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所谓食育,就是培养这5种能力

2020-04-16吴敏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4期
关键词:食育饮食育人

吴敏

以食育人,听起来很新鲜,却是最贴近生活的教育。用每天都有的三餐來与孩子共同学习,让厨房成为最好的教室,让餐桌成为最好的课桌,让食物成为最好的教材,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通过食物感受生命及自然、文化,最终达到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目标,这是最好且易得的教育。

食育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新词,大多理解为饮食或者营养。但实际上,这是对食育的误解。在过去4年多的时间中,我们总结了食育教育的5种模型,也就是说在孩子的食育过程中,要注意这5种能力的培养。

第一种能力是辨食力,即形成正确饮食观念,培养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试想一下,如果去菜场,你会挑吗?去超市,你会选吗?今天想要做鸡汤,你是在鸡汤里面加黄芪、党参还是桂皮?如果要吃一块牛排,你选择哪个部位呢?这些问题连接的并不仅仅是能量的供给,还有背后的很多知识。

第二种能力是言食力,即学习多元饮食知识,提升孩子表达沟通能力。当我们远离电子产品,专注在餐桌上跟孩子一起讨论的时候,是不是也提升了孩子的表达沟通能力呢?

第三种能力是创食力,即通过游戏,启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课,参加各种各样的项目,但是在家这个场景里面,其实你也完全有这样的机会。比如可以让孩子做一个太空茶饮,了解一下太空的元素,怎么样可以融入一杯茶饮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启发孩子,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四种能力是美食力,即运用食物色彩美学,启发孩子的美感细胞。比如在中秋节的时候,江南地区喜欢吃藕。藕不仅有营养,还寓意着我们跟离世的亲人之间藕断丝连的情感牵绊。我们家吃藕的时候,还会加一些红椒,颜色非常漂亮。在这个基础上,也可以探讨七孔藕、九孔藕有什么区别。

食物的口味不一样,烹饪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食物的颜色搭配以及拼盘的搭配、餐桌桌布的选择甚至灯光音乐,这些美学素养也都可以通过食育来进行培养。

最后一种能力是悦食力,即探索不同类别的食物,培养孩子享受食物的愉悦。很多人把食物仅仅当成补充能量的来源,并不享受食物带来的快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教导孩子通过与食物建立认知和连接,构建自己的“知食体系”,形成健康、愉悦、富有责任感和可持续的饮食方式。

如果具备了这5方面的能力,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通过食物获得一个非常好的、跟生活和生命的连接,而且这种连接一定是令人身心愉悦的。他还可以把这种身心愉悦的方式和渠道分享给身边的人,他也会因此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人。

食育过程中培养的这些素质:发现和感受的能力、审美力、专注力、自控力,都是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和事业成功储备的重要能力。这就是我们说的食育是以食启智,以食育人。所以,我强烈地认同:食育应该是德智体美之外的一项重要教育。

食育是父母能够给孩子受益终生的教育。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家里也身体力行食育的理念。我发现,食育教育确实启发了孩子很多的能力和智慧,我也相信,拥有这样的智慧和能力的孩子一定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猜你喜欢

食育饮食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