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深夜求助电话
2020-04-16王晋
王晋
用呼吸和身体扫描稳定情绪
接到电话后我立即赶到现场,发现小Y脸朝墙睡在自己的床上,身边是焦急的室友和辅导员。辅导员很有工作经验,启动了心理危机干预程序,即时将情况通报给了心理咨询中心和学工部;并且注意控制了事件的传播范围,没有在学生中造成大面积负面影响。
我来到小Y身边,用清晰温和的声音对她说:“小Y你好,我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今天的值班老师。我不知道你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猜想你一定陷入了很深的绝望和烦恼中。我想现在也许你不愿意也没有精力来谈论发生了什么,我可以理解你目前的状况。但是我想邀请你允许我通过一些简单处理让你至少目前觉得稍微好过一些,可以吗?如果你不想说话,可以轻轻点头让我知道。”
我看见小Y闭着眼睛轻轻地啜泣并点头。接着我说:“接下来,我想请你的室友用热水毛巾帮你擦—下脸和手,我们会尽量轻一些,让你可以舒服一些,可以吗?”她用几乎细不可闻的声音说:“好”。在室友帮她擦脸擦手的过程中,我轻柔但是清晰地说:“你可以试着深深长长地呼吸,深深吸气、长长吐气,这样可以让你觉得舒服一点。”我发现她又开始流泪和抽泣,便引导她开始“三分钟呼吸空间”和“注意力锚定点”训练,让她把注意力从情绪一思维激荡的模式切换到关注呼吸和体会身体被支撑的感觉上来。
在观察到小Y的情绪明显稳定一些之后,我告诉她现在很晚了,她和同学老师们都需要休息;等休息好之后,明天我们会一起来面对并想办法解决她面临的困境。在她同意以后,我引导她做正念的身体扫描放松身体的各个部分,在此过程中,她进入了梦乡。
小Y入睡后,我提醒宿管老师和同寝室同学当晚注意,避免她中途醒来再次发生自伤自杀事件。同时约定第二天上午10点由辅导员陪同小Y到心理咨询中心做进一步危机干预。
风险评估及健康教育
第二天,小Y在老师的陪同下如约而至。通过会谈我了解到:她在单亲家庭被母亲抚养长大。小Y的母亲中专文化程度,性格偏执古板,从事护理工作,常常将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通过唠叨和抱怨的方式传递给她。小Y自幼性格羞怯退缩,学业成绩中上,是很容易被老师同学忽略的“小透明”。她习惯通过压抑来处理自己的情绪。最近因为准备考研,小Y倍感吃力,近三个月睡眠质量不好,胃口也不好,常常觉得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低下,并因此非常自责,产生轻生的念头。母亲不支持她考研,常常催促她去找工作,并有“你是不是想拖死我?”这样激烈的抱怨和质疑。事发当天下午5点半左右,母亲在与小A通电话时再次催促小A去找工作,母女二人发生了争吵,小A挂电话回到寝室实施了自杀行为,被寝室同学发现及时制止。
初步收集相关信息后,我对小Y进行了自杀风险评估,确定她目前有较高的自杀风险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障碍,建议她立即就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她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的情绪压抑和当前备考的现实压力使她出现一系列的身心反应,建议她通过药物和心理咨询双管齐下的方式尽快调节处理。
我向小Y呈现了我国当前焦虑抑郁障碍发病的相关数据,解释了药物和心理咨询不同的作用原理,也说明了我校类似案例的处理方式。最后小Y同意通知母亲到校陪同前往专科医院就医。同时,在小Y在场的情况下,我通过辅导员老师与她的母亲取得联系,简单说明了她的情况,也争取到了母亲的支持配合。
小Y到一家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就医,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并开具了抗抑郁焦虑的帕罗西汀、阿普唑仑等处方药;之后她请假回家休息了一周。
寻找资源,在系统中修复功能
在小Y回家休息期间,心理咨询中心按照学校相关危机干预规定与她的辅导员取得联系,敦促在她返校时继续心理咨询并遵医嘱及时复诊。
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小Y的辅导员老師联系了小Y寝室及班级中与她关系不错的同学,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普及了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的知识,鼓励大家共同帮助小Y战胜疾病,并讨论可能出现的危机突发情况的处理预案。
小Y返校后,心理咨询中心为其安排了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的心理辅导。咨询师与她详细讨论了“应对困境、缓解情绪压力、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咨询目标。
目前小Y状态平稳,情绪有了明显改善,不再有自杀自伤的念头。她的心理咨询还在继续,我们都相信通过咨询她会走出困境,迎来更好的明天。
小Y的个案告诉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一定要在各个层次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地展开,只要多方配合处置及时合理,一定会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