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戏剧的线性结构与锁闭式结构
2020-04-17刘颖
刘颖
【摘 要】中西方戏剧理论不仅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存在共性。本文以《琵琶记》《玩偶之家》为例,分析中国戏曲典型的“线性结构”与西方戏剧典型的“锁闭式结构”的异同,从中探究两种戏剧理论背后的文化影响。中国戏曲重视“起承转合”的发展,西方戏剧重视结构框架的设计,两种结构背后[1]文化的碰撞和不同,或许能为未来戏剧提供新的结构形式。
【关键词】线性结构;《琵琶记》;锁闭式结构;《玩偶之家》
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0-0006-02
西方戏剧理论将戏剧结构清晰地分为“锁闭式结构”“开放式结构”“人物展览式结构”“冰糖葫芦式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五种,并认为这五种结构普适于全部戏剧。中国传统戏曲也被归入“开放式结构”范围,但若仔细分析文本结构,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戏曲并不完全契合“开放式结构”的概念。其实中国戏曲理论对中国传统戏曲结构有独立的归纳与划分。
一、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结构——线性结构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总结中国的戏曲结构多为“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①“止为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②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结构具有“整一性”“线性”的特点。以“一人一事”“立主脑”“减头绪”来安排戏曲结构,就可以避免戏曲头绪繁多,主要戏剧冲突被淡化。同时“线性结构”根据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来进行叙述,不仅使故事叙述更为清晰简便,也便于循序渐进逐步展开矛盾冲突,展开生动的语言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戏曲创作因受诗歌等传统文学“起、承、转、合”结构影响,其结构也暗合起、承、转、合的发展过程,符合观众的观剧情绪。中国戏曲由宋杂剧逐渐发展成为大型连台本元杂剧,再发展成体例庞大的明清传奇,“一人一事”的单线结构逐渐发展成为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双线结构”,其中以高明的《琵琶记》最为典型。
《琵琶记》一条线以蔡伯喈“赴试—中举—另娶—团圆”的过程为主;另一条线以赵五娘在家艰辛赡养公婆,公婆死后进京寻夫为主。两条线相互交织,互相映衬。同时双线交错进行可立体推进故事情节,免于一线过于丰满,另一线过于薄弱的尴尬。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两个月,蔡伯喈的父亲逼其进京赴试开始出现戏剧冲突。以“尽孝”与“科举”不能两全时众人不同的选择,来展示蔡父、蔡伯喈、赵五娘三人的性格和心理,蔡伯喈的懦弱与赵五娘的明理性格都初步显现。自蔡伯喈进京赴试以后,“双线结构”开始凸显,蔡伯喈高中状元、入赘牛府后双线描写的优势达到极致。如,蔡伯喈被迫洞房和赵五娘在家艰辛奉养公婆的两线对比,更能激发观众对赵五娘的同情、对蔡伯喈的责怪和理解;紧接着的“糟糠自厌”“琴诉荷池”又对同时间异空间的场景、人物进行对比:赵五娘因把讨来的一点食物省给公婆,自己偷偷吃糠充饥,而此时的蔡伯喈已经入赘牛府,过着富贵奢华的日子。两人身处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但思念对方的心情如出一辙,五娘吃糠时用糠和米比喻自己和丈夫:“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与夫婿,终无见期。”③蔡伯喈在院中与新夫人弹琴,用旧弦与新弦比喻赵五娘与牛小姐:“夫人,旧弦已断,新弦不惯。旧弦再上不能,待撇了新弦难拼。”④两人的比喻虽然心意相通,但又体现了两人文化与境遇的差异,于相通中见差异,更加贴近人物身份,两人在分离时各自抒发情怀,把悲剧气氛烘托到极致,使读者和观众脑海中出现了“蒙太奇”的画面。
由此种种可见,线性结构戏曲按照事件发展顺序,细腻地描写人物心理和语言,注重抒情。先进行铺垫,埋下伏笔,在主要矛盾爆发时达到戏剧高潮,然后解决矛盾,按照中国传统戏曲的习惯,在结尾处安排大团圆的结局。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都暗合“起承转合”的脉络。
二、设计感强烈的闭锁式结构戏剧
与中国戏曲“线性结构”差异较大的是西方戏剧的“闭锁式结构”。这种结构的戏剧恰恰是以多人多事或一人多事的内容展开的,它近似一种“网状结构”。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正是“闭锁式结构”典型戏剧。此剧以大的矛盾即将爆发作为戏剧的开幕。即将上任的银行经理、律师海尔茂准备辞退一名叫柯珞克思泰的员工,这个决定导致了埋藏多年的秘密将被柯珞克思泰揭发。作者精心设计,将这个全剧最大的矛盾抛出,有利于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激发观众的探究欲。故事一经开始,叙述模式一般遵照时间顺序,描述过去事情多以人物回忆或倒叙的方法进行。随着娜拉落魄的女朋友林丹太太、医生兼朋友阮克、故人柯珞克思泰等人的出现,戏剧开始随着与这些人物相关的事件一步一步展开,这些事巧合地形成了连锁反应,成为了激化矛盾的催化剂。
闭锁式戏剧往往会在开始时看到结果,但随着回忆或倒序的方法,追溯到事件的开始,即找到了矛盾的“因”,随着“因”的出现,揭示了矛盾的本质。所以倒叙或回忆有时会改变人物的处境,甚至导致人物命运的改变。娜拉回忆往事时交代,她在丈夫的健康與法律规定之间选择了前者,这样的选择为后来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也与后来她丈夫的选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伏笔的安排即戏剧如何展开是提前设计好的,不能随意增加或延续戏剧内容,于是在戏剧情节上会出现相对闭合的特点。
