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2020-04-17李鹏飞

医药前沿 2020年35期
关键词:挫裂伤颅骨骨瓣

李鹏飞

(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连云港 222500)

颅脑损伤为外力造成的头部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指发生昏迷6h 以上或再次昏迷者,患者常表现为意识障碍、癫痫、头痛等症状,这类患者需进行紧急抢救、纠正休克等[1]。重型颅脑损伤治疗难度较大,病死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为常用治疗方法,能有效清除血肿,并且对患者脑挫裂伤进行有效的处理,减轻脑干压迫,进而保证患者较好的度过水肿高峰期,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发现该术式存在一定不足,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良,进而出现了改良去骨瓣减压术[2]。本研究选取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 例,观察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0 月—2020 年6 月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 例。对照组男14 例,女11 例,年龄19 ~74 岁,平均(44.38±3.82)岁,重物砸伤7 例,高处坠落5 例,车祸伤13 例,观察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20 ~72 岁,平均(43.97±3.74)岁,重物砸伤9例,高处坠落4 例,车祸伤12 例。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入院GCS 3 ~8 分;能耐受手术;无手术禁忌。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经常性头痛等可疑脑血管病;原发性脑干损伤;脑肿瘤者;呼吸循环等多系统衰竭。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切口位于患侧颧弓上与上耳屏前缘间隔1cm 的位置,沿耳廓后上至顶部中线,前至前额发际,颅顶距离中线约2cm 作骨窗,将蝶骨嵴完全清除,放射状切开硬脑膜,将其中坏死组织、血肿等清理干净,并且将骨瓣去除,减张缝合。

观察组给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在颧弓上耳屏前约1cm,耳廓上方向后上延伸至顶结节处,过顶骨中线,前至对侧前额发际处,中线旁开1 ~2cm,对骨瓣进行游离,去除范围内侧界至正中线、前界平齐与前颅凹底、外侧界至中颅凹底水平、后界至顶结节,将内侧蝶骨嵴完全去除,至眶上裂,对蝶骨大翼进行部分切除,将颞骨鳞部彻底清除,充分减压处理中、前颅底,将硬脑膜呈爪状切开,保证中颅窝、前颅窝、颅内血肿等完全显示出来,并且完全清除。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51.82±12.74)min,出血量(94.28±23.72)ml,住院时间(14.28±2.11)d,少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25 51.82±12.74 94.28±23.72 14.28±2.11对照组 25 70.37±18.64 127.35±40.28 20.73±3.35 t 4.1080 3.5372 8.1457 P 0.0002 0.0009 0.0000

2.2 颅内压对比

术前两组颅内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1d(20.18±0.74)mmHg,术后3d(17.63±1.46)mmHg,术后5d(12.37±1.13)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颅内压对比(±s,mmHg)

表2 两组颅内压对比(±s,mmHg)

组别 n 术前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5d观察组 25 24.62±2.37 20.18±0.74 17.63±1.46 12.37±1.13对照组 25 24.75±2.18 23.19±1.36 22.84±1.28 18.52±1.34 t 0.2018 9.7204 13.4164 17.5428 P 0.8409 0.0000 0.0000 0.0000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4.00%)低于对照组(24.00%)(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神经外科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病情变化快,并且患者常由于严重脑挫裂伤、颅内高压而威胁生命安全[3]。患者大部分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进而加大其死亡风险。在存在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及时手术治疗,将其病灶完全清除,同时有效降低其颅内压。有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就会使其颅内压持续增高,在病情的发展下导致脑疝的出现[4]。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手术时间(51.82±12.74)min,出血量(94.28±23.72)ml,住院时间(14.28±2.11)d,少于对照组(P <0.05);术前两组颅内压对比(P >0.05),观察组术后1d(20.18±0.74)mmHg,术后3d(17.63±1.46)mmHg,术后5d(12.37±1.13)mmHg,低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4.00%)低于对照组(24.00%)(P <0.05)。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是一种临床常用治疗方式,这种术式暴露范围广,针对大部分单侧幕上颅内血肿,能发挥较好的清除作用,并且能有效止血。在手术治疗期间,还能将矢状窦、桥静脉等的异常情况暴露出来,并进行有效控制。脑组织会在去骨瓣减压后向骨窗膨出,进而减少脑疝对脑干的压迫,对脑组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不足,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前颅窝及中颅窝底部减压不充分,过度减压会导致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并且术后颅骨缺损面积较大,使Ⅱ期颅骨修补难度进一步增加[5]。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改良,对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依然发挥了较好的减压效果[6]。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中,充分的显露额叶、顶叶等,能较好的进行减压操作,进而将患者颅底池积血完全清理干净,保证脑脊液循环通畅。并且改良去骨瓣减压术能保证静脉回流通畅,进而使患者脑水肿所引发的生理病理性改变得以有效减轻,最终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并且该术式能充分显露脑组织,进而避免由于牵拉脑组织所造成的脑挫裂伤等并发症。术后遗留的颅骨缺损较小,进而降低了颅骨修补手术难度[7]。可见,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优势,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方面应用效果更好,并且对患者创伤小,术后颅骨缺损面积小,降压更加充分。但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减少进颅时间,进而快速减压。患者手术治疗后,需进行密切的观察,复查CT,防止其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不升、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的情况,则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综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颅内压低,并发症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挫裂伤颅骨骨瓣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额颞脑挫裂伤38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