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病的综合防控分析
2020-04-17胡宏华
胡宏华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渣江镇人民政府,湖南衡阳 421251
养猪业始终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乃至农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养猪业发展的同时,各种猪疫病也频繁地爆发,又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养猪业的发展。正确地对相关疫病加以预防,出现疫情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控制疫病的蔓延,降低疫病对养猪业产生的威胁,是当前养猪生产所必须做到的[1]。
1 严格把控猪舍内部环境
猪舍内的环境状况会直接影响饲养猪群的健康情况,所以实际生产中应该从源头控制疫病的入侵。严格把控猪舍内的光照、温湿度以及通风等情况。首先,通常将猪舍内的湿度维持在50%~70%比较适宜,如果湿度过高会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引发猪只感染皮肤病;但是如果湿度过低,又会造成猪只的皮肤出现干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其次,保证猪舍内有适宜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猪只产生热应激,严重的情况会造成猪只死亡;但是如果温度过低又会引发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所以大多数时候应该维持18~24 ℃的舍温,但是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分析,通常种猪和妊娠母猪的舍内温度应该稍微低点,一般以20 ℃最适宜。总之,在实际生产中应该严格地对舍内环境条件加以控制,尤其要重视清洁卫生工作,定期对饲养环境和生产用具进行消毒处理。
2 重视免疫接种预防疫病
给猪群进行免疫接种,是比较有效的预防疫病的方式。生产中可以采用氢氧化铝生理盐水进行疫苗稀释处理,分别在春、秋季各进行一次注射,以确保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力,从而保证猪群日常的生长和正常的繁殖。猪群在8 周龄开展疫苗接种比较适宜。此外,为保证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同时降低猪群的发病率,条件允许的饲养场在猪只l0~12 周龄的时候可以再进行一次免疫接种。为了避免母源抗体影响接种效果,通常在猪只8 周龄之前不进行免疫接种操作。除此之外,实际进行疫苗免疫的过程中,应该结合饲养地区实际疫病的流行情况,并且关注疫苗的相关性能,有组织并且有规划地制定符合实际的免疫计划,不能在生产中盲目地给猪群接种、频繁地接种,更不能长期使用不同的疫苗,避免疫苗之间产生感染,最终造成免疫失败的不良情况[2]。
3 及时进行隔离工作
实际养猪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疫情发生最初阶段的治疗工作,并且及时针对带病猪只进行隔离饲养,从而避免疾病更进一步地传播扩散。要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对于隔离饲养的带病猪应该及时地采取对症的药物疗法。
4 加强饲料管理
日常提供给猪群的饲料应该进行科学的搭配,保证营养的均衡,同时还应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微生态制剂,从而抑制猪肠道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猪群的免疫力。饲养场购回的饲料应该妥善地保存,避免饲料发霉变质,而对于发霉变质的饲料坚决禁止给猪群投喂,发霉严重的饲
料必须进行废弃处理,轻微发霉的饲料可以在经过反复的清洗消毒处理之后给育肥猪饲喂,但是要避免给仔猪和种猪投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