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角下利用职业教育解决跨境电商人才需求

2020-04-17李新泉

电子商务 2020年1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职业教育一带一路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贸易畅通不断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讲话中19次提到了“贸易”一词。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已成为了经济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成为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实施内容。本文通过对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人才供需问题,利用职业教育手段解决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境电商;职业教育

跨境电子商务正成为贸易的重要驱动力:2018年,通过中国海关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出口的零售商品总额达到203亿美元,同比增长50%。其中出口84.8亿美元,同比增长67%;进口1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9.8%。随着丝绸之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中国与17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在金砖四国等多边框架下达成了电子商务合作协议,在为中国企业寻找海外合作伙伴和发展中国品牌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1、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分析

1.1“一带一路”倡议提升跨境贸易投资环境

贸易和投资的更大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国已发布《83条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购的“一带一路无障碍贸易合作倡议”。边境检验检疫合作不断深化。自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以来,中国已与其他研发国家签署了100多个合作协议,经检验检疫后可获得约50种农产品和食品。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的农产品快速通关服务将通关时间缩短了90%。中国进一步扩大了接受外商投资的行业,创造了高国际标准的商业环境。为全球商业开放了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尝试了自由贸易港,以吸引来自“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的投资。中国的平均关税已从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5.3%降至今天的7.5%。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格鲁吉亚等国家和地区签署、升级了自由贸易协定,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经贸合作协议。一个涉及中国和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已经形成。

1.2 B2B為主的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利好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在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上,出口占比达到78.9%。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B2B交易占比达83.2%,B2C交易占比16.8%,跨境电商产业仍以B2B为主。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出口占比达到78.2%,进口比例21.8%。出口跨境电商是我国当前主体,进口电商占比不断提高。受到一带一路政策及资本市场推动,中国制造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形成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优势,国际长尾非标类产品采购需求增长迅猛,国产工业品出口迎来窗口期,我国产品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可直达世界各地。这种情况也造成我国目前跨境电商以出口为主,进口跨境电商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1.3 内外整合的跨境电商助力企业产业升级

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包括山东、河北、辽宁省在内的区域涌现出一大批“代工厂”,制造水平在全球首屈一指,但长年贴牌生产,利润超低,如今企业响应供给侧改革,进行产业升级,建设自主优质品牌,在跨境贸易中赢得更多利润与收益,通过我们进行专业调研和企业深度对接,发现了生产制造行业中大量中小企业,在柔性化改革升级过程中对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的迫切需求,就是企业通过跨境贸易可以获得更高受益,但是在接较大订单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库存来作为保证,但是如果一段时间内接不到较大订单,库存会对企业资金链来带压力,企业就希望通过电商平台打造品牌,并实现产品在内贸领域的销售,实现资金周转,形成合理的内外电商贸易的搭配,这就是“互联网+制造业”电商模式的一种趋势;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行业巨头阿里巴巴通过打造“中国质造”项目,帮助代工厂从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型,从外贸转向国内销售,也成为制造业升级浪潮中的亮点,也就促成互联网中国特色的工业4.0的上半身是电子商务,下半身是柔性生产制造,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化步伐加快,中国产品向全球品牌进化。

2、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人才需求问题

2.1 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巨大

在新旧动能转换这一“换挡期”,跨境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分两批次设立了3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应用有跨境电商行业,跨境电商市场活跃度高,主流电商平台分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主流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2019年活跃支付企业数突破100万,这些企业需要的跨境电商推广、运营、美工等岗位数量巨大;根据数据显示这些岗位缺口超过400万,招聘增长率在200%以上,每年还以三成以上的比率持续增长。

2.2 跨境电商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滞后

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生产性企业、外贸型企业均加入跨境电行列,行业扩容带来了新的岗位需求,以跨境电商美工和运营为例,传统电商美工的工作是基于本行业产品国内客户的需求和电商平台的风格制定店铺装修、文案策划、详情页制作等,工作内容基于本土文化的需求居多,而跨境电商平台的美工要结合国际常用的商品介绍模板和某一区域的商贸文化来定制内容。这样跨境美工岗位除了原有职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跨境电商运营岗位也是如此。通过研究表明,企业在招聘跨境电商岗位时面相的专业有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三个专业,尤其是具备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受青睐,目前国内各高校均还没有跨境电子商务这个专业,仅仅存在一些培养方向,是满足不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数据显示,有九成的企业认为目前跨境电商人才存在缺口,超过六成的企业急需的是互联网+商贸的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其中最需要的是经过实践训练能直接到岗的技术业务人才。

