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临床与防治
2020-04-17呼正祥高春生
孙 亮,呼正祥,高春生
1.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2.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1 流行病学特点与危害
1.1 流行特点
本病分布世界各地,多发于美国和印度。可感染牛、羊、猪,但牛最易感,特别是6~18月龄的犊牛感染发病率最高。从近3年,吉林省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看,规模化和散养的肉牛、奶牛、役用牛均有感染,中部平原区、西部半牧区、东部山区牛群均有阳性牛分布,隐性感染率超70%,感染牛群病死率90%以上,个别体质差的牛100%死亡。
1.2 危害
感染牛通常发生持续性感染,往往出现脑部先天性缺陷、失明或白细胞减少等现象。怀孕牛感染该病毒,可造成胚胎直接死亡或产出畸形胎,所产犊牛出现免疫耐受。泌乳期牛感染后,产奶量极具下降,奶质量降低,进而生产的乳制品质量降低,严重的有可能造成人员感染。
2 临床表现
2.1 急性型
2.1.1 犊牛多发,高热3~7 d,个别表现双相热。
2.1.2 病牛腹泻严重,粪便呈水样,有的粪便恶臭并带有黏液或者血液。
2.1.3 严重的牛出现大量流涎和流泪症状。
2.1.4 口腔内部,特别是硬腭、齿龈部位,以及鼻腔黏膜出现糜烂或者溃疡现象,特别严重的整个口腔内部覆盖类似水煮样白色坏死上皮组织。
2.1.5 孕牛多表现流产,犊牛常出现失明或者小脑发育不全等先天性缺陷。
2.2 慢性型
2.2.1 此类型比较少见,病牛表现类似口蹄疫症状,多由急性型转为慢性型,病程2~6个月,长的可达到1年。
2.2.2 病牛食欲降低,逐渐消瘦。
2.2.3 鼻镜通常发生糜烂,眼部有分泌物。
2.2.4 持续或间歇腹泻,有的表现里急后重,粪便中有黏液或血液。
3 预防与治疗
3.1 预防
3.1.1 免疫。犊牛可于断奶前后采用牛病毒性腹泻弱毒苗进行基础免疫。该病流行性较强,对自家牛场危害性较大时,建议每3~5年免疫一次,母牛和种公牛应于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
3.1.2 强化管理。坚持自繁自养,禁止从流行地区引进牛群,必须引进时应对引进场开展血清学检测,检测阴性方可从该场引牛。加强公母牛检测,如本地区有该病流行或有牛群引进时,定期对本场牛群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阳性的建议淘汰处理。公母牛配种前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避免通过公牛精液传播本病,避免通过母牛造成垂直传播。如果公母牛检测阳性,应进行全群检测,检测阳性的直接淘汰。
3.1.3 加强检疫。传染性强,引进牛群时做好产地检疫,从国外引种时加强口岸检疫防止带毒牛引入。
3.1.4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因本病传入性较强,加之牲畜频繁跨区域调运,难免保障本场周边区域不发生此病。因此,为确保本场生物安全,应定期对场周边3 km左右区域牛、羊或者猪发生或感染牛病毒性腹泻情况开展日常调查,便于掌握和分析形势,采取相关防控措施。
3.1.5 管控投入品。所有引入场内的兽药、疫苗、饲料、肉制品、活动物等要严加管控,特别是从本病流行区域引进的物品,建议入场前进行消毒处理,外包装及时进行无害处理,必要时可对疫苗进行本病病毒检测,防止通过投入品传播病毒。
3.2 治疗
该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如果本场发现该病,不做淘汰处理的,应进行隔离治疗。治疗以增强病牛抵抗力和对症治疗为主,如果脱水应及时输液和纠正酸中毒,如果腹泻严重应及时投服收敛止泻药物,并要及时配合抗生素治疗,还应控制继发感染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