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研究

2020-04-17林墨飞徐子珺

设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校

林墨飞 徐子珺

摘要:为促进高校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且具有文化底蕴与可传承性。以高校既有校园环境为研究对象,引入环境微更新的理论与方法,总结了微更新的具体原则。从功能分区、景观形态、生态条件和人文精神四个维度制定了完整的高校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的内容与策略。以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校区为例进行理论检验与应用,为国内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既有校园环境 微更新 内容与策略

中国分类号:C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2-0107-03

引言

高校校园环境承载着师生学习、科研、生活和举办各项活动的功能,对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增强师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树立大学教育品牌以及增强校园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深刻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建设形成了“大干快上”的风气,老校园的改造与更新更是甚嚣尘上。在这个过程中,老校园的改造缺乏对节约、环保、特色和文化传承等因素的考虑,传统的更新思路亟需转变。如何既能继承与发扬高校校园环境的文化底蕴与特色,又能有效满足现代社会的功能需要及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已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环境微更新模式的涵义是小规模更新、小投资更新、微空间环境更新,强调细节设计及文化再现[1]。其对激活公共空间、社区更新维护、保护历史景观等诸多方面可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微更新理论及前人相关案例实践的基础上展开对高校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策略的探究,力求在提升高校环境的规划设计标准,拓展设计新领域,弥补现有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短板”等方面有所突破,以此丰富当前高校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研究的理论成果和解决方案。

一高校既有校园环境的界定及现状

(一)概念解析

高校既有校园环境,是指在历史背景下既定存在的为人们提供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憩的继承人类文明的存储容器和传承场所[2]。是校园内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和,自然环境包括山体、水体、植被和气候等。人文环境包括建筑、广场、庭院、道路、雕塑、小品等,也包括非物质的历史文脉,还包括各种校园活动景象:文体活动、读书集会、休闲游憩等[3]。从功能服务角度出发,具体又包括校前区、教学科研区、后勤生活区、运动休闲区和生态绿化区。

(二)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呈现,老校园的改造更新也是风起云涌。在此過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和以往的实践经验,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出现前期调研不充分、实际施工变数大、工期短、求进度、施工质量难保证、花费高、丧失校园环境独特性、呈现模数化的建设模式等问题。特别在高校规模扩大的最初阶段,许多老校园的教学、生活等功能被新建环境所替代,景观特色无法保留,历史人文传承缺失,使得高校校园环境失去场所精神,难以得到在校师生和校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将既有校园环境功能重新定位,并进行微更新,不仅是对历史和文脉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对可持续、绿色生态发展要求的充分体现和有效表达[4]。

二、环境微更新模式在高校既有校园环境中的应用优势

(一)文脉传承,特色留存

高校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模式更注重人性化和情感设计,在更新过程中运用现代手段记录高校的历史和人的情感,让历史与现实在同一时空实现共生。微更新模式会把历史文脉看作一个发展的过程,重视校园文脉保护与开发,会从整体出发,追寻校园历史文脉的本质,把握文脉的特点,使文脉传承,特色留存[5]。

(二)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高校既有校园环境的微更新模式地域地貌的天然属性充分尊重,会在考虑和利用场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更新设计,这样既可以减少投资成本,又可避免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6]。此外,微更新模式强调最大可能地利用当地的建设材料和乡土植物,以此减少后期的养护成本,同时也可减少材料在运输中的能源消耗。

(三)循序渐进,适度发展

高校既有校园环境的微更新模式不同于改造,其虽包含了改造的部分内容,但更重要的是兼具了保护、修复、整治等多个方面。它是在综合考虑现存建筑设施、师生学习生活情况、历史文化要求等内容下,对现有物理形态的“适应性”设计,而不是粗暴的“改变性”设计,这种方式对原有校园肌理保存、传统建筑更新、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技术改造,绿色生态

高校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模式提倡技术绿色生态。具体包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建筑能耗,改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技术体系,它涵盖了节水、节能、节材、节地等多个领域。微更新模式重视保护和发展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同时强调利用植物群落与场地解决雨水调蓄与处理等问题来实现校园环境的“海绵”功效。

