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冒用调离人员操作代码和口令引发的思考

2020-04-17周庆兰

审计与理财 2020年2期
关键词:调离开户许可证

■周庆兰

案例背景

口令和密码管理是资金结算、信用保证的重要工具。口令和密码管理不严,直接影响到资金的安全。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指定专人保管空白开户许可证。空白开户许可证保管应做到入库(柜)保管,证、印分管,应建立手工空白开户许可证保管登记簿,据实登记空白开户许可证的出入库保管和领用情况。由于一些支行对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存在认识、操作和监督等方面的缺陷,形成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案例情况

笔者在某支行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发现该行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空白开户许可证领用登记簿,某日领入基本开户许可证1 000 份、临时开户许可证500 份,领入人员竟然是已调离该行的人员。按照规定,个人证书责任人应设置较为复杂的证收密码,密码位数至少8 位,由字母、数字等组成,并不得向任何人泄漏,且每3 个月进行更换。调离人员操作代码和密码缘何他人知晓?为何该行人员仍然借用调离人员的操作代码而没有停用?经询问,一是因为单位人员不足,没有调离前一直借用调离人员的代码以解决岗位设置人员不足的矛盾。二是此人调离后,该支行未及时请示上级行,对调离人员的操作代码如何进行修改、冻结或删除的问题,以至不了了之,造成长期借用调离人员代码的局面。此案例暴露出某支行管理混乱,业务人员不思进取、责任心不强,亟需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

案例分析

究其原因,一是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经办人员未认真学习《空白开户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和操作代码及口令相关管理规定,对空白开户许可证领用手续不清楚,对其中隐藏的风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空白开户许可证管理规定视为摆设。经办人员明明知道,调离人员已经不在本行了,还一直借用调离人员的代码和口令,这有悖常理,却没有引起关注。二是领导重视不够。该行平时借用调离人员的代码,领导没有过问甚或默许,会计人员岗位离岗时,应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未办理交接手续不得离岗。此案例中,员工调离支行后还借用调离人员代码,其实质就是没有办理交接手续,风险控制措施无法有效实施。三是检查走过场。按规定,部门负责人应每季检查一次空白开户许可证库存、保管和使用情况,并记录检查情况。分管行长应对保管的空白开户许可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但有的检查监督不力,以至问题隐藏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被发现。

案例风险

此案例反映出该行对操作员代码和空白开户许可证的管理不力,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是责任难以明确。操作员只能在自己的权限内进行操作,而该行冒用调离人员代码和密码领取空白开户许可证,一旦发生业务差错或责任事故,相关责任难以明确。二是风险隐患增大。空白开户许可证凭证必须专人负责严格管理,保管应做到入库(柜)保管,证印分管。如若重要空白凭证保管库可以随意进入,无需本人而是借用他人名义登记就可以领取,这其实是违反内控制度要求,违规兼岗甚或“一手清”,极有可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风险隐患实难控制。三是助长了不正之风。该行对空白开户许可证的检查走过场,经办人员容易产生侥幸心理,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会愈演愈烈,甚至可能引发事故或案件。

相关建议

此案例暴露出该支行管理上的严重漏洞,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一个会计人员的过错,是群体性的麻木。此案例虽然是个案,却反映出该支行从会计人员到部门负责人到分管行领导对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的认识不够。要经常性地开展职工思想意识、案件防范意识、责任意识教育,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制度意识,提高防范案件的自觉性。

2.规范操作行为。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开户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以及个人CA证书管理相关规定。建立健全银行结算账户业务授权制度和业务复核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个人代码和密码应妥善保管,严禁转借、混用,防止银行结算账户业务处理“一手清”。尤其对新上岗或转岗人员要加强思想教育,督促他们学习制度文件,仔细领会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3.加强日常监管。案件防范关键在于落实制度,落实制度不仅要体现在事前、事中,还要体现在会计主管、事后监督、主管行长检查等环节。在平时工作中,经常开展内控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人员有章不循的行为,提高操作人员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检查工作绝不能走过场,要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对违规操作行为要及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以儆效尤。同时,应定期排查员工特别是要害岗位人员生活和思想状况、制度落实等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员工思想情绪波动情况,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调离开户许可证
爆笑三国之打架许可证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注销声明
全国首批排污许可证落地
数字
浅析人大代表“迁出或者调离”
银川市放疗许可证发放现状分析
开户许可证遗失声明书
某君被“双规”后的街谈巷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