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在“摄影测量学”中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0-04-18陈时雨牛继强胡月
陈时雨 牛继强* 胡月
(信阳师范学院 a.地理科学学院,b.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200)
“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在摄影测量的教学中存在理论复杂、实验风险大、成本高以及实验展开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1)摄影测量学中的概念复杂。摄影测量中公式繁多,理论复杂,这些复杂的理论成为学生学习的“拦路虎”。(2)实验危险性高、成本高。使用传统的大飞机进行摄影时,需要申请空域,时间成本高。尽管无人机的应用使得航空摄影成本大幅降低,但是由于无人机自身的可靠性问题,导致坠机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危险性高。尽管可以通过增加师资和硬件的投入以增强教学效果[1-2],但对于一般地方高校这些投入代价过大。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感逼真地再现实验场景,从而降低摄影测量实验的危险性,减少实验室建设成本支出。
鉴于此,可以借助教育部推出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资助,建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通过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逼真再现实验场景,降低摄影测量实验室的建设成本,同时降低学生对复杂概念的理解难度。本文将重点介绍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方案,同时通过一次教学实践,评价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教学的效果。
1 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平台架构
虚拟仿真实验室(以下简称“虚拟实验室”)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一个虚拟实验场景(系统架构图见图1),以虚拟“航空影像数据采集实验”为基础,同时将“空间后方交会实验”“相对定向实验”等综合设计实验融入其中,还纳入了诸如“相机检校实验”和“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实验”等创新实践实验。另外,该实验平台中的“基本算法实验”还提供了一些可视化界面,用以展示基本概念,并能通过参数修改和交互操作控制实验场景。
1.1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基本架构
“虚拟实验室”采用的是B/S(Browser/Server)架构,因此具有跨平台特性,通过安装合适的插件后,可以在手机、平板和电脑上随时随地做实验(“虚拟实验室”的架构图如图1)。用于模拟生成摄影影像的数据来自于一副3km×3km的数字正射影像,以及与其对应的数字高程模型(采样间隔为0.1m);同时还有各种类型的相机参数数据,这些数据大于100G,存储于Oracal数据库中。3D渲染引擎采用Unity3D引擎,可直接由电脑端移植于手机端。同时,“虚拟实验室”还包含一些大规模数学运算,这些大规模运算以矩阵运算为主,因此采用“LAPACK”计算库作为运算工具,以提供高效可靠的运算结果。而对于航空影像的处理和显示,“虚拟实验室”采用OpenCV开源库提供的图像数据处理算法。
图1 “虚拟实验室”的架构图
1.2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函数库设计架构
考虑到“摄影测量学”中的大多数实验与程序设计有关,“虚拟实验室”提供了一种类似于“沙盒”(sandbox)[4]功能以实现程序的自我进化(架构图如图2),学生编写的程序在“沙盒”中运行。学生编写的程序一般为基本算法程序(函数名有EX_前缀),这些基本算法程序在“综合设计实验”“创新实践实验”以及“专业技能实验”中均有一个开放版本(函数名有OA_前缀)。一旦学生编写的程序在“沙盒”中运行通过,会提交到管理员处(管理员由教师和编程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管理员通过对代码的审阅与加工,吸收学生代码的长处,以用来更新开放访问函数库(图2中的OPEN Access Functions),从而达到进化“虚拟实验室”程序的目的。通过以上策略构建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部分功能已实现,可以通过链接地址http://mapping.xynu.edu.cn/登录后使用。
2 “虚拟实验室”教学实践
对旋转矩阵物理意义的理解关系到对整个摄影测量理论的理解,同时旋转矩阵是摄影测量众多概念的基础,居于众多概念的核心地位。例如,摄影测量各种坐标系的转换、共线方程的推导、空间后方交会算法的实现等等,都与旋转矩阵有关。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讲授旋转矩阵相关内容时,大都从数学上讲解旋转矩阵的一般性质,例如正交性、行列式值为1等等。实际上,若能理解旋转矩阵的物理性质,则很容易推导其数学性质。借助于“虚拟实验室”,很容易可视化旋转矩阵的物理定义,从而辅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途,下面阐述具体过程。
图2 函数库运行示意图
2.1 旋转矩阵的虚拟教学实践
利用“基本算法实验”中的“概念展示”功能,可展示二维旋转矩阵,如图3(a)所示。由此可见,二维中的旋转矩阵其实是一个二维矩阵,矩阵中的元素其实就是坐标轴之间夹角的余弦值(在“虚拟实验室”的系统显示中,这两个坐标系可以绕坐标原点旋转,并实时显示旋转矩阵的具体数值)。同时可以将其推广到三维空间,如图3(b)所示。同样地,三维空间中的旋转矩阵元素是三个坐标轴之间夹角的余弦值,因此为一3×3的矩阵(类似二维旋转矩阵的可视化,三维旋转矩阵的数值同样可以通过调整坐标轴改变数值)。
