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治疗对围绝经期 抑郁症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及围绝经期症状评分的影响
2020-04-17李梓
李 梓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在围绝经期,由于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且雌激素分泌相对不足,因而极易导致情感变化的敏感性增强,发生抑郁症的风险也会显著升高。围绝经期抑郁症不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时对其生活质量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1]。本文旨在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治疗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内容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32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年龄46~52岁,平均年龄(48.49±1.61)岁。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均有患者16例,两组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给予其口服药物盐酸氟西汀片,每日1次,每次10 mg;尼尔雌醇片,每2周1次,每次2 mg。
1.2.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叮嘱患者在病情好转后仍需坚持遵医嘱用药,切不可自行停药。同时也需在饮食方面给予其一定的建议,指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并保持高度的同理心,使患者能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真诚与关爱。也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其说出内心的需求以及想法,并在恰当的时机作出真实的情感反应,以获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应在沟通过程中注意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与其聊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其做喜欢的事,如手工、阅读等。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向其普及围绝经期的相关知识,使其认识到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因生理状态改变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表现,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自我调节与控制进行改善。同时也应指导患者学习深呼吸、肌肉放松等心理调节方法,以减少其不良情绪。医院应积极组织相关宣教活动,如座谈会、知识讲座等,邀请患者家属参与其中,并向其分发知识宣传手册,以普及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正确知识,鼓励其在生活中多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和照顾。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应用HAMD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并统计两组的KMI评分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工具进行数据统计,t为检验值,P<0.05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HAMD、KMI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1个月,研究组的HAMD、KMI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HAMD、KMI评分统计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HAMD、KMI评分统计
组别HAMD KMI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16) 27.52±5.81 9.04±2.73 23.98±5.09 10.22±3.45常规组(n=16) 27.48±5.75 14.28±3.49 24.03±5.12 17.15±4.61 t 0.02 4.73 0.03 4.81 P 0.98 0.00 0.98 0.00
3 讨 论
围绝经期抑郁症主要指的是在围绝经期初次发病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否则极易增加患者自残,甚至是自杀的风险。在围绝经期,女性的激素水平急剧变化,极易出现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情况。随着潮热、心悸以及头晕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的加重,机体会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进而导致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2]。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有效减轻了患者对于生理变化的紧张感以及恐惧感,稳定了其情绪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心理护理后1个月,研究组的HAMD、KMI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治疗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能有效促进HAMD、KMI评分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