(五)以人为本,公众参与

高校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模式强调大众参与的重要性。微更新模式希望社会各界尤其是在校师生,都能参与到更新设计的全过程中。“以人为本”在校园环境微更新过程当中,首要体现在对不同类型人群需求的关注[7]。根据不同类型人群,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模式在不同环境空间、有效满足使用人群的多元化,创造空间多样主题功能。

三、高校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原则与策略

(一)微更新原则的制定

1.最小干预化原则:“最小干预化”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低、参与人员耗时耗力低、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和生态设计等方面,满足功能需要,反对奢华浪费;对原有的地形地貌、公共设施、花卉植被尽量采取保留利用,既可节约成本,又可表现个性,并藉此寻求创作出新的景观形象[8]。

2.特色鲜明化原则:特色鲜明化原则要求微更新过程中要熟知并掌握当地环境特点和校园景观的主题特色,熟悉校园历史文脉,并根据校园的性质和所属不同学科等特点突出差异化的更新思路,在基于景观形态多样和地域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更新策略和设计方案。

3.技术生态化原则:技术生态化原则是需要以“绿色生态环境”为微更新的根本,用“生态技术”作为体系支撑,要摒弃以往改造更新中只考虑当下发展的模式,要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方式来对高校既有校园环境进行更新。

4.整体多样化原则:高校既有校园环境的微更新中,既要注重整体性也要注重多样性,应有主有从,划分层级,空间组织突出重点,配合建筑功能、形象、位置,表现校园主题空间,彰显校园景观特色,在空间设计、植物配置上精益求精,注重校园环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5.功能人本化原则:功能人本化原则要求将学校师生的行为心理作为参照标准,强调关注使用者的需求。环境营造、植物配置、道路规划、规模和布局、广场的配置、设置服务设施等都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从而满足师生多层次的心理需求,在校园的开放空间中产生更加丰富的学习生活体验。

(二)微更新策略

1.功能分区的梳理—空间优化策略:首先要确定校园空间规划的总体布局模式,梳理校园的功能分区,比对功能分区是否完备齐全,分布是否科学合理,找出可微更新的问题区域,锁定具化更新点,然后通过延续整体空间形态、修复局部空间形态、串并联校园空间节点三条优化策略进行既有校园空间环境的微更新。

2.景观形态的丰富——活力提升策略:高校既有校园环境针对丰富景观形态的微更新主要是采用微小介入方式,具体分为景观序列重组、景观微小植入和景观形态重塑三个部分。其主要操作方式是通过在高校既有景观环境更新过程中策略性地对景观进行重组、植入或重塑,通过对具有催化作用的小微元素进行更新并将其作为引爆点激发校园活力,从而引发周围物质环境质量的改变,达到以点带面促进区域空间整体革新的目标[9]。

3.生态条件的提升——共生恢复策略:高校校园建设总是在处理人和自然的矛盾中进行的,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原有用地的生态条件,其中包括某些重要而敏感的特殊地段。对这些地段进行生态恢复与改善是提升高校校园生态条件的有效途径。具体策略包括对校园绿化条件的提升、对水体的净化与对雨水的收集、对生态材料的甄选等。

4.人文精神的再赋——文脉传承策略:高校校园的人文精神是校园历史文脉、学科特色乃至高校所在城市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高校校园文脉传承策略意味着在老旧的校园景观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校园以新的内涵和形式,具体策略表现为:使校园景观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使校园所处的地域文化得以展示,使高校的学科特色得以彰显[10]。

四、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校区微更新设计实践

大连坐落于辽东半岛南端、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校区位于市区西南部,依山傍海、交通便捷、校园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踏勘,问卷调查和跟踪采访对既有校园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总结与归纳后,发现具有70年建校史的老校区在自然和人文景观方面均需进一步优化提升,如图1。

