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犬皮肤姬鳌螨病的诊治分析

2020-04-17贺卫华张风荣赵学刚翟晓虎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皮屑伊维肘部

贺卫华,张风荣,李 玲,赵学刚,翟晓虎*

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2.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犬姬鳌螨属节肢动物门,螨纲,痒螨科,是高度接触传染性体外寄生虫,幼龄动物最易感染。犬、猫常见的螨虫病主要有蠕型螨、疥螨和耳螨,姬鳌螨病属于不常见犬体外寄生虫疾病[1]。姬鳌螨常寄生于犬、猫、兔子和人的皮肤表面[2],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感染该病后可以看到皮屑在动物皮肤上移动,所以也称为“行走的皮屑”。犬姬鳌螨没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3],它的生活史全部都是在宿主身上完成,通过摄取皮肤的角质碎片和组织液生存,可引起皮肤轻度的非化脓性皮炎。患犬一般表现大量脱毛和片状皮屑,多集中在头部及背中线位置。笔者于2018年6月接诊1例犬皮肤姬鳌螨病,经过沐浴和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现将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家养雄性贵宾犬5月龄,体重1.3 kg。半月前发现该犬偶尔有瘙痒表现,且发现身上有少量皮屑。在离家附近宠物医院就诊诊断为真菌感染。使用伊曲康唑治疗1周,之后皮屑增多且瘙痒更加严重。后转诊至其他宠物医院,治疗也未见好转,于2018年6月15日转至本院。

临床检查发现,该犬背中线有大量皮屑(因该贵宾犬为黑色毛色,皮屑相对明显),分开毛发可见红斑并伴有局部结痂,瘙痒程度较高,两前肢肘部脱毛皮肤增厚,体温40.3 ℃,呼吸频率为36次/min,心率122次/min,可视黏膜苍白。

2 实验室检查

2.1 伍德氏灯检查

用伍德氏灯照射该犬背中线部位及两前肢脱毛部位周围,未出现黄绿色荧光。

2.2 显微镜检查

2.2.1 肘部刮片检查

将患犬肘部剃毛,用手术刀片在肘部病变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垂直皮肤轻刮至轻微出血为止,将刀片上的刮取物至一干净载玻片上,滴加几滴10%KOH溶液,盖好盖玻片,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未见寄生虫虫体和虫卵。

2.2.2 背中线皮屑检查

用细针梳在背中线两侧梳理毛发和皮屑,用醋酸纤维胶带纸粘取毛发和皮屑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可见带有螯针附属口器的姬鳌螨虫体和虫卵。

2.3 放大镜观察

使用放大镜在皮屑较多的背中线观察皮屑运动情况,结果显示,出现大量可移动的皮屑。

2.4 血常规检查

隐静脉采血,EDTA-K2抗凝,采用Mindray兽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血常规,检测结果可见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参考值,提示体内有炎症。白细胞数为36.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7%。

2.5 血液生化检查

隐静脉采血,肝素抗凝,采用斯马特SMT-120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无异常。

3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显微镜镜检和放大镜观察结果等确诊该犬患姬螯螨病混合细菌感染。

4 治疗

根据患犬诊断结果,以杀虫和防止继发感染为治疗目的,采用体外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

肌肉注射伊维菌素0.2~0.3 mg/kg,每周一次,连续2周;2%水杨酸沐浴,每周1次,连用2周;头孢曲松钠每天0.05 g/kg,皮下注射,治疗1周。采用该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患犬瘙痒症状消失,背中线两侧基本无皮屑,后期再无使用任何药物治疗。1个月电话回访未复发。

5 讨论

犬姬鳌螨属节肢动物门,螨纲,痒螨科,是高度接触传染性体外寄生虫。姬螯螨病螨虫寄生于皮肤表面,引起轻度非化脓性炎症。姬螯螨属主要有三种姬螯螨:牙氏姬螯螨、布氏姬螯螨和寄食姬螯螨,犬最易感染的是牙氏姬螯螨。姬螯螨虫体很大,最具特征的是钩子样的附属口器称为螯针,这是与其它螨虫鉴别的重要标志。

5.1 诊断

诊断犬姬螯螨皮肤病理论上并不困难,采用胶带纸粘取毛发和皮屑镜检观察到姬螯螨虫体、幼虫或虫卵即可确诊,但是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首先,该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从完全不痒到严重瘙痒程度不一,所以容易出现诊断思路偏差。其次,能否采集到有效的样本取决于螨虫的数量,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第三,粪便漂浮法收集姬螯螨和虫卵,其虫卵类似钩虫卵,但是比钩虫卵大三、四倍,需要鉴别。所以,使用放大镜直接能否观察到“移动的皮屑”对本病的确诊起很重要的作用。本病例就诊时瘙痒剧烈,再加上肘部及耳缘周围有脱毛症状,开始误认为该犬患疥螨皮肤病进行肘部和耳缘进行皮肤刮片镜检。所以,该病应与疥螨、蠕形螨、真菌等皮肤病进行鉴别诊断。

5.2 治疗

对于犬姬螯螨病的治疗临床上多数采用外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全身治疗一般选择伊维菌素或多拉菌素注射,外部治疗则使用除虫菊酯或双甲脒药浴,有时也会使用福来恩喷剂[4]。选择上述体外治疗和全身治疗的药物,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4周才能有明显的效果。而伊维菌素或多拉菌素对幼年动物副作用性较大,不易长期使用。双甲脒和除虫菊酯对幼犬也非常敏感,容易中毒,使用时应慎重。本病例采用了水杨酸沐浴和伊维菌素相结合的治疗方案,缩短治疗周期的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姬螯螨主要寄生在宿主表皮角质层皮屑形成的假隧道内,靠吸食组织液为生。2%水杨酸是化妆品中用于角质软化剂或面疱预防治疗剂,具有去除角质和皮屑的作用。本病例使用2%水杨酸沐浴目的就是去除姬螯螨寄生在宿主的角质层皮屑,使姬螯螨尽快早脱离宿主体表,缩短治疗周期。

犬姬螯螨病为人畜共患病[5],高度接触性传播,因此兽医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该病幼犬以为皮肤的免疫能力相对较低发病率较高,所以,犬舍要做好母犬和幼犬的体内、外驱虫,提高犬的抵抗力,预防该病的发生。如果发病应及早治疗和隔离[6]。

猜你喜欢

皮屑伊维肘部
微乳技术在伊维菌素剂型制备中的应用及展望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一肘部练习(中级篇)
为什么会有耳垢?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肘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诊治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皮屑Ⅰ号洗剂在头皮脂溢性皮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如何除螨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