通过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调研,发现跨境电商的岗位实践性很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会使用跨境电平台”成为了选择人才的首选职业技能。而目前国内既没有跨境电商专业也没有完善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环境,导致没有专业人才对口企业需求,大部分电商、国贸专业学生实操能力弱,无法直接走向跨境电商岗位,毕业生不能满足需求日益旺盛的跨境电商企业。

2.3 跨境电商人才稳定性差

跨境电商人才稀缺,主要是没有对应的专业开展人才培养,专业的建设不能结合企业行业的发展,有的高校先行一步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但均是摸索前行,没有统一的行业或职业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不均衡,优秀的人才会被企业疯抢,由于市场供求的不平衡,人才跳槽外流现象也格外严重,同行间的人才争夺已趋于白热化,造成跨境电商人才“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的局面。同时部分开展跨境电商的行业,订单生产周期长,国外客户稳定性不强,而企业负责人,又用较为落后的绩效考核体系,导致很多毕业生初入跨境电商岗位后感觉工作难干、岗位不适合自己、薪金难以保证等状况,在岗位上坚持不住而流失。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仅是毕业生能力不足,也是企业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对跨境电商人力资源配置准备和应对不足。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校企共育人才,为企业和学生做好职场对接,成立目前跨境电商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3、利用职业教育解决跨境电商人才需求

3.1 定制“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重点合作内容与职业教育直接相关。合作与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关键内容。教育部新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专门培养从事企业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职业院校按照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人才保障的原则,对接产业结构升级,围绕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开设的专业面向企业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岗位群,主要包括跨境电商的内容营销、店铺美工、网络营销与推广、物流管理、支付与结算、运营数据分析等岗位。重点打造跨境电商专业,联合企业、科研机构或院校共上共建,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3.2 服务“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建设,建立职教集团的运行机制

各地政府应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经济建设。由政府部门或者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来牵头成立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以人才共育、技术研发、成果共享的方式搭建平台,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行业进步为根本目标,利用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的职能优势,以政行企校合作为基础,促进企业、行业、职业院校深度融合,构建整合区域、行业优势资源,政行企校四方联合办学的体制机制,通过职教集团,利用跨境电商学院建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跨境电商校企联盟运营等方式方法,实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直接服务员经济社会发展。

将当地重点推动的“走出去”的优势产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为其订单式培养人才;深度校企融合,建设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利用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合作模式,重点服务跨境电商、物流仓储、生產运行等关键岗位的核心人才。职教集团汇集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行业组织的力量,积极服务“一带一路”行业企业,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作用。

3.3 聚焦 “一带一路”发展行业,打造区域跨境电商高地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大量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落后产能过剩,高质量、高价值产能不足;不是消费需求不旺,而是高质量、高层次的有效供给不足。各地政府重点扶持制造工艺水平一流,未开展跨境电商的企业和行业,利用职业教育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帮助其开展跨境电商,打造跨境电商聚集区。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资源、进行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促进跨境电商企业行业的聚集,把商品和服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全部打通,生产制造可以实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销售数据,就可以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按需组织生产,实现“拉动式供应链”,即需求端拉动生产制造。

3.4 助力“一带一路”海外拓展,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

畅通无阻的贸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要目标。为该倡议所作的努力使参与国和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降低了贸易和商业成本,释放了增长潜力,使参与能够参与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经济全球化。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充分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办学理念和跨境人才需求,积极发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优势,以跨境电商为核心开展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国内外交流和互访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师生双向交流等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平台,构建“多元开放、国际融合、文化分享”的国际化办学网络,打造跨境电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平台。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重要驱动力。2018年,通过中国海关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出口的零售商品总额达到203亿美元,同比增长50%。出口84.8亿美元,同比增长67%;进口1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9.8%。随着丝绸之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中国与17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在金砖四国等多边框架下达成了电子商务合作协议,在为中国企业寻找海外合作伙伴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詹玉兰 . 基于企业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角度[J]. 现代商业, 2018.

[2] 赵明. 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论证分析[J]. 报刊荟萃:下, 2018(1):2-2.

[3] 张宗英.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J]. 对外经贸, 2018(3):132-136.

作者简介:

李新泉,讲师,高级电子商务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职业教育一带一路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