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风险的危险因素

2020-04-17姚义琴邹荣成郭怡菁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35期
关键词:咽下洼田生物反馈

姚义琴 邹荣成 郭怡菁(通讯作者)

(1 南京市溧水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南京 211200)

(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09)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南京市溧水人民医院2015 年2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366 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1],且经头颅CT 或MRI 证实;②急性期发病2 周以内,最长不超过1 个月;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风湿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②慢性支气管炎、哮喘、COPD等疾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1.2.1 吞咽功能早期评估方法 吞咽检查[2]:(1)颊肌与咬肌:患者分别以两侧磨牙咬住压舌板以观察咬力;(2)舌:通过观察舌的伸缩、左右摆动及抵上颚、环绕齿颊沟1 周,以评估舌活动范围;(3)唇:观察患者嘴角是否对称、有无流涎等情况;软腭及咽:观察患者软腭对称性及有无咽反射;(4)音调:通过与患者对话分析患者有无构音障碍;若以上检查均无异常则安排进行洼田饮水试验[3]:患者取半坐位,给予30ml 温水让患者饮用,观察患者饮水情况评估吞咽功能,1 级:可在5s 内1 次顺利咽下水,2 级:2 次及2 次以上可无呛咳咽下水,3 级:可1 次咽下水但存在呛咳,4 级:2 次及2 次以上咽下水,存在呛咳,5 级:存在频繁呛咳,无法全部咽下。吞咽功能障碍评估结合吞咽检查和饮水洼田试验,对于吞咽检查存在障碍的患者即可认为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对于吞咽检查无异常但饮水洼田试验达到2 级以上的患者也认为存在吞咽功能障碍。

1.2.2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措施 对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本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方式的干预,(1)常规干预:仅指导和协助患者缓慢喂食,对于饮水洼田试验4 级以上患者给予鼻饲;(2)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选用MyoTrac Basic 型生物刺激反馈仪,采用直接控制学习模式,刺激强度15 ~40mA,表面肌电图灵敏度<0.1V;生物反馈治疗每天1 次,每次持续 30min;(3)进行吞咽摄食管理训练:①包括管饲护理:加强宣教、3 次/d 口腔护理、及时吸痰等;②感觉促进训练:开始吞咽前给予各种感觉刺激,然后做吞咽动作,3 次/d,每次5min;③吞咽器官训练:加强下颌、唇、舌、软腭及声带闭合运动的控制,强化肌群力量及协调性,改善吞咽功能;④吞咽辅助手法;⑤吞咽姿势改变等等。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患者发生SAP的危险相关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方程进行危险因素独立性分析,风险率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示;显著性水平α=0.05,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366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113 例发生SAP,发生率为30.87%;据此分为SAP 组和非SAP 组。

2.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比较

吞咽功能障碍方面,SAP 组在早期吞咽功能评估率、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吞咽-摄食管理训练例数与非SAP 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比较[n(%)]

2.3 导致患者发生SAP 的危险因素分析

带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方程后显示,抑酸药物使用(OR=3.365)、GCS 评分低(OR=0.806)、吞咽功能障碍(OR=65.953)是导致SAP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吞咽功能早期评估(OR=0.135)、肌电生物反馈疗法(OR=0.313)和吞咽摄食管理训练(OR=0.047)是预防SAP 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 <0.05),见表2。

表2 引发SAP 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3.讨论

吞咽困难在脑卒中后的发病率较高,发生吞咽困难的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残疾、营养不良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卒中相关性肺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医源性肺炎,在吞咽困难的患者中发病率显著升高;研究表明,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发生SAP的风险比无吞咽困难的患者增加3 ~11 倍。关于导致SAP 发生风险研究较多,结果也多种多样,吞咽困难作为一个公认的导致SAP 的危险因素,目前针对其的干预措施也较多,诸多干预措施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且这些干预措施对于降低SAP 发生风险的研究业内鲜有。研究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不同干预措施对于预防SAP 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回顾性分析显示,366 例脑卒中患者中共发生113 例SAP,发生率为30.87%,与国内外报道的发生率相符合[4];SAP组在机械通气、GCS 评分、抑酸药物使用方面与非SAP 组比较有差异,且SAP 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SAP 组。在吞咽困难和相关干预措施方面,本研究显示[5],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的患者SAP发生率更低,且相对于常规干预措施,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和吞咽-摄食管理训练的患者SAP 发生率更低;在评估吞咽功能方面,饮水洼田试验是临床上常用且较为简便的方式,另外还可通过测试舌咽部不同肌群的运动能力来判断吞咽功能;相对于一些复杂的仪器监测方法,以上两种方式均能够很好的评估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早期筛查出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

吞咽摄食管理是一种康复锻炼模式,通过控制唇、舌、咀嚼肌、和咽喉部的环咽肌等吞咽肌肉群的运动,达到强化肌群力量和促进各肌群之间协调运作的能力,最终改善吞咽功能。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早期评估吞咽功能和针对性进行吞咽器官训练有助于降低SAP 发生率。

猜你喜欢

咽下洼田生物反馈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咽下肚的泡泡糖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圈里事儿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