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兴趣班:家长的焦虑与虚荣
2020-04-16王莹
王莹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间好像在这句话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长久以来,这句话都支配着家长不遗余力地去“折腾”,企图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在《三十而已》中,顾佳不惜卖掉各种奢侈品给孩子报马术班引发讨论。继学区房、升学压力之后,给孩子报兴趣班成为弥漫在家长中间的新焦虑,“兴趣班鄙视链”的出现更是在无形中加大了这份焦虑,而这份焦虑背后的虚荣消费也显露无疑。
兴趣班里的“鄙视链”:越“烧钱”越“高贵”?
当“中产阶级兴趣班鄙视链”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后,这个看似平常的话题开始变得不平常,“鄙视链”三个字冲击着人们敏感的神经,人们纷纷对此发起讨论:“兴趣班也有鄙视链?”
而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网络上还真有关于兴趣班“鄙视链”的划分。
运动类鄙视链:马术>高尔夫>冰球>击剑>棒球/美式橄榄球>花滑>网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
乐器类鄙视链:管风琴>竖琴>大提琴>小提琴>长笛>萨克斯>架子鼓>钢琴。
棋类鄙视链: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军棋>五子棋>跳棋。
在网友纷纷感叹“难以想象上个兴趣班还会被人鄙视”中,人们更加好奇这样的“鄙视链”是如何来的?
“物以稀为贵,不同于五六年前家长选择兴趣班时往往看哪个兴趣最受欢迎,现在很多家长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冷门的兴趣,‘人无我有渐渐成为家长们的首选”,菜培训机构的老师说。从他的话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到这条兴趣班“鄙视链”的一些秘密。或许这条“鄙视链”不完全是按照这个逻辑排列的,但当下像游泳、绘画这种常见的兴趣班很少能成为中产家庭的首选。
前段时间在网上流传的一份课程表也反映了当下家长在兴趣班上的选择。“周一围棋课,周三少儿编程课,周五拳击课,周六马术课,周日思维培训课……”这份7岁孩子的兴趣班课程表让不少人目瞪口呆——课程不仅排得满,内容也与大众认知的钢琴、小提琴、舞蹈等兴趣班相差很大。
“学古筝、扬琴、吉他不上档次,学钢琴、小提琴的人又太多,要学就学一门罕见的,对孩子发展有好处。”从家长的言语中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独一无二”。
除了追求“越少越好”以外,“贵”也成为家长选择兴趣班的重要指标。正如开头所说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卖掉各种奢侈品给孩子报马术班一样,现实生活中中产阶级家庭对“马术”的狂热一点都不亚于剧中所表现的那样。事实上,马术运动在中国发展速度迅猛,學习马术的价值之高、意义之大不言而喻。然而,当这项运动被贴上“贵族运动”的标签后,它就显得不那么平凡了。网友陈女士为8岁儿子报了马术课,600元一节的课时费还在陈女士的可接受范围,但后续买马术装备、到各地参加比赛的费用更高。尽管家境不错,高昂的费用也让陈女士不得不缩减其他开支。学习马术的课时费、租马、买装备、买马、寄养等费用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也让不少家庭望“马”兴叹。
在兴趣班“鄙视链”中,越“冷门”越“烧钱”的似乎更受家长们欢迎。然而,在众声喧嚣下,兴趣班“鄙视链”的出现到底是家长们的自嘲调侃还是真卖情绪流露又或者是培训机构的刻意炒作?是已经得到的公开认可还是某个小圈子的潜意识还是家长们的心照不宣?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既然有“鄙视链”的说法存在,又在网上发酵引起众多关注,那说明这个话题还是能够引起某些共鸣,然后才得以流行。在一片议论声中,这个“鄙视链”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家庭最真实的焦虑与虚荣。
“鄙视链”背后的焦虑与虚荣
关于孩子,中国家长算得上是最焦虑的一群人,似乎从孩子出生开始他们就有操不完的心,育儿、教育、工作、婚姻……他们对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的焦虑都体现在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其中,像能“拉”开差距的兴趣班选择自然是中国家长角逐的战场,在他们眼中,好的兴趣班是孩子迈上“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现在一些地区的中学,特别是名校都有乐团,会罕见西洋乐器的孩子少,这类特长生容易被名校招录,竞争压力小,演出机会多,下一步也容易被大学的乐队吸纳。”一位中学教师表示。此外,马术、高尔夫、冰球和击剑等也是名校的敲门砖,自然倍受家长欢迎。“如今的名校门槛越来越高,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连简历筛查都过不了。”一位家长说道。在不断升级的“名校压力”下,中国式家长的焦虑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升学焦虑”以外,家长的另一焦虑则体现在“你不学,别人就在学”的焦虑中。一些家长认为,培训班不是在培训你的孩子,就是在培训你孩子的竞争对手,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学,那他的同龄人就会比他强。说到底,还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在作祟,但家长们却乐此不疲,在学什么、学多久、学到什么程度上精打细算,生怕一个不留神自己的孩子就会被比下去。在激烈的竞争下,关于孩子的每一次选择都会拉紧家长们敏感的神经。
在家长们不遗余力地挑选“高大上”兴趣班的背后,还有其背后聚焦着的财富、资源“社交圈”。一般来说,选择马术、高尔夫、竖琴、围棋等兴趣班的家庭大都非富即贵,至少是承担得起昂贵费用的中产家庭,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这样的“圈层”里长大能够得到更宽阔的视野和人脉。在最近热播的《亲爱的自己》中,张芝芝努力让上幼儿园的女儿融入“菁英群”,为的就是她想让孩子接触更多她认为的更“好”的人。总之,从现实生活到影视剧,中国式家长的“社交焦虑”从未缺席。
