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2020-04-17贾江丽

中国商论 2020年3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

贾江丽

摘 要:企业财务往来账目复杂频繁,其管理内容也较为烦琐,传统电算化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管理需求。文章以财务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开展讨论,首先阐述了电算化和信息化二者的关系,并分析目前电算化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弊端,提出企业财务会计应用信息化的具体措施,以此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能力,促进各行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2(a)--02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得以加快,企业如何更好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其日常管理的重点,我国企业对其工作内容的研究一直在更新。从会计行业角度分析,电算化向信息化的转变是财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1 财务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企业财务信息化主要包括管理信息化和财务信息化两个模块,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财务会计信息化程度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水平,财务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其经营现状。企业财务工作复杂,业务量较大,传统电算化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较高,财务人员长时间工作的差错率较高,降低了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但是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可大大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财务会计的核算质量,财务管理工作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直接接入,财务人员不再需要手工输入各种费用在信息化系统中,企业核算日常的成本费用等均在系统内完成,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核算质量,降低了企業的运营成本。

财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悠久,财务电算化是将财务工作和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将计算机代替人工,企业的各项财务往来账目进行收集、分析、核算等,财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财务信息化是电算化的“升级版”,财务电算化结合了大数据技术、信息计划等,对企业财务内容和财务管理手段开展更深层次的挖掘,财务信息化其灵活性更高,可实现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共享。企业财务电算化向信息化的转变需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养提高、财务管理体系完善、信息化系统建立完善为基础保障,这几个要素之间也存在一定联系。首先,科学技术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财务信息化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要求较高。其次,财务人员信息化理念是促进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财务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是实现信息化系统运行的关键之处。最后,企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信息化稳健运行的基础。

2 目前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弊端

2.1 财务会计软件限制较大,功能不完善

2.1.1 财务软件不规范

我国市场上财务软件较多,针对企业的财务软件类型复杂,但是不同研发单位的财务会计软件,其研发特点、收入款模式、软件功能等方面差异较大。各企业的财务会计软件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与此同时,企业在选择财务会计软件时,其将依据自身需求单独购买,由于财务会计软件标准不一,导致企业财务核算出现数据混乱、调用函数措施等问题,软件兼容性较差,这也制约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

2.1.2 财务软件功能不完善

财务电算化的最大益处是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减少财务管理压力。企业财务人员在使用财务软件时,财务人员将在账簿中完成的数据,转移至电算化软件中,并按照系统流程依次输入,最终生成企业的财务报表。由于电算化软件的功能限制,电算化软件也只能帮助财务人员做好数据核算、信息处理等功能。很难为企业财务决策行为提供可行性建议,无法对企业资金安全、资金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做出中肯的评价[1]。

2.2 财务人员对电算化软件了解不足

2.2.1 对电算化功能了解不充分

企业应用电算化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对电算化功能了解不全面,财务人员仅仅将财务电算化作为做账的工具,是人工记账的电子化,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记账功能,财务人员忽视电算化管理职能,导致电算化软件难以切实发挥管理功能。

2.2.2 高端会计电算化财务人才短缺

会计电算化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财务会计电算化也是专业会计领域和基础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和财务会计知识储备,并掌握丰富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从我国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现状角度分析,我国多数的财务人员参加过电算化技术的培训,并获得了相关技术资格证书,但是其对电算化技术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表面,尚未得以深入,其电算化功能无法深入掌握,企业高端财务会计电算化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短缺[2]。

3 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措施

3.1 牢固树立财务信息化工作理念

企业财务会计由电算化转向信息化,其财务会计的处理方式、会计核算内容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转变了以往手工收集、人工处理核算和工作模式,财务会计信息化可实现信息数据处理的自动完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模式可转变企业财务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财务核算质量,并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财务指标。若想切实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需从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化管理意识入手。企业领导者需将财务会计信息化作为财务工作的重点内容,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对财务人员培训、内部文化建设等渠道让员工充分了解信息化的工作意义,明确财务信息化的核心地位以及相应的工作要求,进而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运用。

