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抬火轿舞蹈文化

2020-04-17屈亚昕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花轿

屈亚昕

摘 要:“高抬火轿”是由中国传统的抬花轿和踩高跷组成,发源于河南省沁阳市的万南村,是传统节日元宵节民间社火赛会上的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通过采风调查,对于高抬火轿的历史起源和表演形式进行了细致的探访。本文对高抬火轿的表演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高抬火轿的历史起源

高抬火轿发源于河南省沁阳市万南村,所以也叫南社火轿,其中高抬是指踩着高跷并且进行技艺表演,火轿是指传统的抬花轿,但是由于表演多在元宵节期间的社火赛会上,多在晚间,所以会在轿子上加上蜡烛火把烟火等作为照明装饰物,故称之为火轿。高抬火轿就是指艺人们踩着高跷,通过头顶或肩抗的形式抬着火光通透的花轿左右摇曳,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表演。

高抬火轿起源于明朝,民间相传高抬火轿是由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布衣王子朱载堉在抬花轿的基础上创造的。朱载堉虽然贵为王子,世袭郑王,但是对民间艺人这种底层社会人民十分的同情,于是他创造性的将花轿与高跷结合起来,使得艺人们表演时观众必须抬头观赏,来争取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

二、“高抬火轿”表演实体及构成

高抬火轿通常在元宵节,春节等比较固定的时节表演,此时人们汇聚于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各种民族民间舞蹈都争相斗艳,千姿百态,往往演出会持续到夜间,艺人们为了增加高抬火轿的观赏性,在轿顶添加了烟火,火把等照明工具,使得表演时交相辉映,五光十色的呈现出一片欢闹的景象。

“高抬火轿”表演人数众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因表演剧目类型不同而参演人数有别。在剧目的表演内容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模仿皇帝出游时的场景,人数众多,可达数百人。第二种是清官体察民情的情景,参演人数也达几十人。第三种更为广泛,是百姓娶亲迎亲的生活场面,参演者也可达几十人。

高抬火轿一般是由少儿队,妇女队,高跷队和奏乐队组成,各个小组可以根据演出内容的改变进行调整,各小队相互辅佐帮衬,协同完成整个舞队表演。少儿队一般由20名左右的少男少女组成,年龄从12岁到16岁不等。表演时,队员踩着高跷游走于表演舞队的最前方,有引导舞队行进和感染现场气氛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为高跷队和妇女队储备人才的功能。高跷队位于少儿队后方,是整个舞队构成的主体部分,也是表演环节的核心部分。高跷队通常由抬轿的轿夫八人(两人一组共四组,前二后二)和一个丑角或叫配色构成。丑角或配色一般跟随着花轿舞动,舞蹈动作的难度、幅度较轿夫的动作复杂且自由随意,在行进间可同轿夫进行部分动作、语言的交流。坐轿一人,不用踩跷。妇女队多由村中婚后妇人装扮,要求为偶数,以方便队形排列变换。舞队过街或游街时陪伴在花轿两侧,手持花伞或巾绸的道具,表演简单的秧歌舞蹈。奏乐队跟随在舞队的最后,由通晓民间音乐的老艺人组成,负责整个舞队表演活动的音乐伴奏,主要乐器是锣、鼓、唢呐等。表演时,所有舞队队员都要听辨鼓点节奏得以进行相应的表演,场面热闹,极具现场感染力。

三、“高抬火轿”表演人物及服饰道具

高抬火轿根据表演内容要求的差异对人物角色、表演人数多少以及服饰道具都有特定的规定。例如,轿夫、新娘、媒婆的角色设定是在表演抬花轿迎娶新娘一类的节目中必需的人物或角色规定,但是在皇帝巡游或是官员体察民情一类的剧目表演中上述新娘和媒婆的角色就会换成皇帝或官员的形象以及将士、护卫的形象。花轿两侧的妇女表演队换成护卫衙役表演队,花轿前的少儿队表演队换成鸣锣开道的仪仗队。

表演服装依照特定人物角色来设计。除特定角色如新娘有各自装扮外,高跷队、妇女队及少儿队服装及样式统一配制,并且大多是社火表演中较为常见、普遍的服装,其颜色多用红和黄两种,象征着喜庆吉祥;化妆突出丑角或配色,整体化妆倾向于世俗;这些都反映出了人民群众源于真实生活的内在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另外,服饰方面一个特殊的设计是头抬花轿的头顶装置。它以黑色的条绒布做成头套,套中有个金属制成的半圆形骨架,用条绒缝扎覆盖,金属结构下有绳带用于固定在表演者头上。最上端有个卡扣可以做圆周运动,便于演员表演时调整或变化方位,实现不同的移动线路可以灵活变换,突破了只用手肩抬轿不能自由变换方位行进路线的限制。道具中配有数根长达两米五且用红布缠裹的木棍支架,其一端为开口的半圓形状用来支顶花轿的抬杆,是为方便演员休息时支撑花轿所用的特殊道具。

四、高抬火轿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在采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村民对于高抬火轿的喜爱与自豪之情,但是在当今强调经济基础的时代,每次排练演出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演出也没有得到对等的收入,使得演出规模不断缩小和演员热情不再高涨。在我看来,解决这种问题有三个主要方面。首先,融入现代元素,例如:1、可以通过运用新型材料制作结实耐用但轻便的轿子,减轻抬轿人的负担,使其能够添加更多的肢体动作。2、可以将少儿队或高跷队的高跷替换成弹簧跷,使其动作更夸张更丰富,融入更多的杂技动作,使其表演更加吸引眼球。第二点,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皇帝巡游,官员体察民情,娶亲嫁女等。可以融入更多的现代剧情,如花车巡游,加入中国风的卡通人物,奥运方队等等,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第三点,通过手机中的各种软件,直播或录播等形式,将训练或者演出时的各种视频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高抬火轿的文化,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赚取一定的资金来推动高抬火轿的训练演出等活动的运作。

五、总结

综上所述,“高抬火轿” 是一种参与人数众多的高跷秧歌舞队表演形式,以少儿队作导引、以高跷队为核心、以妇女队为主体、以家伙队为伴奏是“高抬火轿”舞队表演的基本形态结构;道具制作工艺的繁琐,表演角色的复杂多变,时代性的技艺表演与地域民间艺术相结合的舞蹈新样式,以及特殊的服饰与灯光设计等处包容与融合的特征。这一切都表现着“高抬火轿”舞蹈的人文历史价值和人民的艺术创新精神,传承着覃怀地域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与艺术特色,揭示了艺术源于生活的不变真理,同时通过与现代各种技术的结合,使得高抬火轿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与形式,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扬。

猜你喜欢

花轿
抬“花轿”,一下下
大红花轿承吉祥
抬轿
“轿博士”传承中式婚礼乐无穷
迎亲
抬花轿
花鸡娘子出嫁
侯银匠
坐花轿合“天理”
上错花轿嫁对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