兴趣班有了“鄙视链”,还源于家长的攀比心理。
“有了孩子以后,一个最与世无争的人,也会不自觉地开始攀比。”一位家长说道。无论什么时候,孩子似乎永远都是家长的话题中心,而攀比也从未曾离开过这个话题。外貌、穿着、成绩、性格……眼到之处都可以成为他们攀比的话题,兴趣班自然也不例外。“当别人问孩子有什么技能的时候,琴棋书画歌舞,说出来之后都有可能被要求当场表演,这时候学得好坏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但马术、高尔夫这类运动就不一样了,通常情况下别人除了惊叹以外,很难当下让你展示这个技能,而且最重要的是别人一听到这类特长就觉得很不一般,自己的虚荣心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一位等待孩子下马术课的家长说到。
在五花八门的兴趣班中,“冷门又高大上”的兴趣班位居兴趣班“鄙视链”的最顶端,除了部分孩子是真的对此类兴趣班感兴趣外,更多是家长的焦虑以及攀比、虚荣等心态驱动下的非理性消费。而这种非理性消费正在一步步吞噬着兴趣班的本质。
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本质
所谓兴趣班,原本是孩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的课外培训,一切应该以兴趣为基础。在这其中,每一种兴趣都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而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初衷也应该放在孩子身上。比如,让孩子学习体育运动,更多地是为了帮助孩子强身健体,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让他能够在运动中面对竞争挑战,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能够坦然面对失败与挫折。那么,在体育运动中,运动鄙视链最底层的跑步真的就不如马术么?恐怕未必。当下在中国兴起的马拉松热可以清晰地表明跑步是当下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满足家长们对体育运动的要求。
兴趣班原本是“加分项”,是孩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的重要渠道。但当前普遍存在的变异的兴趣班、繁重的课外培训,过度挤占时间、耗费精力,再加上较重的学业负担让不少孩子苦不堪言。失去了兴趣的兴趣班对孩子们来说更像是一道枷锁,将他们困在家长为他们画好的“牢笼”里。当前,在家长们对兴趣班的选择中很少能体现出他们为孩子报兴趣班的初衷,他们在众多浮华需求中迷失,让兴趣班成为孩子的“负担班”。
“被家长裹挟着的孩子们,有的的确在兴趣班中找到了乐趣,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从而发挥所长、激发潜力,但也有一部分始终是被迫遵从家长的要求,只因那是家长眼中‘应该掌握的技能,或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久而久之,兴趣不仅没有被激发,反而在兴趣班中彻底失去兴趣。”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丁加勇说。
丁加勇认为,兴趣班说到底是“兴趣”,讲究的是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但如今众多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实则更多是家长在“选择”,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在给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才是适合他们的,往往是看周边孩子们在学什么,或者是培训机构会给推荐一些兴趣班供选择。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物以稀为贵和‘越贵越好就成为我们的第一选择”,一位家长表示到。从他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家长在兴趣班的选择上仍然很困惑。
关于兴趣班的选择,一些财务状况良好的家庭当然可以选择费用高昂的兴趣班,但要想达到最好的培养效果,最终要看它到底适不适合自家的孩子。所谓“适合”,既要看这是否真的对应孩子的兴趣,也要看孩子是否有能力学会这门技艺。脱离了这两个标准,发展兴趣就无从谈起。
“最重要的是要让兴趣班回归本质含义。”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老师王吉宏说,在报兴趣班时,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聆听孩子的选择,切勿贪多求全,给孩子造成负担。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本质,是减轻兴趣班“鄙视链”现象的良方。这需要家长少些急功近利的心态,多些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置身于兴趣班“鄙视链”中的家长,很多并不明白教育的真正含義。“人往高处走”成了成年人的普遍生存法则,但在儿童教育上,更需要的却可能是静水流深的定力。家长应该明白,在兴趣上,孩子跟孩子是不同的,喜欢的和能学到的是没法比较的,发展孩子的兴趣是为了他能更好地成长,而不是用来相互攀比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培训班的意义并不是让孩子显得多么“高大上”,而是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优势,培养训练孩子的学习热情、思维方式,促进其在校园中的学习与发展。因材施教地引导孩子获得多面的兴趣与技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才是选择兴趣培训班的应有之义。
兴趣班说到底还是“兴趣”,兴趣班想要发挥真正的作用讲究的还是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因此,家长不妨试着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因为学习的主体终究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