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

2020-04-16邵风华

齐鲁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南京长江大桥坐火车笔会

邵风华

像一列火车那样

第一次坐火車,是在高二那年,去苏州参加一个文学笔会。从没出过远门的我,心中自是有些忐忑。跟母亲要了一百块钱,从家乡坐了三个小时公共汽车到淄博,然后从淄博乘坐去往苏州的火车。我们学校还没发学生证,我掏出某个报纸的学生记者证递给售票员,竟然买到半价票,高兴得不得了。火车上人满为患,有时甚至只能一只脚站着。最后实在撑不住了,钻到了座位底下。没想到座位底下也已经有了人,他们往两边挪了挪,腾出一小块地儿让我躺下。年龄小,睡得快,加上实在是太累了,这一觉就睡到了南京。直到有人喊“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才被吵醒过来。我也钻出来看长江大桥,可天还没完全亮,外面模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只能感觉到铁桥在火车的轰鸣声中轻轻震颤。到了南京站,大部分乘客都下车了,车厢里一下子空落落的,让人觉得先前的拥挤有些不太真实。我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天也渐渐亮了起来,车窗外不断闪过一条又一条水汊,一片又一片稻田,还有小河中慢慢游荡的乌篷船……江南风物与我们家乡如此不同。

一周后从苏州返回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同伴,是在笔会上认识的一个山东老乡。临沂人,长得高大魁梧,依稀记得是姓解吧,名字已经忘了。他掩护着我,一起挤上车,还抢到一个座位。我们两人轮流坐,一路上谈一些笔会上的趣事,还揣测我们这些人里面,有谁能够成为真正的作家和诗人。到了山东境内的某一个站,同伴下了车,要转车去临沂,又剩下我一个人。列车开动之后,我想去洗手间,又担心座位被人占去,想把包放在座位上占地儿,又怕被偷。包里虽然没有值钱的东西,但在苏州买的那一大摞书可是我的宝贝啊。犹豫了好一会儿,洗手间还是要去的。一如先前的猜想,等我回来的时候,我的座位上坐了一个大块头。我返回身挤到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坐在厢板上,拿出新买的书,一本本翻看摸挲:《探索小说集》上下两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克莱夫·贝尔的《艺术》,吴亮的《艺术家与友人的对话》……直到在车厢的摇晃中睡去。车到济南时,一觉醒来,发现后背处的衬衣已经在车厢的晃动中磨破了。我把挎包转到背后,挡住磨破的地方,就这样一直回到家。?

几年之后,家乡终于有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火车站:只有一列慢车开往浦口。每天下午四点多钟开出,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到达。我坐过几次,去南京,去济南。实在是太慢了,每到一站总要喘着粗气停一下,仿佛一个得过脑血栓的病人。后来,火车的终点站从浦口延伸到了杭州。当我告诉一位杭州的朋友时,他在电话里一遍遍地要我到杭州去。“想想吧,你在傍晚坐上火车,一觉醒来,第二天上午就能见到我了。”经不住他的诱惑,我去杭州过了一个中秋节。

现在,只要不是路程太远,时间太紧,无论到哪里去,我都宁愿坐火车。我喜欢火车穿行在大地上的感觉,不管是在晴朗蔚蓝的天空下,还是在星垂月涌的夜幕中。无数次,我想象着坐火车从西伯利亚去往欧洲,一路上经过曼德尔施塔姆、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们被流放的土地,契诃夫和屠格涅夫笔下无边的草原、白桦林,以及落日和荒漠,还有碧蓝幽深的湖泊……每次坐火车,都会想起于小韦的那首诗:

旷地里的那列火车

不断向前

它走着

像一列火车那样

是的,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形容火车,能形容它的,只有它自己。

(想想吧,一列又一列的火车在大地上穿行,它把一些人从这里运到那里,又把另一些人从远方带来。当你一走出火车,展现在眼前的,肯定是另外的风景;等待着你的,也许就是另外的、截然不同的生活。我想,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们踏上火车时还是青丝墨染,等到下车时,却已经须发皆白——你知道,有多少命运在火车上改变,又有多少人生的悲喜剧,在一节又一节的车厢内上演……)

八月之光

在八月的黄昏,或者,在八月燠热的弥漫着蒸气的黄昏,我走进一个废弃已久的园子。但我并不知道将要遇见什么。

有人在死亡中体会到内心的羞耻。所有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已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没有一个键用来取消它们,同时取消那即将到来的日子。

每个写诗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黄河入海口依然是一处荒凉的寂地。在这里,我们过着各自的生活,忙碌或者散漫。那些寂静的夜里,大家偶尔相聚,聊天、喝茶、下棋,然后各自散去。还要去过各自的生活,还要去忙碌或者散漫。而想起他们,总是使我感觉到温暖和踏实。这些出色的朋友,是诗歌为我带来的。有时我想,诗歌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最重要的一点,也许就是它把我们这一群人类,和另一群人类区别开来——如此,世界上的人就分为了两种:写诗的,和不写诗的。让人高兴的是,我们都属于前一种。????

——这很好。仅仅这一点,已经足够了。

(摘选自随笔集《不辞怀抱》。)

猜你喜欢

南京长江大桥坐火车笔会
少年笔会
南京长江大桥新妆亮相
波比坐火车
LEAP OF FAITH
坐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