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04-17沙林斌朱海林杜淑艳

高教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沙林斌 朱海林 杜淑艳

摘  要:党的十九大标志着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网络普及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鲜明的载体性、互动的多向性、秩序的发展性造就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但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缺乏深入的研究、缺乏专业的工作队伍建设,所以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加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深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1-0176-03

Abstrac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rks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encountered new challenges. The distinct carrier, interaction and order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ring up the importance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However, at present,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cks correct guidance, in-depth researches and professional team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as well as deepen the research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在网络普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运而生。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正确指导、深入研究,工作队伍缺乏专业建设,所以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加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深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深入、主动建设、创新发展四个阶段的历程,其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

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学界存在一定争议,一种侧重载体工具论,认为更应该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所依托的网络载体来定义,大多数学者认同刘梅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2]。还有从教育、人、网络三重因素考量,认为是在教育的目的下“对网民施加一系列的影响”[3]。

本文所认为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高校的教育者运用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工具,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道德规范培养、政治意识树立、思想观念培育等实践行为。

(二)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征

1. 鮮明的载体性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网络这个载体,因为离开了网络这个载体,就回归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藩篱,自互联网产生以来,大量的网民涌现,网络的出现使得高校大学生不再面对面,而是通过键对键的方式实现了交流,运用网络空间替代面对面交流的距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网络。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不能抛弃网络,载体性是其最鲜明的重要特征。

2. 互动的多向性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呈现多元化发展,但是由于空间和时间的有限性,互动仅仅是单向性的或者双向性的。但是网络能够使教师、学生、社会互通连接,能够足不出户的运用QQ群、微信群、微博群、BBS、MOOC等相互沟通交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乘网络东风,实现主客体多项互动。

3. 持续的发展性

自互联网产生以来,网络经历了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快速,对网络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高校网络媒介传播平台的更新,从原来的简单MV,发展到如今的QQ、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再加上各种网络工作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持续的发展性也是当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马克思曾指出“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到今天,突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藩篱,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形成了巨大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很多地方都需要进步,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一)优势

1. 促进教育形式多元化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实现多元化,除传统的报纸、活动。授课等形式外,各高校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络易班,有部分高校还专门建立党建专题网站、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等。

2. 实现教育内容丰富化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运用网络媒介和网络技术,能够克服空间的障碍,实现交流零距离,能够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将教育的内容扩大化,不仅以传统文字传播,还可以运用视频、图画等能够更加详细的表达,丰富教育的内容。网络还能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资料共享、交流互补、优势集成等优点。由此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播面和传播量。

3. 形成教育机制初步化

目前,随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高校集中资源设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拨付了部分配套资金、形成了初步指导意见、探索了试行制度体系、抽调了适量人员配置,可见对此项工作比较重视,基本初步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二)不足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

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校务繁忙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不被重视,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重头戏,高校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正确指导使得此项工作发展缓慢、创新度不够、没有明确方向。只有明确发展方向,坚持政治性、发展性、教育性的指导思想,才能发展壮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深入的研究

当前,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不多,关于此类的研究多夹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中,很少有学者将其单独拿出来研究,而且目前高校大多数没有专门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研究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发展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

学界和业界研究的不重视也映射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现状,所以加强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缺乏多元的扩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目前最常见的是相对比较传统的官方网站、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这种依赖传统网络载体的情况已经持续多年,很多网站更新速度慢、QQ微信群沟通信息减少、公众号阅读量不高等现象依然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更多的活跃于知乎、抖音、B站、D站、MOOC等新的网络社交媒体中,而高校作为官方又未能及时跟进,所以在工作载体多元的扩张上,显得明显跟不上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前言。

