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因素与鸡球虫病的防治策略
2020-04-17苗跃
苗 跃
辽宁省北镇市动物卫生服务中心,辽宁北镇 121300
鸡球虫病属于养鸡行业一种危害极大的疾病种类之一,当前在对这种疾病的防治方面包括药物防治以及疫苗控制,从鸡球虫病的流行和温湿度的控制各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严重的还会关系到对该疾病疫苗研制的成败。
1 鸡球虫病概述
鸡球虫病属于鸡群中较为常见而且危害比较严重的寄生虫病,它由一种或多种球虫造成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且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较大。10~30日育龄的雏鸡以及35~60日育龄的青年鸡在其中发病率以及死亡率能突破80%。病愈之后雏鸡因为生长受到阻碍的原因,体重增加也比较缓慢;对于成年鸡来说一般情况下都不发病,但一旦要是遇到带虫的鸡,则其增重以及产蛋的能力会大大降低,这一点恰恰也是造成球虫病传播的关键病源。
2 温、湿度对球虫病爆发和流行的影响
为了能给鸡在生产时提供适宜的气候,现代化养鸡场采取的都是集约化封闭式鸡舍。这种鸡舍因为外围结构起到一定阻挡作用的缘故,会使得鸡舍室内外的空气环境产生很大的差距,而且不管是光照或是风速,都要比舍外低,但其从温度以及湿度方面却要高出室外许多。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饲养员的管理出了问题,但更关键的则是因为鸡体本身出了问题。由于鸡属于恒温动物,而其体内的代谢变热一定会通过组织的传导及血液的循环行成一种对流作用带至鸡的表皮呼吸道及皮肤,凭借辐射、传导以及对流或蒸发的方式排出到体外,如此来维持体温的恒定。从鸡体排出的水汽量,和鸡体本身的体重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成正比。结合实际检测发现,如果舍温达到24 ℃、湿度达到60%~70% 的情况下。则育龄为11~30日的肉仔鸡平均每千克活动1 h 可以排出33.91 J热量,同时水汽的排出量可以达到6.3g;由此,1000 只产蛋鸡如果在23.9 ℃的舍温下1 h 内就可以呼出2.86kg 水汽,如果处于舍温26.7 ℃的环境下就能呼出6.49kg 水汽。
封闭式鸡舍通常情况下都采取全进全出的方式来周转鸡群,因为饲养密度比较大的缘故,因此每只鸡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也就比较多。如果是采取这种模式饲养,则愈加可以为球虫卵囊的发育以及疾病的传播提供优良条件。
因为这个缘故,一般在集约化养鸡场内鸡球虫病的发病率都极高,特别针对育龄15~50日的雏鸡,该发育段的鸡群发病率能达到50%~70%。最严重的时候可以达到80%以上。
3 温、湿度对球虫疫苗免疫的影响
疫苗的出现是为了克制和摆脱抗球虫药的耐药性和药物在食物中残留产生的影响,而目前借助疫苗免疫来预防鸡球虫病,却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疫苗研制的成败或者关键因素还是离不开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3.1 球虫苗对温度较敏感
冷冻容易导致卵囊破裂最终造成免疫失败,如果温度太高则会使卵囊的代谢更加旺盛,再者由于营养物质消耗太快最终缩短有效期,致使免疫低下或最终失败。无论是高温或者冷冻都会将疫苗杀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球虫活疫苗保存的温度必须低于2~8 ℃,而且使用时其稀释液需要控制在20 ℃上下。
3.2 球虫活疫苗的免疫方法
当前免疫方法包括有滴口法、喷料法以及饮水法和喷雾法几种,其中滴口法效果最佳,能够保证免疫没有任何问题,缺点在于这种方法对于大部分养鸡场来说都会有些不便;喷雾法的使用大多数都用于一些设备比较先进的孵化室,不太适用于种鸡场;此外,大多数养鸡场普遍都使用的是饮水法和喷料法,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进行免疫接种以后的饲料管理工作都很重要。其球虫卵囊孢子化的最佳温度应该是在20~28 ℃,且湿度要大于20%。如果垫料太干,那么球虫卵囊则不太易于孢子化,这种情况下鸡群就无法得到反复免疫;如果垫料太湿,此时卵囊孢子化的数目比较大,这种情况下极其容易导致免疫力还没有充分建立的鸡群引起鸡球虫病,所以这种情况下对于上层垫料的最佳湿度为25%~30%。
4 结束语
目前对于鸡球虫病的防治是这方面研究工作开展的一个重点项目内容,可行的办法包括加强管理、采取药物治疗等,都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对鸡球虫病的产生及感染的概率,从而降低鸡的死亡率,提高鸡的存活率以及产出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