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疫病多发原因及有效控制对策
2020-04-17刘光成史兆孟
刘光成,王 静,史兆孟
乐陵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德州 253600
所谓畜牧养殖指的是给畜禽等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提供一定的饲料、牧草,对它们进行人工繁殖与饲养,从而得到相应的畜产品。扩大畜牧养殖业一定要以科学的技术和专业的知识为基础,若不依靠科学技术随意扩大养殖规模会给牲畜的生长环境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甚至会增加畜牧养殖中牲畜感染疫病的概率,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1 案例分析
某省是人口大省,土地面积广阔,但是人均土地仅有1.23 亩,而这1.23 亩土地当中能够用于畜牧业的只有3%。人多地少导致当前畜牧养殖业多为点状分布,个体经营数量远超承包经营。调查显示62.5%的个体养殖户会选择自建养殖场地。像猪、鸭、鸡等畜禽一般都是集体圈养。一旦动物中出现疫病,很难及时发现和隔离,因此时常发生牲畜大量死亡事件[1]。
2 畜牧养殖业动物疫病多发的原因
2.1 养殖管理人员的防疫意识不高
第一,大多数管理人员清理牲畜圈舍不及时、不到位,他们有的甚至好几天才清理一次,这就使得大量粪便堆积从而滋生出细菌。第二,养殖管理人员消毒工作没有做到位,他们没有定期对禽畜进行消毒,使得牲畜生长环境中存在大量有害微生物。第三,养殖管理人员的疫病防控常识不够扎实,牲畜出现疫病时不能及时进行防控。
2.2 养殖防疫条件不足
该省对养殖场的选址和布局考虑得不够充分,在出现意外状况时没及时处理,从而使所修的养殖场无法满足各种要求,还有一些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在对废弃的场地进行极其简单的整理后就当作养殖场来使用,这样的场地极不符合要求。因此,养殖场地较小等因素,导致牲畜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连在了一起,提高了牲畜的发病率,牲畜间一旦有疫病发生,就会在整个牲畜圈里迅速传染,造成牲畜大面积死亡,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3 如何加强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
3.1 加强养殖人员的疫病防控意识
要想对牲畜进行有效的疫病防控就要提高养殖人员的职业素养,定期对他们进行畜牧养殖知识的宣传教育,开设一些讲座向他们宣讲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策略,从而提高养殖人员的知识水平。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派遣专业的科技人员定期对养殖户科普养殖中易出现的高风险问题,对一线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应对突发疫病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利用科技手段来控制疫病的出现与传播。
3.2 定期检查防疫工作
定期对养殖情况进行检查并科普专业的养殖方法,针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才能够有效预防疫病的出现。各级畜牧兽医机构要加强对辖区内强制免疫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规定,进一步规范疫苗生产行为。全面实施兽药“二维码”管理制度,加强疫苗追踪和全程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疫苗行为。另外,要加强完善免疫记录。乡镇畜牧兽医机构、村级防疫员、养殖场(户)要做好免疫记录,确保免疫记录与畜禽标识相符。养殖场(户)要详细记录畜禽存栏、出栏、免疫等情况,特别是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信息。
4 结语
总之,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是畜牧养殖的主要任务,众所周知,非洲猪瘟是我国目前“猪肉价飞涨”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养殖户要想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就一定要积极学习现代化畜牧养殖技术,提高自身的疫病防控意识,利用科学的技术来进行疫病诊断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