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0-04-17王华李慧慧

医药前沿 2020年35期
关键词:雷珠激光治疗眼压

王华 李慧慧

(连云港市眼科医院眼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属于一种严重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并发症,其主要特征为视网膜微血管病变[1],危害患者视力,若无有效治疗措施则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严重威胁其生活质量。既往临床治疗DR 主要是采用眼底激光治疗[2],该法虽有较好的恢复视力效果,但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研究发现联合雷珠单抗、眼底激光治疗DR 的疗效确切[3]。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方案的有效性,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诊治的60 例DR 患者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联合雷珠单抗、眼底激光治疗DR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 例(75 眼)本院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诊治的DR 患者。纳选标准:(1)符合DR 诊断标准[4];(2)凝血功能正常;(3)符合手术要求;(4)知情同意且符合伦理学要求(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肝等紧要脏器疾病、恶性肿瘤者;(2)存在青光眼等眼科疾病史者;(3)有精神、智力障碍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DR 患者分为联合组30 例(38 眼)与对照组30 例(37 眼)。其中,联合组男、女分别为14 例(18 眼)、16 例(20 眼);年龄45 ~75 岁,平均(57.68±7.11)岁;平均糖尿病病程5~18(13.13±3.24)年;DR 分型:21 例增生型,9 例非增生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3 例(16 眼)、17 例(21 眼);年龄46~77 岁,平均(58.15±7.23)岁;平均糖尿病病程6 ~19 年,平均(13.52±3.16)年;DR 分型:22 例增生型,8 例非增生型。上述一般资料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眼底激光治疗:所使用的仪器为IQ810 眼科激光仪(美国Oculight 公司生产)。首先为患者散瞳采用托吡卡胺滴眼,然后眼部麻醉采用盐酸奥布卡因。运用眼科激光仪对患者行光凝,其中行全视网膜光凝为增殖期患者,行局部视网膜光凝为非增殖期患者,对于增殖期病情较重患者首先行眼底光凝治疗,再行黄斑格栅光凝(以患者黄斑水肿状况为依据),所以患者术毕进行眼部抗感染等常规干预。眼底激光每半月治疗1 次,共治疗3 个月。联合组则给予眼底激光+雷珠单抗治疗,其中眼底激光手术同上,在第1、5、9 周患者激光手术前常规消毒与眼部麻醉后,利用破囊针刺入其巩膜表面与缘后3.5mm 位置,向玻璃体腔注入雷珠单抗2mg,注射完毕后利用棉签按压进针点。

1.3 观察指标

(1)两组眼底出血及渗出完全吸收时间比较。(2)两组治疗前后眼压、矫正视力比较。(3)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眼底出血及渗出完全吸收时间比较

联合组眼底出血及渗出完全吸收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眼底出血及渗出完全吸收时间比较(±s,周)

表1 两组眼底出血及渗出完全吸收时间比较(±s,周)

组别 眼数 眼底出血完全吸收时间 眼底渗血完全吸收时间联合组 38 2.39±0.25 9.85±0.91对照组 37 3.01±0.42 11.10±0.54 t 7.793 7.210 P 0.000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矫正视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矫正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眼压均明显下降,矫正视力显著升高(P <0.05);联合组治疗后眼压、矫正视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矫正视力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矫正视力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1mmHg=0.133kPa

组别 眼数 眼压(mmHg) 视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8 17.92±1.29 13.25±0.87* 0.07±0.02 0.38±0.09*对照组 37 18.01±1.32 15.51±1.20* 0.08±0.03 0.22±0.06*t 0.299 9.356 1.703 9.034 P 0.766 0.000 0.093 0.000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联合组出现2 例水肿,2 例一过性高眼压,对照组出现水肿和一过性高眼压各1 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671 >0.05)。

3.讨论

随着近年来DM 患病率不断升高,DR 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DR 的发病机制不详,其发生和DM 病程、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有关,以视力降低为主要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后期甚至会致盲,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视力,改善预后。

眼底激光作为眼科常用的一种光凝治疗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势,是目前治疗DR 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胶质物质代替感受器来改善视网膜需氧情况,促进视网膜内氧提升以抑制网膜缺氧状态,进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释放,促使新生血管减少,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5]。但眼底激光也具有一些局限性,其疗程较长,治疗期间极易发生病情恶化,影响治疗效果。雷珠单抗作为一种抑制血管生成药物,其对VEGF 的抑制作用较强[6]。雷珠单抗具有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能够轻易透过视网膜,抑制血管细胞的繁衍与新生。另外,该药物还具有有效的降脂效果,能够调节人体脂代谢,提高心肌血流量,加强心肌功能。钟志伟和邵东平[7]人研究发现,对高危增殖性DR 患者采用联合雷珠单抗、眼底激光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87.5%,治疗后患者的矫正视力显著高于单用眼底激光组,并发症更低,表明联合应用更加安全有效。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眼底激光单纯治疗,联合雷珠单抗、眼底激光治疗患者眼底出血及渗出完全吸收时间更短,患者视力及眼压改善更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二者联合应用能发挥互补优势,雷珠单抗可以与VEGF 进行有效结合,拮抗血管新生,减少眼底出血、渗血几率,加速视力恢复,使眼压下降,进而提高疗效。另外,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与孟凡毅等[8]研究结果相似,均提示联合应用治疗DR 具有一定安全性。这可能与雷珠单抗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降低眼压有关。

综上所述,对DR 患者采用联合雷珠单抗、眼底激光治疗的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力和眼压,缩短完全吸收时间,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雷珠激光治疗眼压
眼睛的激光治疗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