能确保党员历史信息不遗漏,有力促进党建工作更加透明、党建党务更加集中。

(四)“智慧党建云平台”将强化现有党组织的职能工作分工

本文是对高校(医院)党建工作创新升级的有效尝试,对于推动国内典型高校(医院)的“互联网+党建”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国内兄弟院校党建信息化工作,特别是拆除高校与医院之间的“隐形墙”和“藩篱”、践行“党建工作一体化”、打破“信息孤岛”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该创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我国高校(医院)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对提高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党务工作典型党员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我是党员向我看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新环境下党务工作开展有关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做好党务工作的思考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工程管理类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