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探讨
2020-04-18何丽虹
何 丽 虹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英德 513000)
因围生期医疗水平的进步、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高龄产妇的增多,低出生体重儿明显增多。低体重儿胎龄短、器官系统发育不健全,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1]。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在医疗工作中,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所造成的与原发疾病无关的皮肤损伤。皮肤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皮肤局部防御能力差,皮肤损伤与感染关系密切,还会增加新生儿睡眠障碍、营养代谢障碍等疾病发生风险,同时也容易造成医患纠纷。为控制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我们科尝试分析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因素,制定预防性护理改进对策,取得较好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接收了低出生体重儿36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6例,胎龄29~35周,出生体重812~1945g,平均(1714.6±236.3)g。2018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接收了低出生体重儿4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胎龄28~34周,出生体重793~1915g,平均(1701.1±225.4)g。两组对象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护理,早期无喂养条件,需要进行静脉营养支持,落实导管护理,早期静脉营养支持逐渐过渡到经口喂养,每天常规清洁温箱1次,每周更换一次温箱。执行发展性干预,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以及神经运动检查,尝试进行触觉训练、抚触。密切病情监护,密切监测患儿的意识状态、体征,若出现病理性特征,立即通知医师处置。早期常规吸氧,规范的进行吸痰操作。落实出院指导,定期随访。
1.2.2观察组
针对医源性皮肤损伤,制定预见性的干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医源性皮肤损伤不仅仅是护理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不足,对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重视不足、护理操作过程中质控不足是导致皮肤损伤的重要原因。需要强调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将医源性皮肤损伤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护士需要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细节做起,要求每个岗位上的护士都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明显的提升护理质量。
(2)排班优化:夜班不足、查房不到位是导致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重要原因,加强夜间的排班,查房需要新老搭配,以及时发现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风险,不当的护理行为,如导管松动、3M透明贴粘贴压力过大、患儿舒适性不强容易出现体动、暖箱中有杂物等。对于发现的潜在的风险,需要现场处理,做好记录,以供持续质量改进。
(3)技术优化:①规范的预见性皮肤保护,各种管道都需要落实皮肤保护,每隔2h放松管路1次,减轻局部压力,使用鼻塞CPAP时用水胶体敷料制度“猪鼻”防止鼻中隔皮损,气管插管的患儿使用3M弹力胶布无张力固定的方法;②每个班次都评估皮肤状态,及时更换污染的敷料,敷料有卷边及时更换;③确保新生儿的皮肤处于清洁状态;④使用n-cpap的患儿受压部位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保护;⑤对于俯卧位的对象,使用水垫的同时联合水胶体敷料保护支撑部位;⑥灵活选择留置针固定方式;⑦加强环境管理,暖箱昼夜模拟光照,暖箱温湿度精准化控制,暖箱上盖温箱罩等方法进行隔音;⑧蓝光灯治疗的患儿,有时会比较烦哭不安,戴手套脚套防止抓伤皮肤或磨损脚部;照光时使用水胶体敷料眼罩降低不适;⑨强化抚触、发展性照护,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减少体动。
1.3 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粘贴伤、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n(%)]
分组n药物外渗压伤划伤粘贴伤摩擦伤合计观察组401(2.5)0(0.0)0(0.0)0(0.0)1(2.5)2(5.0)对照组361(2.8)3(8.3)4(11.1)5(13.9)4(11.1)17(47.2)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3 讨论
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较高,不同文献报道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在15%~60%之间,这也从侧面反映绝大多数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是可以预防的[3~4]。从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类型、机制来看,包括药物外渗、压伤、划伤、粘贴伤、摩擦伤等,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停留时间长,置管等侵入性操作较多,输液率高,这些都会增加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4]。控制医源性皮肤损伤需要从外渗预防、减轻各种原因对皮肤的压力、规范操作、减少体动以及摩擦等方面开展,全面的提升护理质量,缩短置管、院内停留时间对于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也有重要意义。
医源性皮肤损伤不仅仅是护理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为此医院制定落实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提高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技术优化、排班优化[5]。一方面提高护士对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认识、预防能力,另外一方面加强巡视,及早发现存在的风险,及时改进,最终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结果显示,观察组对象明显获益,粘贴伤、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率仅为5.0%。目前低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控制开始向新生儿的舒适护理转变,旨在减少新生儿的体动,从而减少摩擦、管道松动等不良事件,减少皮肤受到的不良刺激。对于低出生体重儿,绝大多数采用俯卧位联合水垫管理,客观上为规范化护理创造了条件,今后需要针对俯卧位联合水垫管理制定完善护理标准。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新生儿的较大的体动主要与气道阻塞、睡眠障碍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强新生儿的睡眠保护管理、气道阻塞管理。新生儿气道阻塞与胎龄关系密切,特别是孕周在28周之前的对象,可以尝试联合远程监护技术,及早发现处理窒息,减少窒息等原因导致的体动[6]。
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