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奶牛养殖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2020-04-17李树志
李树志
吉林省东辽县云顶畜牧站,吉林东辽 136600
奶牛养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养殖户在养殖奶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奶牛的疾病问题是每个养殖户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会对奶牛的养殖造成较大的冲击。以下是对奶牛疾病的简单介绍。
1 热应激
奶牛是一种害怕炎热,对寒冷有较强耐受力的动物,尤其对产奶期的奶牛来说,它们对温度的变化特别的敏感,因此,养殖户应该合理控制奶牛生存区域的温度,对其进行定期调节,最好保持在20 ℃左右,这样更有利于奶牛的成长,当温度过高时,奶牛就容易患上热应激,具体的表现为,奶牛的食量下降、呼吸系统受到严重影响、体表温度较高,吸收钙的效果下降。进而造成产奶量不高,病情加重的话,会造成奶牛死亡。
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加强通风,降低奶牛生存区域的温度,为奶牛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还要对奶牛的体表进行降温,保证奶牛的体温在合适的范围,降低这种疾病的发生概率。此外,可以从奶牛的食物入手,通过合理搭配奶牛的食物,为奶牛提供促进食欲的食物,来增加奶牛的食量,有效预防热应激。
2 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夏季温度较高,细菌滋生,在这样的前提下,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很容易发生。它主要是由牛莫拉克氏杆菌引起的。幼牛发生的概率较大。它的传播渠道有很多,但是大多以蚊虫叮咬传播为主。这种病的主要发生时段为夏季,因为此时,蚊虫的活动最为频繁,更有利于细菌的扩散。当奶牛患上这种疾病后,会出现眼睛红肿,同时伴有见光流泪的现象。基于这两点,人们将这种病俗称为奶牛红眼病。
为了降低这种疾病发生的概率,人们可以为奶牛创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将患病的奶牛和正常的奶牛区分开,将它们放置在不同的区域,并做好定期杀菌、消灭蚊蝇等工作,从发病的源头对其进行阻止。另外,要定期对奶牛的居住场所进行冲洗,确保奶牛的居住环境干净卫生,减少蚊蝇的产生。
3 酒精阳性乳
酒精阳性乳的发生概率与温度有着较大的关系,一般而言,温度越高,发病率越高。此外,这种疾病也是从牛奶的角度出发的,主要表现为,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钠成分不足,可以通过牛奶和酒精进行混合的方式进行检验,当有絮状凝块产生则证明这种疾病发生,根据其中含有的酸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高酸度牛乳和低酸度牛乳两种,这种疾病是通过其他疾病的产生,从而诱发的。例如创伤性网胃炎,就是一种常见的可以诱发其产生的疾病。由于这种疾病产生的原因有外部因素和病理因素两种,因此,在治疗时,要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当环境改变,运输距离过长,运输时间过久,导致酒精阳性乳发生时,可以改变饲养方式,通过对饲料进行合理的调整,进而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当病理因素导致这种疾病发生时,主要通过药物的方式进行解决。可以通过服用柠檬酸钠、丙酸钠等药物治疗,也可以注射甲硫基脲嘧啶来恢复奶牛的乳腺功能。
4 流感热
流感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大多是由弹状病毒导致的,它还有两个其他的名字,一个是三日热,一个是暂时热。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在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较为迅速,它主要破坏的是奶牛的呼吸系统和运动能力,当奶牛患上这种疾病,它的具体表现是:体表温度会升高,无精打采,同时伴有流泪、流涕现象,奶牛食用饲料的量会越来越少,大便量少且干燥,奶牛的患病能力加强,体质变弱,如果在奶牛的孕期患上这种疾病,严重的情况会导致胎儿死在腹中,对奶牛造成较大的影响。
夏季流感热高发,这种疾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注射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药物有庆增胺注射液、安乃近注射液和普努卡因青霉素等。
5 风湿病
夏季温度较高,湿气较重,奶牛的食欲不佳,免疫力降低,加之养殖户,缺乏专业的养殖技能,导致奶牛极易发生“风湿”。对于奶牛的防暑降温,养殖户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比如,安装风扇、使用水帘、改变饲料等,以此,来改变牛场圈舍的环境,为奶牛的体表进行降温,增加奶牛食用饲料的数量。同时,部分养殖户为奶牛淋水,夏季本就湿热,这样做进一步加大了奶牛的患病概率。这种疾病的具体表现为:体温较高、反应较为缓慢,伴有呻吟现象出现,关节疼痛、肌肉收缩现象严重,奶牛不愿行走等,针对这种疾病,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通过注射水杨酸钠、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如果只是局部发生“风湿”则可以采用酒糟热敷的方式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不同的疾病应对的措施各不相同,在奶牛发生疾病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判断奶牛患上疾病的类型,然后找出病因,采取恰当的方式,将疾病解决,避免疾病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