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2020-04-16李智通
李智通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高中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高中数学教学相融合,不但能够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高中生的研究能力,在创新、实践方面的素养也得到了提升。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了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提高了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质量。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概念、重要性和实行策略做出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
高中数学教学实行“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培养高中生的实践能力,使高中生能够全面发展。“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高中生成长为综合型人才。“研究性学习”模式正适应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知识熟悉掌握,并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实际运用,此过程中的研究性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本文对“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概念、重要性和实施策略做出了分析和探究。
一、高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概念
1.對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研究性学习”模式就是在高中生掌握了所学的基础知识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性学习、拓展。高中生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去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并且能够通过自主研究解决问题,这种新型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可以给高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使高中生在这种氛围中能够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一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高中生的研究思维,提高了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2.不再局限书本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模式不再局限于书本教育,而是以书本知识作为基础,以高中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为主,通过高中数学老师的引导,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让高中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高中生进行研究的学习内容,应该是高中生在课前主动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时发现的问题,而不再是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3.高中生才是教学主体
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高中数学老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解决问题,而是对高中生提出的问题给出恰当的例子,为高中生所要研究的内容作出一个研究性的归纳和检验。在这个教学模式中,高中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这样才能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发挥出来。
二、高中数学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1.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教学不再是应试教学,而是要培养高中生的综合能力,而在高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模式,正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模式更注重的是高中生独立完成和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了高中生的动手、动脑、独立思考和创新、研究能力,要想透彻研究所学内容就要与同学进行探究,所以也增强了高中生的团队意识。
2.提高高中生的数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深了高中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使高中生的数学素养整体上得到提升。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锻炼了高中生的自主性和研究性,通过高中生的参与实践,让高中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再一步一步认清事物、发现其中的真理,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数学素养也有所提高。
3.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
高中数学不仅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有基本掌握,更重要的是高中生能够熟练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而“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可以结合本节所学内容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高中生去欣赏数学的美,激发高中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研究性学习需要高中生能够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索中,与老师和同学互动,这样大大增加了高中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研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高中生通过自己或者团队合作解决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并且对所学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和拓展。
1.在新课导入和讲授过程中应用研究性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是激发高中生对本节内容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也是各节知识的连接纽带,在新课导入中应用研究性学习可以完美地完成教学目标,数学老师可以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设定一些情景,提出本节要学习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事例去研究,展开本节所要学习的知识,以此激发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列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新课导入问题让学生研究数列的概念,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数列{},发现数列的特点并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详细阅读,可以自主总结出数列的分类和公式。在对不同种类数列进行教学时,可以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去总结不同数列的概念和公式,最后再让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以此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列知识。
2.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布置时应用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布置时应用研究性学习,在课堂练习时让学生或者小组之间自主研究,老师只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一个引导性的回答。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除了要布置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练习外,还要增加一些有深度、有研究性的习题。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些较难的题型,相对于基础题型,较难题型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性,学生解答此题型的过程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比如应用题,需要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去研究正确的解题方法,所以在课后布置较难题型可以将研究性学习模式有效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
(二)将“研究性学习”成果作为高中生的一部分成绩
如果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实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就需要将“研究性学习”成果作为高中生的一部分成绩,学生对成绩的重视程度都是很高的,把“研究性学习”成果成绩化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
可以让学生自己找课题,然后进行自主研究或者团队研究,通过学生自主选题,可以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知识形成统筹能力,帮助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模块有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老师只需要对学生自主选题的内容进行正确引导即可,最后让学生根据自主选题的研究成果编写研究报告,老师再根据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积极性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评定和分析。
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作为高中生的一部分成绩,学生会更注重研究内容、过程和结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和创新性,实现了“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目的。
(三)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
高中数学老师之间也要相互交流经验探讨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新型模式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搜集关于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和成功应用案例,探索其中的成功因素,从中总结经验和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和创新性为目标創建教学内容,通过课前设计,正确地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入高中数学教学当中。
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水平,能够积极参与到高中数学教学研究当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充实自身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更好地将研究性学习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
高中数学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模式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彰显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国家提供了综合型的人才。身为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当中将“研究性学习”模式渗透其中,熟练运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策略,正确发挥“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海燕.基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分析[J].高中数理化,2014(10):22-22.
[2]张国勇.基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8):116-117.
[4]赵洪峰.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新课程(中),2014(5):178-178.
[5]武红梅.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民族教育,2002(2):36-37.
[6]常云霞.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神州,2012(14):148-148.
[7]赵景武.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科教导刊,2012(3):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