(一)空间优化—西山生活区微更新

针对西山生活区户外学习空间较少、空间边界处理模糊,交通系统较为混乱、人车混行严重,重点区域缺乏设计、色彩灰暗等问题进行空间优化微更新。首先要对既有景观环境系统进行梳理,逐一明确区域的功能划分;其次,锁定微更新目标点,进行空间功能的调整和局部空间修复,如赋予1 9号宿舍楼前广场室外健身运动和学习交流的空间功能;第三,对空间节点进行串并联,如通过行道树树种的统一、人行道道路材质的选用、相应雕塑小品的设置、相同景观设计手法的重复运用来丰富过渡空间,形成特色鲜明的“沁园一静园一春园”景观带,如图2。

(二)活力提升——教学区局部地块微更新

针对西门绿色景观带凌乱的现状进行景观序列重组微更新。明确边界,规整停车场绿化,重新规划布置园路、广场、廊亭等景观设施,最终形成了以基础雕塑广场和廊架广场为主、其他入口广场与漫步道节点相结合的景观开放空间。田径场西侧的喷泉广场大草坪由于缺少进入草坪的铺装道路,人为的踩踏破坏严重,破坏了草坪的整体美观度。对此采取微小植入策略,增加植入绿地道路连接外围人行道、同心圆广场以及音乐喷泉广场,既保证了空间的有序性与参与度又达到了以点带面,激活空间活力的作用。针对材料学院教学楼前地块大台阶破损严重,台阶两侧广场地面裸露,健身器材老化,无休息设施、绿化单一等问题采取形态重塑策略。保留大台阶与建筑风格一致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增加扶手,中段平台增加座椅花。大台阶西侧广场更新方案结合场地现状采用流线型设计图案,红蓝两色彩色沥青铺地分别源于红色基因与大连理工大学的VI色彩,场地中央为“工”字形大花池,绿地周边布置单双杠、乒乓球台、走步機等健身器材。大台阶东侧场地采用林间木平台设计方式,结合原生大树布置座椅,营造静谧的读书、交流空间,如图3。

(三)共生恢复——“情人坡”地块微更新

针对“情人坡”地块种植层次不足,缺少季相变化,参与度较低等问题,首先优化种植层次,梳理乔木、灌木、花卉与水生植物的品种选择;其次为更好的储蓄水资源缓解非雨季的干旱增设生态滞留池,并选用芦苇、灯芯草等具有根系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第三在地块西侧地势最低处处设置集水沟,将山坡上的地表径流汇聚到一个蓄水池中,蓄水池中的雨水溢流流入雨水花园进行净化,最终流入生态滞留池。第四,采用透水铺装,通过凹凸不平、多槽孔或腔的特殊结构以达到渗透的功效,节约水资源、改善环境,如图4。

(四)文脉传承——校园公共艺术微更新

201 9年正值大连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为传承红色基因,展现大工的历史积淀与时代风采,采用立体模纹花坛的新颖形式打造西部校区主景观轴的标志性景观,选取帆船形象配以大连理工大学英文首字母缩写“DLUT”和建校至今的年份区间“1949-2019”共同打造富有创新、形式新颖、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美观生态的大型植物立体雕塑。以矮生观花叶植物为主,密植在立体骨架表面,组成主题表现的纹理、图案和色彩,构成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同时帆船底部魔纹用鲜花摆放模拟出海浪的形象,寓意大连理工大学乘风破浪70载,仍不忘初心、扬帆起航发,如图5!

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校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策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高校既有校园环境改造更新的发展理论和实践体系,弥补了现状研究的不足,以期使人们广泛认识到高校既有校园环境微更新的重要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持续性;对我国高校既有校园环境的更新与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大连理工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项目“研究型大学校园总体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7-107)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邹天祎.历史古镇的保护与微更新模式探索——以汾城古镇为例[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王雨漾.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J].设计2013 (11):73-74

[3]李佳佳.大学校园景观的有机更新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3

[4]王玲续.北方地区高校既有教学建筑通风环境改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

[5]姜伟,唐建大学校园步道公园设计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内东部山体公园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6 (5):78

[6]李小玉.绿色低碳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14

[7]郑祚仁.青岛山地型历史街区微空间活力复兴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8]康家乐陕西科技大学教学区校园环境更新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9]王文亮.大学校园景观环境与地域文化融合性摭论——以太原工业学院为例[J].设计,2018 (17):139-141

[10]扬天然.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探讨——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设计,2014 (6):29 31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