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策
2020-04-16谢美芳王葱
谢美芳 王葱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接纳和融合新的教育理念来达到较高的教育水准。在《创造的儿童教育》文章中提道:“解放小孩的嘴”,其意思就是要让小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孩子的语言天赋得到释放。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问题意识,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勇敢;问题意识
数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的难题。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一直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问题,一直都是老师占据着重要的主导位置,学生是被推着前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问题比解決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也更加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那在课堂中该如何让学生形成提问的意识,敢于提出问题呢?下面是我在教学课堂中的一些尝试和经验。
一、创造自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于发言
当前多数小学生没有提问意识,在课堂上发言是少之又少,他们多是因为性格内向、胆怯害怕,无法去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可以去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他们发言的勇气。
小学生的思维是极其活跃和敏捷的,太过于严肃传统的课堂氛围会让他们感觉无聊乏味,思维慢慢就会受限,对老师的提问不感兴趣和无心回答。我们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小游戏,让严肃的数学题变得有趣生动起来,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小学生都有发言回答问题的机会,长此以往,胆怯的学生得到了锻炼,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逐渐就会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也不会因此受到局限而对学习不感兴趣。
二、在实践中培养提问意识
增加了小学生的发言机会只是开端,因为有问题并善于积极主动提问的学生还是少数的。大部分小学生是害怕提问的,第一是时间不够,来不及思考自己该如何提问;第二,就算有问题,也怕提出来会被老师否定和同学嘲笑。
老师应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和支持。小学生的年纪都偏小,太死板的教学只会让他们理所当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很难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小学数学中,好多知识点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教学中,实践与书本上的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尤为重要,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并能有效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比如小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周长”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带来许多小木棒和尺子,让学生亲自动手把木棒拼成三角形,用尺子量木棒的长度,讨论三角形的周长,整个过程中,他们兴奋积极地投入进去,发现问题,向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动手去解决问题。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老师都要多用点头、微笑及肯定的神情注视他们,发现其中值得鼓励的因素,一一解答他们的疑问,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并拉近彼此的距离,防止打击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枯燥严肃的数学题也变得欢乐起来,不仅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还提高了提问的意识,加上老师的肯定,让学生习惯性去思考,爱上提问,敢于提问。
三、言传身教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是小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能成为小学生模仿的范本。
教师应积极引导小学生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比如每讲完一个题目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这个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呢?为什么解题方法是这样的?除了这个解题方法,还有其他更简便的解题方法吗?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未成熟的小学生极易被老师的思维方式所引导,潜移默化,学生脑中就常常会有疑问: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其他答案吗?还有更简便的解答方式吗?
那么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我们就要直接给出答案吗?我认为不太需要,如果在学生提出疑问后直接给出答案,学生就又少了继续往下思考的机会,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巧妙点拨,一步一步指引学生自己去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不会对老师形成依赖,而是形成自己慢慢探索得出答案的思维习惯。
在现如今的小学教学中,提问意识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敢于提出疑问,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而不是一味地被老师牵引着去学习,让他们在自由创新的教育理念爱上学习,爱上数学。当学生从小形成了这种爱思考、提出疑问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生活中就会自觉地去做一个思考者、探索者。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老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需要不断创新和接纳更新的教育理念,为祖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樊丽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22):43.
[2]练远进.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