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用水中二氧化氯除锰应用实例

2020-04-17杨学光陈丽琼

净水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氯酸钠理论值二氧化氯

杨学光,陈丽琼,刘 娟

(丽江水务集团甘源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云南丽江 674100)

1 概况

丽江市水务集团三水厂水源为团山水库,属二类水质,供水量为10 000 m3/d。但春夏季原水锰含量升高至0.3~1.33 mg/L,超过限值3~13倍。以水库底层水为原水的水厂普遍存在季节性锰含量超标的问题。常规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对高锰原水的去除效果不佳,出厂水的锰含量会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同时,色度超标导致管网“黄水”、“黑水”现象。

为应对高锰原水,综合考虑成本和操作性,三水厂通过一系列试验不断优化工艺,本文通过二氧化氯预氧化-铝盐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工况的运行试验,探究该方法除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 原水水质分析

2.1 水库原水水质状况

历年水质数据表明,三水厂原水锰超标现象主要出现在5月—10月,其中7月—8月锰含量最高,且8月—10月原水氨氮、挥发酚、臭和味等指标偏高。

2.2 水库底层原水季节性锰突升原因分析

水库底层原水季节性锰突升的原因和库底溶解氧相关,如图1所示,当溶解氧降至5 mg/L以下时,底泥中的二价锰被释放于水体中,当溶解氧为2~5 mg/L时,二价锰在水体中含量最高。

图1 水库底层溶解氧与锰含量关系Fig.1 Relationship of Manganese Content and DO in Bottom Water of Reservoir

3 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除锰的应用

3.1 预氧化-铝盐混凝沉淀/过滤法反应机理

三水厂工艺流程:水库原水→隔板反应池→斜管沉淀池→无阀滤池→清水池→管网。

(1)以二氧化氯为预氧化剂,可将溶于水的二价锰氧化成不溶于水的四价锰。水中锰与二氧化氯的反应分两步。

总反应式:2ClO2+5Mn2++6H20=5MnO2+12H++2Cl-。

进行两步反应时,根据总反应式,氧化1 mg/L的Mn2+所需的ClO2理论值为0.5 mg/L。

为了追求较快的处理效果,工程上一般只考虑第一步反应,按反应式计算去除1 mg Mn2+需要2.43 mg ClO2。

(2)铝盐混凝沉淀/过滤法包括混凝、吸附沉淀、锰砂吸附过滤等过程。由于团山水库原水pH偏碱性,为PAC混凝沉淀的最佳pH值范围。

3.2 二氧化氯除锰方案的实施

三水厂采用高纯型二氧化氯发生器,以亚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产生二氧化氯。在沉淀池进水原水管处预投加二氧化氯,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可以迅速氧化原水中的二价锰离子,使锰离子转化成二氧化锰的形式,通过沉淀和过滤去除。由于水库底层原水中的锰含量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升高,本文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研究。

3.2.1 第一阶段

本阶段原水中锰含量为0~0.256 mg/L,按照理论值(2.43倍)计算,二氧化氯的投加量应为0.62 mg/L左右。由于在试验过程中,考虑到原水中含消耗二氧化氯的还原性物质的存在,白天原水锰含量比夜间略低,有时波动比较大,所以为保证试验效果,采用固定的高投加量运行,即二氧化氯投加量0.7 mg/L,观察滤后水水质状况进行试验。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滤后水锰含量可控制在0.1 mg/L以下。

表1 第一阶段滤后水锰含量Fig.1 Manganese Content in Filtered Water of the First Stage

3.2.2 第二阶段

本阶段原水锰含量显著上升,最大值为0.85 mg/L,按照理论值(2.43倍)计算,二氧化氯投加量理论最大值应为2.0 mg/L,为保证试验效果,采用固定的高投加量运行,即二氧化氯投加2.0 mg/L(原水锰最大值时,二氧化氯投加量可提高到2.2 mg/L),但滤后水无法满足0.1 mg/L的限值,如表2所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二氧化氯投加量的提高,检出消毒副产物亚氯酸钠升高,在原水锰含量为0.499 mg/L时,虽然滤后水控制效果良好,但亚氯酸钠浓度达到0.89 mg/L,超出国标限值0.19 mg/L。

表2 第二阶段滤后水锰含量Fig.2 Manganese Content in Filtered Water in 2nd Stage

3.2.3 第三阶段

本阶段原水锰含量进一步升高到0.542~0.885 mg/L,按照理论值(2.43倍)计算,二氧化氯投加量理论最大值应为2.15 mg/L。为保证试验效果,采用固定的高投加量运行,即二氧化氯投加3.0 mg/L。但实际情况下,随着原水锰含量升高达到0.885 mg/L,滤后水锰含量失控,原水浓度回落到0.4~0.7 mg/L。在超出理论值的二氧化氯投加状态下,4组滤池滤后水绝大部分时段仍超过0.1 mg/L,如表3所示,且此时副产物亚氯酸钠超标严重。说明当原水锰含量较高时,单独二氧化氯已无法达到预期除锰效果。

表3 第二阶段滤后水锰含量Fig.3 Manganese Content in Filtered Water in 2nd Stage

4 应用结论

(1)二氧化氯预氧化除锰工艺适用于低锰原水。试验发现,当原水锰含量低于0.3 mg/L时,二氧化氯预氧化投加量按理论值2.43倍投加,滤后水可控制在0.1 mg/L以下。对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的水厂来说,工艺安装简单,管理方便。以三水厂二氧化氯发生器工况为例计算增加成本:原水锰含量为0.3 mg/L时,需要投加0.7 mg/L的二氧化氯,耗盐酸5.4 g/m3(单价2.45元/kg),折合0.013元/m3;耗亚氯酸钠5.7 g/m3(单价6.9元/kg),折合0.039元/m3,两种物料合计增加成本约0.052元/m3。

(2)二氧化氯预氧化除锰工艺不适用于原水含锰量持续较高的状态,当原水锰含量高于0.4 mg/L后,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但滤后水仍不能稳定保证达到0.1 mg/L的要求,且消毒副产物亚氯酸钠超标。需要进一步研究高锰酸钾除锰和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联用除锰等工艺的效果。

猜你喜欢

氯酸钠理论值二氧化氯
膜法冷冻脱硝工艺在氯碱联产氯酸钠中的应用
使用二氧化氯贴片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混凝土梁式桥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研究
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食场篇
扩招百万背景下各省区高职院校新增招生规模测度研究
便携式无燃料低温燃烧氧烛工艺研究
组合变形实验中主应力方位角理论值的确定
稳定性二氧化氯对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及酶活性的影响
ASME规范与JB/T4730对接焊缝超声检测的灵敏度差异探讨
凯米拉投资扩大氯酸钠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