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防治
2020-04-17刘勇
刘 勇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规模化养殖在现代畜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规模化养殖中生产出的污水、粪便和有害气体等物质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前规模化养殖面临的一项重要发展任务,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1 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规模化养殖场四周有着很大的牲畜粪便负荷量,大多数养殖场都直接将牲畜的粪便用作田间肥料,而粪便中的钾、磷、氮有助于培育土壤肥料,提高土壤的抗风化能力,促进有机物的繁衍生长,但若输入量过高,就会加大局部地区的粪便负荷量,超过农田对粪便的消化能力,从而使土壤发生板结,孔隙度减小,土壤的容重增加。近些年来,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显著,有些养殖场为提高经济效益,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牲畜长时间食用这样的饲料会使其粪便中的金属元素超标,而这样的粪便沉淀在土壤中则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农业减产[1]。
2 防治规模化养殖破坏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养殖行为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畜牧养殖污染防治的管理办法和防治条例,对养殖污染及其治理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据法律规定严格治理养殖污染,从源头上对养殖规模进行规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善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淘汰部分不科学、不具备污染综合治理能力的中小型养殖场,对养殖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加强对污染物的监管力度,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处理污染物,从而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依法养殖。
2.2 合理收集粪便,优化饮水途径
养殖场可以采取清污分流、粪尿干湿等方法来实现清洁养殖的目标。如此一来,既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又使养殖场的环境得到了优化,同时降低了水体污染,从根本上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畜禽粪便收集池,在指定地点收集畜禽粪便,完善畜禽粪便残留的储存场所及相关设施。分离固体与液体废弃物、分流雨水和污水,使排放量达到规定标准甚至实现零排放[2]。
2.3 完善生态保护体系,加强对生态养殖草原的保护
规模化养殖可以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有关部门必须重视规模化养殖,完善生态保护体系,从根本上预防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部门应健全相关制度与机制,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生态养殖草原保护体系,不断促进牲畜养殖的规模化,最终实现养殖效益的整体提升[3]。
3 结语
畜牧业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产业,实现规模化养殖有益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养殖企业必须利用现代养殖技术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对废弃物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实现现代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