闭锁式戏剧中场景、时间、地点一般较为明确集中,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展示戏剧冲突,使戏剧能够快速而有力地展开。戏剧中会出现各种巧合,如《玩偶之家》中,借给娜拉钱的柯珞克思泰是要被海尔茂开除的员工,娜拉为好友寻求工作又恰好顶替了柯珞克思泰的职位,柯珞克思泰与林丹太太相爱结婚放弃报复……这些巧合合力造成了矛盾的激化,从而推进故事发展,但也由于巧合过多,会使戏剧失去一些真实感。
《玩偶之家》的矛盾除巧合外,也是被多重事件的合力激发的,如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海尔茂对娜拉的偏见、海尔茂辞退员工柯珞克思泰、娜拉求海尔茂为朋友林丹太太安排工作、林丹太太顶替了柯珞克思泰的工作……是典型的多人多事的结构。除以上特点外,此剧在气氛的烘托、情绪的激发上主要运用比对、衬托的手法,如娜拉和丈夫海尔茂在家人与法律发生冲突时的选择截然相反;未面临危机时,海尔茂对妻子说:“娜拉,你知道不知道,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⑤当他看到借据时,却对妻子呵斥:“我是一个犯伪造签名罪的女人的丈夫,这该有多荒唐!……我将大祸临头,而这一切都是你这样一个下贱女人惹出来的!”⑥正是这样的反差把娜拉逼入绝境,娜拉开始反思八年婚姻的本质。对比、反衬加强了戏剧的讽刺意味,使得戏剧冲突更加鲜明,也加深了戏剧的深度。
总体来看,《玩偶之家》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戏剧以矛盾爆发前夕开始,借娜拉的回忆交代了事情的前因,矛盾的爆发由多重巧合与不同人物、事件一起促成,是典型的闭锁式结构。
三、两种戏剧结构的比较
《琵琶记》是中国传统线性结构戏曲,《玩偶之家》是西方戏剧闭锁式结构的典型。通过对两剧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两种戏剧在差异之外具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具有“整一性”特点。《琵琶记》与《玩偶之家》都完整、有机地表现了故事情节,“起因、发展、高潮、结局”都有明确的交代,全剧的各种情节有机关联,因此这两种戏剧都有“整一性”的特点。第二,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二者虽然对故事进展的展现方式不同,但实际都采用了遵照时间顺序展示戏剧,《琵琶记》在这点十分显著,《玩偶之家》表面似乎是从情节发展的中段开始,实际上却也在戏剧开始不久就安排了回忆的倒叙,本质仍是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顺序描述的,所以两者都具有“遵照时间顺序”的特点。
两种戏剧在具有共性的同时也有明显差异。首先,戏剧开头的设计不同。两种戏剧的开端承担了不同的任务。《琵琶记》严格遵照时间顺序,一步步铺陈、对比,在万事俱备后,才吹来了激发矛盾的东风,这种戏曲开头的作用仅仅是介绍主要人物和整个事件的起因。而《玩偶之家》把戏剧开始的时间点设计在矛盾爆发的前夕,然后通过回忆往事介绍起因。这两种戏剧显然在情节设计方面存在差异。其次,戏剧中发生事件的数量不同。线性结构戏曲的主要事件只有一件,即使是《琵琶记》这样的双线性结构戏曲,也是两条线相互交错,描写的是同一件事,只是运用了两种不同的角度。像《玩偶之家》这样的闭锁式结构戏剧可以在剧中由一个或多个人引起多起事件,这些事件之间又存在很多巧合,于是互相作用着把矛盾推向高潮。最后,场景、时间、地点集中与否。整体来看这两种类型的戏剧,《琵琶记》所描述的故事从蔡伯喈家乡陈留开始,至赵五娘进京寻夫达到高潮,又由一夫两妻、回乡祭拜父母完成团圆结局,期间经历数年时间,戏剧时间跨度大,场景多变,地点分散。《玩偶之家》的故事大多数场景是在娜拉与海爾茂的家中,虽然偶有其他场景出现,但多数是在回忆里;同时,自第一个场景开始到娜拉觉醒开门离去,剧本结束,仅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因此闭锁性结构戏剧的场景、时间、地点都较为集中。
四、结语
线性结构戏曲与闭锁性结构戏剧分属于两种戏剧理论体系,但双方不是绝缘的。通过对比发现两种戏剧结构异同,不仅可以更深刻了解戏剧结构,同时发人深思:西方戏剧理论虽掌握了强势话语权,但其并不是唯一标准,不应用一套标准去套用所有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具有鲜明的特色与独立的体系,在吸取优秀观点的同时,应保持清醒而独立的思考能力。
注释: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4.
②[清]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8.
③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琵琶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67.
④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琵琶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71.
⑤[挪]易卜生.玩偶之家[M].晓健编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8.
⑥[挪]易卜生.玩偶之家[M].晓健编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81-83.
参考文献:
[1]姜永泰.戏曲线性节奏的形态组合[J].四川戏剧,1988.
作者简介:刘 颖(198-),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戏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