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策略探析
2020-04-17盛耀萱
摘 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朗读的指导和发展越来越被重视,也是当前教育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需要得到小学教师的充分重视。学生通过对朗读的有效训练可以保证朗读能力的提升和完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促进学生健康良好地发展,本文就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朗读指导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朗读;指导策略
朗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技术训练的有效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朗读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同时也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当学生对朗读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文章内容理解,掌握文章的内涵和中心思想,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并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朗读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 进行朗读指导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将朗读训练应用到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可以有效地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近期所学习的字词和语句,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很强,而且学习能力也很强,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朗读的指导是非常有效和有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朗读指导可以保证学生掌握关键的朗读技巧,并且从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学生通过对文章和课文进行朗读,可以对课文的真实情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对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主旨和意图也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进行朗读的有效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语感。
(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朗读训练,学生可以学习和涉猎到更多的知识和文章,学生汲取了更多的知识,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和朗读文章的选取,也提升了学生的品味,在进行朗读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有效完成阅读任务,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离不开小学语文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完善的人生追求,提升認知水平,在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智力发展的水平,但是要想保证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较好的促进效果,就需要小学的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及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保证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提升,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技术训练的有效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拓宽学生的视野
当前国家进行教育改革,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和推进,小学语文课程中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学生接触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自然与科学、人文与宗教以及道德与法律都是当前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拓展知识进行朗读,可以保证对这些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书中可以感受到世界的精彩。
二、 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许多事物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而且当前大部分的小学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没有足够的关注,只是对识字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教学和培养来应对考试,这对刚刚处于教育启蒙期的小学生是十分不利的,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也得不到综合全面的发展。由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指导和教学,将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作为重点的教学计划。
此外,由于在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让学生们朗读一段文章,然后教师对朗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指出和纠正,对学生的朗读评价也比较浅薄,没有深入了解和剖析,只是简单停留在“好”“不错”这样的简单夸奖,这种简单的指导对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无法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后就导致学生在朗读方面的进步就会非常缓慢,也难以理解朗读的重点,对培养朗读积极性也十分不利。由此,教师改善自身对小学语文朗读的引导方案十分必要。
(二)朗读内容单一
在小学的朗读教学中,学生朗读内容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朗读内容的单一性而导致朗读的效果不佳,小学的语文教师为了方便和简捷,只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内容,但是课本的内容学生在初次学习时就已经浏览过了,因此进行二次朗读的过程是非常枯燥无味,学生也很难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另外部分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经常挑选有一定朗读基础和朗读能力的学生进行朗读,这样就导致了朗读能力的两极分化,这样的教学方法确实加快了朗读的速度,也加快了班级的教学进度,但是没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朗读的平台,对大部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三)学生们对朗读缺乏兴趣
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朗读很难产生兴趣,因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朗读内容的引导和教学,学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很可能导致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有很强的抵触心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学生对朗读内容的不够重视和缺乏兴趣,教师在进行课堂集体朗读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存在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情况,课下更不会去练习,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更加不利。
三、 加强朗读训练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观念
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非常严重,许多教师的思想中“重写轻读”根深蒂固,在他们的观念中只有将知识写在纸面上才是正确的,这也证明了朗读没有得到重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好处,这样才会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对朗读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和带来的好处。在进行《守株待兔》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将自己对故事的看法表现在朗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有充分的思考和认知,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和主要情感的了解程度;而且对教师自身而言,也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最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摆正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正确位置。
(二)明確朗读训练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取的朗读教学方法要紧扣教学目标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明确了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才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制订,教师在进行朗读目标制订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发展性要求,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在进行新课文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和理解,对学生的语感和语调进行引导。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感情,表达出对泼水节的深刻喜爱,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通过对美文和古诗词的朗读可以慢慢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身的审美和朗读水平,全方面协调发展。
(三)创新朗读训练的形式
当前许多语文教师仍然以自己为主,在进行课文朗读的过程中采取让学生跟读或者是集体阅读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手段不利于整个班级的进步和发展,也会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厌恶的感觉,甚至是产生对语文朗读的厌恶情感,不利于后续在语文课堂上对朗读知识的讲解和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培养。由此,小学的语文教师应当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保证在进行朗读训练时采取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朗读的过程中来,对朗读进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创新朗读训练的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配乐式朗读营造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配乐式的朗读氛围来提高学生对于朗读内容和情感的掌握程度,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但愿人长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等来为学生的朗读进行配乐,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2. 多形式化朗读方法选择
①在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对于一些故事或者较为简短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全体朗读,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江南春》《春日偶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②对于一些表达情感比较丰富的文章,可以通过个别化的朗读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具体诸如《七律·长征》《三顾茅庐》等文章,可以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或者表演式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所表现出的情感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在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调动课堂氛围完成教学。③针对一些篇幅较长或者多个人物的课文,诸如《哪吒闹海》等,以角色来对课文进行划分,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角色性格以及特征等进行分析,然后在朗读时突出个人性格特征,充分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意思。
3. 示范性朗读
在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们模仿自己的语气来培养自身的语感提供示例。当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感受和回味,在逐渐的摸索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朗读方式和朗读技巧。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时可以让班上朗读最好的同学进行领读,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也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朗读,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加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提升学生朗读的水平。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讲授《黄鹤楼送别》时就可以进行示范朗读,并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其所表达的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朗读作业的形式作为朗读课堂教学的补充,比如,让学生每天在老师建的“微信朗读群”中进行打卡,学生可以互相听到别人的朗读,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践机会。
四、 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可以将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中,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可以保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以及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进和更正,小学的语文教师要用有效的方法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苏海霞.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458.
[2]柳佳.简析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朗读[J].新课程,2016(4):318-319.
作者简介:盛耀萱,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码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