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自动溶药器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20-04-17沈阳二四五医院辽宁沈阳11016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配药注射器白细胞

沈阳二四五医院 (辽宁 沈阳 110161)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一次性自动溶药器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将40名体检合格的护士平均分配到呼吸肿瘤内科、普外肿瘤内科、血液内科、肿瘤内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名护士。对照组护士使用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配备化疗药物,观察组护士使用一次性自动溶药器配备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的配药时间、12个月内人体内血小板及白细胞水平、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护士的配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药6个月后,观察组护士体内血小板及白细胞水平、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时间越久,差异越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应用一次性自动溶药器能够有效缩短配药时间,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减少化疗药物配制中的环境污染和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受环境变化及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2]。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化学疗法、手术治疗、生物治疗、放射治疗等,其中化疗是常见手段,化疗药物中包含细胞毒化制剂,医护人员在配药过程中会直接接触化疗药物,有些化疗药物不慎接触皮肤,会直接进入人体,对医护人员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3,4]。因此在配备化疗药物时,应采取更为安全的器具和手段。本文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40名护士,分两组采用不同的配药方法,探究一次性自动溶药器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将40名体检合格的护士平均分配到呼吸肿瘤内科、普外肿瘤内科、血液内科、肿瘤内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名护士。所选护士均为女性,且已婚已育,不再有生育计划,年龄26~34岁,平均(29.76±3.21)岁。纳入标准:入组前已具备5年工作经验,富有责任心;入组前无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史,体检合格;经过专业培训且考核成绩合格;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使用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配备化疗药物,观察组护士使用一次性自动溶药器配备药物。

表1. 两组护士血小板、白细胞水平比较 (n=20,±s,×109/L )

表1. 两组护士血小板、白细胞水平比较 (n=20,±s,×109/L )

组别 实验前 1个月 6个月 12个月白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小板观察组 7.7±0.9 178.6±21.5 7.5±0.8 172.4±23.3 7.4±0.8 169.6±24.2 7.2±0.6 167.6±24.8对照组 7.8±0.8 177.8±22.8 7.1±0.7 165.2±21.4 6.7±0.8 157.9±21.9 6.1±0.4 150.7±27.7

表2. 两组护士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n=20,n/%)

①防护器具和培养器具。两组人员均配备配制药物所需要的防护用具,包括一次性口罩、护目镜、帽子、聚乙烯手套、无菌敷料、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灭菌乳胶手套、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污物专用袋等。对照组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20mL)为河南平顶山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观察组使用的一次性自动溶药器以及免抽吸西林瓶、灭菌注射用水“二合一”组合器具为甘肃成纪公司生产。②配备前准备:做好核对工作;配备药物前做好消毒工作和防护工作,穿好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使用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等,按照要求依次穿戴完成,在治疗台面和脚下铺好一次性防渗透防护垫。③配备药品方法:对照组配药方法。检查注射器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打开注射器外包装,将注射器乳头和注射器针头连接牢固,备用。打开稀释用液体瓶盖和化疗药物包装,对瓶口进行常规消毒。使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再注入化疗药物瓶内,拔出注射器,震荡药品直到药物完全溶解,用注射器吸出溶解后的药液,再注入到大瓶溶液中。稀释药物和抽取药液时,应当插两针头,排除药瓶内的压力,以避免针栓脱出而引起的污染,抽取药液后,做好瓶内排液、排气工作后再拔针,不能让药液排在空气中。抽出药液时,药液不能超过注射器容量的三分之二,避免药液溢出。观察组配药方法。检查一次性无菌自动溶药器有效期情况,检查包装。打开化疗药物瓶口和无菌注射用水溶媒瓶,瓶口常规消毒。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药物制备。④制药后处理:按照七步洗手法要求洗手,开窗通风[5,6]。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的配药时间、12个月内体内血小板及白细胞水平、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4.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配药时间为(3.21±0.37)min,对照组护士配药时间为(5.35±0.36)min,观察组配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药6个月后,观察组护士体内血小板及白细胞水平、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时间越久,差异越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讨论

在化疗药物配制中应用一次性自动溶药器能够有效缩短配药时间,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减少化疗药物配制中的环境污染和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

猜你喜欢

配药注射器白细胞
白细胞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输液配药时胶塞掉屑的原因及防止方法的探讨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配药的临床研究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医院电控取药终端设计与研发
注射出来的画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