企业首先需树立财务信息化管理理念,将财务信息化作为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至企业高层管理者,下至员工等,都需加大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需要科学设定培训课程,其财务信息化培训内容需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财务基础知识、《新政府会计制度准则》、财务风险文化理念等。将财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有效结合,并且培训范围需包括全体员工,其培训重点以财务人员为主,但是所有工作者都需开展财务信息化培训,提高员工的重视度,将财务信息化置于财务工作的核心环节,切实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理念[3]。

企业在选拔财务工作人员时,其面向社会招聘是一种途径,但是企业也应从内部选拔财务会计工作者。企业在宣传财务会计信息化时,重点强调财务会计电算化转变至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员工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在日常财务工作中,其他科室需配合财务部门工作,全方位提高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由于信息化的财务工作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较高,其要求财务人员需具备更敏锐的分析能力和核算能力,可为企业财务工作提供有效建议。因此,企业可以选拔优秀的财务人员,对财务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加深财务人员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树立财务信息化工作理念。

3.2 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

企业建立并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实现财务工作的基础,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完善也标志着企业财务工作的创新。因此,企业需建立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作为切入点。

企业需分析并整合已有的资金结算系统。将其和企业管理系统进行结合,优化企业基础信息化功能,保证资金结算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有效配合,将企业财务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结合,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发展,搭建便捷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例如,A企业在建立管理系统后,可将财务系统嵌入至管理透明中,将全面预算、资金精细管理、专项资金报账、费用管理、职工薪资等内容融合至统一财务平台处理,实现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为企业后续考核管理提供支持。

企业在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时,需以国家政策作为指导准则。我国于2019年初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准则》,该政策重新定义了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式,也对预算内容作出了规定。因此,我国企业务必基于权责发生制,基于对现金流的预算,编制企业的财务预算。不断完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合的编制。企业需将预算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业务收入预算和现金流的预算分析,编制相关报表,并将报表上传至财务信息化系统中,实现资源共享[4]。

首先不断优化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企业需优化各个科室的职能,对企业的财务收支业务做出划分,保证下属单位提高财务收支信息的准确性。其次,企业需加大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包括流动资金和固定資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需做好账簿登记工作,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力度。企业需结合本院发展现状,完善财务管理的核算内容,同时明确核算体系建设的流程,确保建设是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进行,最终能够构建出一套标准、合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和会计信息的相互融合,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企业需提高财务报表的填写质量,共建财务共享平台,提高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5]。

企业需加快建设业财一体化进程,例如,在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中单独设立采购内容、收付款内容和报销内容等,将上述内容进行融合,并对相关信息整合,自动生成财务凭证,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企业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财务人员以及管理者可轻松查阅相关经济业务,便于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发展。

3.3 加大企业财务内部管控力度,预防信息化风险

企业在建设财务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需加大对企业财务内部管控力度,内部管控和信息化建设二者较为相似,其更加注重过程管理。企业为了更好建设财务会计信息化,企业可加大内控力度,预防信息化风险,防止财务人员出现营私舞弊、谋取私利的现象,内控制度可视为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外部保护机制。企业可制定严格的信息化操作流程,加大对信息系统的保护力度,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可建立专项资金的监管台账体系,可将各个省市政府下拨的资金,全部入册登记,建立专项资金的台账制度,畅通报账流程,定期向上级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做到对资金的有效监管。最后,可建立评估制度,加大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检查力度,进而提高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保障各项财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捋顺会计核算工作的主方向,为财务信息化的顺利实现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信息化系统的外部风险也需防范,杜绝系统漏洞带来的隐形危机,建立风险防护体系,例如,企业可聘请专业人员,每季度或者每年度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更新维护,及时检测软件安全,安装安全性更高的防火墙,防范网络安全。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企事业单位若想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务必紧抓时代脉搏,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目前,各个行业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核心,财务会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务必加大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以此提高财务会计核算质量。

参考文献

张旭锋.基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探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4).

邓丛.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

宋长华.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探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09).

罗培锴.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创新[J].中国商论,2019(13).

王艳玲.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工作开展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15).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