(a)
(b)
学生通过上述虚拟仿真可视化技术,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旋转矩阵的物理意义。摄影测量中常用的旋转矩阵是一个3×3的矩阵。在学生了解旋转矩阵的基本物理含义之后,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向他们展示旋转矩阵的另一种含义,这种含义也直观地表达了“外方位元素”中的“角元素”的物理意义。摄影测量中的“角元素”表达摄影时刻相机的姿态,而相机往往搭载在飞行平台(例如飞机、无人机等)上,因此“角元素”就描述了摄影时刻飞机的姿态。
2.2 角元素的虚拟教学实践
传统课堂上,教师在讲解飞机的飞行姿态时,往往借助一些简单的教具来表示飞机,例如黑板刷、课本等。但是,在表示飞机的飞行姿态时,还涉及到坐标系的表达(图4中的O-UVW坐标系)。而坐标系的表达无法使用现实中的教具来模拟,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些课程时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做到形象具体。借助于“虚拟实验室”中的“概念展示”功能,可以非常容易地展示飞机、姿态角、坐标系(如图4所示),同时借助于这些具体化的信息,直观地给学生讲解基本含义。
图4 以y轴为主轴的转角系统可视化
学生在认识了旋转矩阵的物理意义后,很容易总结旋转矩阵的数学性质,即正交性、行列式值为1、由三个表示姿态的独立元素组成,等等。同时,依靠该系统,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探讨性质,为学生讲解各种转角系统(例如y轴为主轴的转角系统、x轴为主轴的转角系统、z轴为主轴的转角系统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同样可以用“虚拟实验室”平台可视化描述,例如有学生用该平台推导出旋转矩阵的“单位四元数”表示法,还有学生发现旋转矩阵其实可以由单一旋转轴和旋转角度表示出来。该系统顾及到了各种层次的学生,实现了教育技术的改革创新。
3 “虚拟仿真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评价“虚拟实验室”平台的教学效果,“摄影测量学”的授课教师对使用该系统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着重调查那些使用频率低的学生,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使用情况。同时,分析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考试成绩与系统使用情况的相关性,以评价实际效果。
学生使用该系统后普遍反映,可以从“虚拟实验室”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同时降低了理解复杂概念的门槛,能真正理解摄影测量中的概念。在调查那些使用“虚拟实验室”较少的学生时发现,他们较少使用的主要原因是系统过于复杂,若没有实验教师的指导,很难独立操作。同时,学生在使用“虚拟实验室”中普遍反映,最开始上线的“虚拟实验室”版本中的bug(漏洞)太多,导致系统莫名其妙地崩溃,非常影响使用体验,这也是大部分学生课下使用“虚拟实验室”频率低的原因。
由于“虚拟实验室”正处于建设中,所以授课教师只使用了部分功能,例如“摄影测量中各种坐标系的定义”“外方位元素含义”“共线方程含义”等内容。笔者以某高校2017级测绘工程专业4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摄影测量学”期末考试题目以及他们的答题情况并做统计。“数字摄影测量学”期末试卷一共100分,总计有37分题目涉及到的知识是教师重点使用“虚拟实验室”平台进行讲解的。统计发现,学生在这些题目上的平均得分率为0.75,而学生的整个卷面得分率为0.68。由此可见,教师利用“虚拟实验室”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没有利用“虚拟实验室”的效果。
4 思考与讨论
测绘类专业的学生一直觉得“摄影测量学”课程难度大,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理能力才能学好。加之“摄影测量学”中的部分实验危险性较高,且室外实验的成本高,因此很多学生难以全面掌握“摄影测量学”的技术方法。本文尝试使用“虚拟仿真”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通过“虚拟实验室”整合课本上的实验,同时可视化概念和定义,辅助学生全面掌握“摄影测量学”中的知识。通过对使用该系统的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虚拟实验室”持正面评价,大部分认为该项技术可以辅助学习;通过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明,虚拟仿真技术能以较大的幅度提升学生成绩,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仍然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服务学生:(1)系统应尽量简单易用,不应设置过多的接口参数,否则学生将陷入复杂的系统操作而失去学习耐心。(2)要保持“虚拟实验室” 系统的稳定性, 否则学生很容易对虚拟仿真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虚拟仿真技术是一项不成熟不可靠的技术,从而抵触“虚拟实验室”,导致其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3)指导学生使用“虚拟实验室”的实验指导教师人数应为常规实验教师人数的1.5倍左右,需要编写详细的系统使用文档。否则学生课下使用“虚拟实验室”的次数将大幅下降。相信通过以上三种改进,使用虚拟仿真技术辅助教学将成为“摄影测量学”教学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