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缺乏专业的建设

搞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一支素质过硬、能力较强、专业精湛的专业队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形式、内容不断丰富,但没有专门从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存在着队伍没有有效组织、人员涣散、内容死板、载体工具单一等问题。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专业的人才队伍,高校学生在网络的活跃度非常高,而教师队伍中熟悉网络的程度、应用网络的广度、使用网络的活跃度都远远不及高校学生,很多高校大学生在网络上接受的不良价值观、沉迷网络游戏,宁肯相信没有科学性和论证性的网络解答,也不相信权威解释,更甚至沉迷B站、D站观看国外动漫,价值观无形中偏离社会主流。高校思政工作教育者精通网络的人员少,高校精通网络的教师不熟悉思想政治工作,两者都能结合起来的教师少之又少,所以,建立专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势在必行。

三、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析

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与2017年2月27日印發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新形势下寻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举足轻重。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经济的不断提升,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等新形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加强指导,需要建立多层体系、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其次需要深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再者要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打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平台、培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壮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客体。

(一)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

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层缺乏顶层设计,工作机制尚未形成,规章制度尚未健全,工作体系尚未建立,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非常重要。

1. 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层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多是自上而下的领导体系,上级出台指导意见,下级制定工作措施,开展富有特色的工作,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顶层设计,更离不开各级网络思想政治体系的建设,建设顶层设计、逐级管理的工作体系非常重要。

据此,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尝试,高校可以构建党委领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负责——二级学院主抓——各年级教师队伍负责——各班级主要学生干部联动的“五位一体”工作体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由党委宣传部和党委学生工作部主要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党委参与,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重视、多层次,真正实现信息能上能下、应变能快能通。

2. 健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国各省市都召开了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工程和长期主抓重点。

目前,部分高校建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建设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健全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章制度,但很多高校没有形成规章、定下制度,当下形势下,健全工作的规章制度,能够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度保障。

3. 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人生观的培养、世界观的培育的重大课题,随着千禧之年的大学生逐步迈入大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的挑战。高校依托网络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循环渐进、长足发展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昙花一现的短暂花火,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扎扎实实制定规划方案,将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相结合,形成结构合理、规划合适、目标明确、制度健全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深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是一个长足的过程,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对当前形势下高校面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停下来思考,多数没有做扎实的调研、充分的座谈、详实的分析、深入的研究等。

高校应当牵头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团队,充分研究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团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提供可行性的建议。所以,支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术研究发展也很重要。

(三)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能力较强、专业精湛的专业队伍,高校要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注重打造一个网络思政工作平台,培育一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壮大一切关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主客体。

1. 打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平台

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集约优势资源,使得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高校要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工作研究平台,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高校可以通过构建智慧校园,运用大数据分析高校学生的日常规律和上网热喜好,让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有重点、有热点、有突破点。其次还可以建设网络易班,这是目前高校做的最成熟也是推广最好的一种网络社交媒体,高校通过网络易班,把高校学生纳入这个网络社区,主动发布积极正向的网络文章,并在其中添加网络生活,如选课、预约图书馆座位、预约图书、校园卡充值等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活动。再次还可以建设校内讨论内部热帖,让学生有网络空间可以发表意见,让师生沟通方便快捷。

2. 培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逐步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网络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培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高校可以抽调宣传部、网络中心、学生处、二级学院中熟悉网络的人才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有余力的学校可以成立专门工作队伍,没有余力的学校可以组织学校辅导员队伍和有兴趣的教师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专题培训,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不掉队。也可建立高校网络办事大厅,特别是对于校区繁多、文件繁冗、多次来回跑的学校可以网上办理学生业务,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为学生服好务,节省出大量时间来学习。

3. 壮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客体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客体,即全体高校学生。

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可以扩大其影响力,将高校中一些不从事学生管理的一线教师、行政人员都参与进学生管理的进程中来,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和出镜率。通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盲区,让那些“足不出戶”的同学加入到网络社区中来,发挥熟知网络同学的特长与优势,让更多的学生处于高校的教育引导之内。

综上所述,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和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正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的困难与发展的不足,执行对策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创新性和价值性,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6-2-28(2).

[2]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103-109.

[3]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4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5.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